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检快讯

共绘发展蓝图——来自地方市场监管系统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

2024年03月12日 08:02 信息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新闻网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作为保障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力量,市场监管系统的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备受关注。

近日,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市场监管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为新一轮芯片产业竞争提供强大计量动力

方向委员表示,芯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国博弈的焦点。计量是实现测量一致性和精密性的科学,能够为芯片制造不断突破尺寸极限提供最准“标尺”,是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根基。新形势下,我们要从源头出发,牢固树立“抓计量,就是抓根本”“强计量,就是强质量”的理念,系统谋划,前瞻布局,全面提升芯片计量测试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国存在芯片晶体纯度和丰度计量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芯片制程不断向极限尺度逼近,芯片结构将从平面结构向更复杂的立体结构转变,现有计量技术体系将面临瓶颈。目前,我国缺乏计量支撑芯片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布局,在全球芯片竞争中没有优势。

方向建议,在国家芯片战略中设立计量研发子计划,强化重大项目优先支持,全面提升更小尺度、更多维度和更多参量的计量能力,为全球新一轮芯片产业竞争提供强大计量动力。前瞻性地布局先进计量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院等战略资源,聚集全国优质创新要素,加快建设芯片研发计量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全面支撑战略突围,从而解决成熟制程芯片“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痛点难题,全面提升国产芯片良品率和质量可靠性。

朱水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中国营销制度革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朱水芳委员表示,营销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对实体经济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这说明我国营销制度存在较大问题,并未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营销模式不断发展进步。从传统分销模式,到互联网电商大发展,再到微信社交电商新模式,分销型、导购型、内容型、拼购型以及兴趣型社交电商等不断涌现,中国已引领世界营销模式发展潮流。然而,当前我国营商相关法律严重落后于营销变革,阻碍了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营销制度必须符合中国特色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首先,必须保障营销网络高效通畅。其次,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最后,应设计合理的营销税收分配制度,防止经济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形成税收“虹吸效应”。

朱水芳建议,一是加强执法队伍管理,杜绝选择性执法、灰色执法和卡要,完善违法违纪举报和处罚制度;二是建立中国式现代营销制度试验区,选择新增就业能力强、社会消费需求大、产品质量高的约1000家企业进行销售模式、全链条利润分配、全国统一大市场税收分配、专业化营销队伍建设、全链条监管等试点;三是修订《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实现审批与监管合一,将多层次直销合法化,规定合理的营销奖金分配比例,放宽销售产品和地区限制,实行社交类直销备案制等。

张学军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

强化服务与监管新举措,力促三项机制与六项行动落地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年来,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学军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今年春节假期后第一天,河北省以广电网络视频形式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大会,4万多人参会。这是继2023年以来,河北省第二次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在优化营商环境,彰显了全省上下一心“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将坚决落实全国两会及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通过可视可感的实际成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具体而言,将从以下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着力强化服务理念,坚持在服务中强化监管,在监管中优化服务。二是不断适应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要求,优化法治监管机制、信用监管机制、智慧监管机制。三是开展质量服务企业行动、新“四办”质效提升行动、涉企收费专项治理行动、不公平竞争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专项行动、能力素质大提升行动。

沈海斌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党组书记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2024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列为2024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党组书记沈海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沈海斌介绍,近年来,他们在服务科技创新上积极主动作为,实施全省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设立科技创新联动、咨询机制,编制科研能力、科研合作、人才共享等7张清单,建立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全系统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立项48项、总局科研成果奖9项。

2023年以来,他们充分运用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职能要素,提供高效便捷的质量技术服务,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比如,他们组织开展了检验检测服务产业链优化升级行动,建立“两清单一平台”,服务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两清单”,指重点产业链检验检测需求清单和能力清单。他们选择31条重点产业链作为检验检测需求调研对象,逐家上门走访,梳理形成2102条检验检测需求清单。“一平台”,指“苏链检”检企对接信息服务平台。他们于去年8月上线运行“苏链检”平台,组织省内检验检测机构与企业逐一对接,为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便利。通过“两清单一平台”,目前已为5万余家企业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攻克技术难题,帮助企业降低成本3.6亿元。

