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再添政策利好
广泛覆盖、惠民利民、公平诚信、稳健运行——
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再添政策利好
普惠保险是中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着力完善普惠保险制度规则,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提高保险业普惠保险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确保百姓“买得到”“买得起”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普惠保险业务,普惠保险服务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社会覆盖面逐步拓展,普惠保险整体呈现稳步发展势头。但普惠保险发展仍存在服务广度不够、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
为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了几项基本原则:
坚持广泛覆盖,提升保险服务的可及性。推进保险产品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提升服务便利性,确保人民群众“买得到”保险。
坚持惠民利民,提升保险服务的可负担性。优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保险服务,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强化科技赋能,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确保人民群众“买得起”保险。
坚持公平诚信,提升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提升社会公众保险意识,培育契约精神和诚信文化。切实改进理赔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依法合规“赔得满意”。
坚持稳健运行,提升保险经营的可持续性。把握保险经营规律,强化产品定价回溯分析,加大长周期评估考核力度,促进普惠保险长期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陶存文对本报记者说,《意见》的出台体现了普惠保险在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地位。《意见》提出的原则、目标、举措,系统总结并吸取了过去普惠保险试点过程中的经验,为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政策利好。
扩大风险保障覆盖面
具体来看,丰富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是《意见》的重要看点。
在加大特定群体保险保障供给力度上,《意见》不仅提出“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保障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加大对妇女‘两癌’、儿童先天性疾病、罕见病等的保险保障”等举措,还聚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店经营者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提出开展相应的新就业形态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在提升重点领域风险保障水平等方面,《意见》提出“创新发展收入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开发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领取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产品”“积极发展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和疫苗接种等相关保险”等举措。同时,《意见》针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群众、脱贫人口、城市低保人群等的实际情况和保险需求,倡导开发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定期寿险、家庭财产保险等产品。
“保险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保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保险的深度和密度还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意见》及时明确普惠保险发展原则和目标,并给出一系列完善普惠保险制度的具体举措,是十分必要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说,从具体举措看,《意见》有助于促进保险产品标准化,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实提升保险服务质量
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基本建成。这是《意见》给普惠保险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说,保险公司要主动承担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立足自身经营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和推动普惠保险发展。
不久前,中国人寿集团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旨在提升对老年群体的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寿具有较强养老属性的保险业务积累准备金达1.8万亿元,2023年承保老年人等群体超1.6亿人次。“我们将继续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有效风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让更多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普惠金融保险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说。
中国太保会同上海市总工会等单位近日为首批642名大国工匠、上海工匠赠送了“沪家保”保单。据介绍,“沪家保”是为上海市民专门定制的首个城市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是“保险+服务”的创新探索,每张保单总保额达230万元。此外,“沪家保”还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家电清洗等生活服务。
“接下来,保险业应以《意见》发布为契机,创新推出更多标准化、普惠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并充分应用金融科技提高普惠保险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保险机构还要持续努力提升保险承保、核损、理赔、查询等服务的便捷程度,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董希淼说。
广泛覆盖、惠民利民、公平诚信、稳健运行——
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再添政策利好
普惠保险是中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着力完善普惠保险制度规则,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提高保险业普惠保险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确保百姓“买得到”“买得起”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普惠保险业务,普惠保险服务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社会覆盖面逐步拓展,普惠保险整体呈现稳步发展势头。但普惠保险发展仍存在服务广度不够、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
为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了几项基本原则:
坚持广泛覆盖,提升保险服务的可及性。推进保险产品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提升服务便利性,确保人民群众“买得到”保险。
坚持惠民利民,提升保险服务的可负担性。优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保险服务,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强化科技赋能,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确保人民群众“买得起”保险。
坚持公平诚信,提升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提升社会公众保险意识,培育契约精神和诚信文化。切实改进理赔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依法合规“赔得满意”。
坚持稳健运行,提升保险经营的可持续性。把握保险经营规律,强化产品定价回溯分析,加大长周期评估考核力度,促进普惠保险长期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陶存文对本报记者说,《意见》的出台体现了普惠保险在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地位。《意见》提出的原则、目标、举措,系统总结并吸取了过去普惠保险试点过程中的经验,为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政策利好。
扩大风险保障覆盖面
具体来看,丰富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是《意见》的重要看点。
在加大特定群体保险保障供给力度上,《意见》不仅提出“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保障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加大对妇女‘两癌’、儿童先天性疾病、罕见病等的保险保障”等举措,还聚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店经营者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提出开展相应的新就业形态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在提升重点领域风险保障水平等方面,《意见》提出“创新发展收入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开发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领取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产品”“积极发展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和疫苗接种等相关保险”等举措。同时,《意见》针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群众、脱贫人口、城市低保人群等的实际情况和保险需求,倡导开发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定期寿险、家庭财产保险等产品。
“保险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保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保险的深度和密度还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意见》及时明确普惠保险发展原则和目标,并给出一系列完善普惠保险制度的具体举措,是十分必要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说,从具体举措看,《意见》有助于促进保险产品标准化,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实提升保险服务质量
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基本建成。这是《意见》给普惠保险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说,保险公司要主动承担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立足自身经营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和推动普惠保险发展。
不久前,中国人寿集团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旨在提升对老年群体的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寿具有较强养老属性的保险业务积累准备金达1.8万亿元,2023年承保老年人等群体超1.6亿人次。“我们将继续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有效风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让更多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普惠金融保险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说。
中国太保会同上海市总工会等单位近日为首批642名大国工匠、上海工匠赠送了“沪家保”保单。据介绍,“沪家保”是为上海市民专门定制的首个城市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是“保险+服务”的创新探索,每张保单总保额达230万元。此外,“沪家保”还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家电清洗等生活服务。
“接下来,保险业应以《意见》发布为契机,创新推出更多标准化、普惠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并充分应用金融科技提高普惠保险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保险机构还要持续努力提升保险承保、核损、理赔、查询等服务的便捷程度,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董希淼说。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