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慧”农更惠农
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持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如何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成为题中之义。
多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3年的62.4%,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建成国家级农业科研平台867个。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驱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但在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短板,面临着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机械智能化水平不高、基层地区技术推广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未来,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让科技创新“慧”农更惠农。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积聚农业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导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农业生产应用难题,在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布局建设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推动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基础共性综合研究,鼓励产学研纵深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上下游融通的农业科技创新链。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农业科技前沿和核心短板领域,降低农业关键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对外依存度。加强分子育种、干细胞育种、基因学等前沿技术突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和重大战略性新品种。
数字赋能农业科技,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智慧农村、智能农机、数字农田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将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销各环节,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精准化、智能化。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形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支撑、休闲旅游为拓展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加快数字化政务赋能乡村基层治理,完善乡村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加快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夯实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关注农业重大发展需求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养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创新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技术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科研辅助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支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组成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发挥技术推广、扩散作用和科技致富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和推广。
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持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如何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成为题中之义。
多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3年的62.4%,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建成国家级农业科研平台867个。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驱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但在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短板,面临着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机械智能化水平不高、基层地区技术推广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未来,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让科技创新“慧”农更惠农。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积聚农业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导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农业生产应用难题,在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布局建设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推动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基础共性综合研究,鼓励产学研纵深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上下游融通的农业科技创新链。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农业科技前沿和核心短板领域,降低农业关键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对外依存度。加强分子育种、干细胞育种、基因学等前沿技术突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和重大战略性新品种。
数字赋能农业科技,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智慧农村、智能农机、数字农田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将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销各环节,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精准化、智能化。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形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支撑、休闲旅游为拓展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加快数字化政务赋能乡村基层治理,完善乡村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加快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夯实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关注农业重大发展需求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养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创新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技术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科研辅助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支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组成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发挥技术推广、扩散作用和科技致富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和推广。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