韩永生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攻坚克难创佳绩

肩负着职责和使命,带着殷殷重托,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再次奔赴首都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围绕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信用监管、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韩永生向本报记者亮出这些成绩单——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45%,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90.34,连续3年在国务院开展的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质量提升有力支撑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

2023年,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高位推进“铁拳”行动,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8.74万件。在国家级考核中,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连续5年位列第一方阵,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三年行动先进集体、“铁拳”行动突出贡献集体等称号。

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围绕信用监管开展积极探索,信用提升行动“亮点纷呈”。信用合规建设、信用承诺管理、失信警示提醒、分型分类监管、包容审慎监管、信用修复服务等“六项行动”,得到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

助力平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安徽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1万亿元,列全国第10位,交易额总量占长三角地区的11.1%,增速居长三角地区第2位。目前,安徽省共有146.73万家电子商务经营者。

2023年,安徽省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为99.3%,食品安全工作连续4年(2019—2022年)在国务院食安委评议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合肥、马鞍山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谭文英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江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江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谭文英,在今年的提案中专门就加强质量强国建设提出建议。

谭文英委员表示,《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作为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到2025年“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的主要目标,强调“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的重点任务。借此机会,她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建议开展对质量获得感、满意度的监测评价。人民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获得感和满意度是基于高品质的基础上的。建议聚焦不同年龄群体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和满意度的监测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及时发布监测数据,引导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质量改进。建议推动将产品标准等级率、质量损失率等质量指标纳入企业统计联网直报内容,科学完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并制定重点领域质量攻关方案,促进消费品质量从符合型向适配型转变。

第二,建议持续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的制度机制。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和满意度源于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建议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建立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企业“吹哨人”制度,治理行业“潜规则”,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建议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定期公示消费投诉信息,及时发布消费风险警示,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

第三,建议建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多元救济渠道。建议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制度,提高对商品质量的惩罚性赔偿比例,规范引导职业打假人群体发展,支持防伪技术推广运用,加强消费者辨别假货和判断质量水平的能力。建议鼓励企业投保产品、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实施强制保险制度,落实质量担保与“三包”政策,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林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副所长、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关于尖端科技如何顺利落地成果转化并切实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尖端科技成果能顺利落地转化并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基础。

在当前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我国飞速发展的机遇中,抓紧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成果,并成功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对我国至关重要。然而,尖端科技成果的转化并非易事。需要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带动地方经济的闭环,确保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同时,面对国际壁垒和专利限制,我们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高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

针对当前形势,林鸿委员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地方政府应出台稳定持续的支持政策,为尖端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市场引导,推动国产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应用,促进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二)建立成果转化追踪机制。为确保尖端科技成果切实发挥作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应建立成果转化追踪机制。通过定期评估、数据对比等方式,确保成果转化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关注和引导,提高其产业化率。

(三)培养专业化成果转化人才及团队。应加强对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德才兼备的团队。积极培养专业领导班子,确保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秦庆芳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质量管理与科研科科长

推动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发展与合作

“推动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发展与合作意义重大,努力空间也很大,很有必要形成一个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质量管理与科研科科长秦庆芳表示,把老百姓的心声反映上去,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她作为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

2023年9月14日-15日,主题为“向世界传递中医药声音 共创传统药物新未来”的第七届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在广西举行,来自东盟各国的卫生部监管官员、传统药物技术专家、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围绕传统药物监管最新政策、品质保障及质量评价、深化传统药物产业国际合作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自治区药品监管局充分利用举办论坛的契机,在探寻中国与东盟的中药材领域合作发展新途径、传统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的举办,我国与东盟各国在中药材进出口贸易、传统药物领域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22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逐步完善中医药和企业‘走出去’”的目标。

秦庆芳建议,要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发展与合作,确保进口药材合法、合理、有序流通。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