《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解读
考古机构建设是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前提和基础。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任务,要求“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国家级考古机构,陕西、河南、山东、浙江、四川等省级考古机构,增加人员力量和岗位数量,创建一批世界一流考古机构”。为落实“十四五”规划任务,更好指导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工作,国家文物局深入调研国内外考古机构情况,组织编制了《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对标世界考古学发展趋势和国外优秀考古机构发展水平,立足于中国考古学和中国考古事业发展现状,针对考古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需求,贯彻“大考古”工作思路,以学术科研、国际发展、管理创新和队伍建设4个方面为着力点,明确提出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工作任务和衡量标准,是新时代引导考古机构创新管理思路、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政策文件。《指南》主要强调以下方向:
一是坚持学术引领。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是新时代中国考古的第一要务。《指南》将学术科研作为衡量考古机构整体水平的首要标准,提出了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学术科研规划、承担重大考古项目课题、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成果高质量转化、主办学术期刊等7个方面指标。一方面,引导考古机构将学术定位和规划管理放在首位,培育富有特色、优势突出的学术方向,突出学术布局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注重考古工作成效,不仅强调考古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重视考古成果传播的渠道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考古机构的学术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鼓励开放合作。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更要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学术界的理论方法、科技手段、研究成果,推动中国考古走向国际。《指南》将国际合作交流作为新时代中国考古机构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开展中外联合考古与合作研究、国际交流任职、建设国际开放平台、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出版外文刊物、出版和译介论著等6个方面指标,强调“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引导考古机构拓展国际视野,主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对话,吸引更多外国学术力量来华参与重大课题,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促进管理创新。在“大考古”的工作思路下,新时代中国考古需要以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束缚、以科技创新激发行业动力活力,加大政府和部门的政策扶持力度,集中人、财、物优势资源推动行业转型发展。《指南》提出了完善机构性质与科研管理政策、建设全国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与考古博物馆、建立考古信息管理平台、完善设施装备保障政策、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等5个方面指标,在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部署下,推动考古机构对标科研事业单位,改革考核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体制。同时,倡导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政策倾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促进中国考古的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夯实人才根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科技人才。《指南》提出了加强编制保障、壮大队伍规模、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完善高级岗位设置,培养引进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科技考古专业人才和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等7个方面指标,引导地方人民政府出台更多、更有效的人才引进、职称设置、人员待遇等优惠政策,支持考古机构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加宽松、更具活力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五是彰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立足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实际,聚焦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充分发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文明研究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牵引作用,着力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讲清楚。聚焦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将考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引导增强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课题意识,推进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与报告出版、出土文物移交与展览展示,主动服务大遗址保护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等,让考古与文物保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指南》明确了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基础条件,以及申报、评议、建设、管理的程序和要求。作为《“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任务,国家文物局将牵头推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专家库、委托第三方机构评议、公布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名单。考古机构自愿申报参与,科学设定建设目标和任务,务求实效。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国家级考古机构主管部门均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保证建设工作固根基、利长远。《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指引、激励考古行业守正创新、主动作为,促进考古行业整体能力和水平提升,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考古机构建设是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前提和基础。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任务,要求“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国家级考古机构,陕西、河南、山东、浙江、四川等省级考古机构,增加人员力量和岗位数量,创建一批世界一流考古机构”。为落实“十四五”规划任务,更好指导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工作,国家文物局深入调研国内外考古机构情况,组织编制了《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对标世界考古学发展趋势和国外优秀考古机构发展水平,立足于中国考古学和中国考古事业发展现状,针对考古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需求,贯彻“大考古”工作思路,以学术科研、国际发展、管理创新和队伍建设4个方面为着力点,明确提出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工作任务和衡量标准,是新时代引导考古机构创新管理思路、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政策文件。《指南》主要强调以下方向:
一是坚持学术引领。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是新时代中国考古的第一要务。《指南》将学术科研作为衡量考古机构整体水平的首要标准,提出了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学术科研规划、承担重大考古项目课题、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成果高质量转化、主办学术期刊等7个方面指标。一方面,引导考古机构将学术定位和规划管理放在首位,培育富有特色、优势突出的学术方向,突出学术布局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注重考古工作成效,不仅强调考古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重视考古成果传播的渠道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考古机构的学术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鼓励开放合作。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更要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学术界的理论方法、科技手段、研究成果,推动中国考古走向国际。《指南》将国际合作交流作为新时代中国考古机构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开展中外联合考古与合作研究、国际交流任职、建设国际开放平台、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出版外文刊物、出版和译介论著等6个方面指标,强调“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引导考古机构拓展国际视野,主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对话,吸引更多外国学术力量来华参与重大课题,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促进管理创新。在“大考古”的工作思路下,新时代中国考古需要以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束缚、以科技创新激发行业动力活力,加大政府和部门的政策扶持力度,集中人、财、物优势资源推动行业转型发展。《指南》提出了完善机构性质与科研管理政策、建设全国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与考古博物馆、建立考古信息管理平台、完善设施装备保障政策、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等5个方面指标,在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部署下,推动考古机构对标科研事业单位,改革考核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体制。同时,倡导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政策倾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促进中国考古的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夯实人才根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科技人才。《指南》提出了加强编制保障、壮大队伍规模、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完善高级岗位设置,培养引进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科技考古专业人才和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等7个方面指标,引导地方人民政府出台更多、更有效的人才引进、职称设置、人员待遇等优惠政策,支持考古机构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加宽松、更具活力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五是彰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立足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实际,聚焦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充分发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文明研究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牵引作用,着力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讲清楚。聚焦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将考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引导增强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课题意识,推进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与报告出版、出土文物移交与展览展示,主动服务大遗址保护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等,让考古与文物保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指南》明确了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基础条件,以及申报、评议、建设、管理的程序和要求。作为《“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任务,国家文物局将牵头推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专家库、委托第三方机构评议、公布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名单。考古机构自愿申报参与,科学设定建设目标和任务,务求实效。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国家级考古机构主管部门均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保证建设工作固根基、利长远。《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指引、激励考古行业守正创新、主动作为,促进考古行业整体能力和水平提升,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 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2025-01-10)
- 群众如何安置?房屋缘何受损严重?下一步重点在哪?相关部门回应关切(2025-01-10)
- 《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文件解读(2025-01-10)
- 电子计价秤技术新规出台 强化防作弊要求(2025-01-10)
- 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