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拓展先进制造业促就业空间
先进制造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就业扩容提质的重要渠道。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提出,通过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对接机制、优化先进制造业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等举措,进一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更多重点群体就业。这是对先进制造业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重要作用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精准把握。
先进制造业是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通过吸收和整合人工智能、机械、材料及现代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成为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制造业。这一产业具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断吸收高新技术并运用于制造全过程,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征,且对整个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20万亿元,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创新能力凸显、规模效应突出、集聚效应显著的集群体系。
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到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450万人。可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先进制造业还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等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规模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此,需建立产业发展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机制,升级先进制造业全链条生态,深化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以破解“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同步。
建立产业发展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同向发力。以就业为导向对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态势进行指引,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先进制造业为载体,强化财政、税收等政策对就业的托举作用,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按规定分层落实相关支持。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录和人力资源需求清单,进一步做好企业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领域的帮扶工作,在统筹协调产业发展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放大组合效应,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升级先进制造业全链条生态,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链主企业,引导链主企业强链补链延链,向上下游延伸,组建融通创新联合体,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在此基础上,将相关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范围,及时提供劳动用工咨询、招聘信息发布、用工指导等服务。
打造新工科建设格局,深化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支持自由探索,鼓励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协同参与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规范标准、资源共享、服务互换”等形式构建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结合的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将产业界资源引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改善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用工指导,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改善用工条件,依法保障职工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合法权益。指导先进制造企业建立内部争议协商解决机制,深入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及时发现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聚焦先进制造业集中的高新区、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活、文化、娱乐等园区功能,帮助解决职工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诉求,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感可及程度。
先进制造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就业扩容提质的重要渠道。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提出,通过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对接机制、优化先进制造业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等举措,进一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更多重点群体就业。这是对先进制造业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重要作用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精准把握。
先进制造业是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通过吸收和整合人工智能、机械、材料及现代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成为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制造业。这一产业具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断吸收高新技术并运用于制造全过程,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征,且对整个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20万亿元,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创新能力凸显、规模效应突出、集聚效应显著的集群体系。
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到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450万人。可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先进制造业还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等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规模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此,需建立产业发展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机制,升级先进制造业全链条生态,深化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以破解“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同步。
建立产业发展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同向发力。以就业为导向对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态势进行指引,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先进制造业为载体,强化财政、税收等政策对就业的托举作用,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按规定分层落实相关支持。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录和人力资源需求清单,进一步做好企业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领域的帮扶工作,在统筹协调产业发展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放大组合效应,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升级先进制造业全链条生态,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链主企业,引导链主企业强链补链延链,向上下游延伸,组建融通创新联合体,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在此基础上,将相关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范围,及时提供劳动用工咨询、招聘信息发布、用工指导等服务。
打造新工科建设格局,深化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支持自由探索,鼓励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协同参与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规范标准、资源共享、服务互换”等形式构建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结合的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将产业界资源引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改善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用工指导,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改善用工条件,依法保障职工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合法权益。指导先进制造企业建立内部争议协商解决机制,深入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及时发现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聚焦先进制造业集中的高新区、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活、文化、娱乐等园区功能,帮助解决职工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诉求,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感可及程度。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