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众智会聚重“质”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座谈会侧记

2017年11月08日 08:35 信息来源:http://www.aqsiq.gov.cn/zjxw/dfzjxw/dfftpxw/201711/t20171107_501702.htm

2017年10月29日,来自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和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们齐聚深秋的北京,在鸟巢旁边召开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座谈会,畅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体会以及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措施和打算,共话中国质量的新时代。

“我们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质量提升的部署和要求,广开思路,汇集众智,力图取得更大的突破、更大的实效。”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如此说道。

新时代提出新要求

“请大家就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关于质量提升的文件,促进质量变革、质量发展谈一些认识。”座谈会主持人、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话音未落,现场就有十几位参会代表举手。

“十九大精神和《指导意见》都是要求我们实现质量价值观的必要跃升。”作为第一个发言代表,青岛啤酒股份公司董事长孙明波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深刻感受到了质量新时代的新要求:“质量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要发挥企业家精神,承担主体责任;企业要坚持改革创新,促进质量不断提升。”

“从质量的角度来看,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对质量问题做出了新的定位。我的认识主要是明确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表达就是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提出了新的方向,最终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落点是质量,而不是其他。

两院院士王越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矛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质量的重要核心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必然。“纵观世界强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都是质量非常强的国家,所以,中国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质量提升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79次提到文化,19次提到了质量,这对我们是一个信心的提升,也是新时代的新使命与鞭策。”曾经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过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的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晓东,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质量的论述体会更深:“我们文化领域也要加入到质量提升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来,应该在保护、研究、传承、弘扬、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新的质量意识,要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导入来支撑整个事业的发展。”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莲、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以及来自瓷都景德镇的景德镇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胭脂红扒花班组工匠代表也纷纷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指导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对质量的高度重视,也对新时代的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企业积极担当,推动中国经济向高端迈进,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肯定会进入全新的质量时代。

新征程需要新担当

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在党中央、国务院如此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并提出新的使命之后,全社会应该如何担当呢?座谈会上,不同的行业给出了不同的“回应”。

同样来自制造业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镜人、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郑还给出的“答案”角度不同、立意一样。“药品主要是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创新,人民要达到对最美好生活的最大的追求,也是产品质量。”徐镜人说。

宋郑还则把视角放到了品牌上。“学习十九大文件,我们非常受鼓舞,因为感觉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反过来,也是我们非常沉甸甸的一个使命,一个责任。关于质量工作,我认为,创品牌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同样是来自制造业,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自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所(611所)所长季晓光则从装备制造的角度给出了“担当”。“前几天聆听十九大报告,感觉到特别自豪,特别振奋。也感觉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刘自明说,当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在自己所处的行业里也能够看得见,也能够摸得着,需要在原有质量强企战略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完善,对标真正国际一流企业,找出差距和短板,制定更高的企业标准,来打造更高的品质,尽快真正做到质量最优、品质最高。

抓质量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找短板和差距,要想追求卓越,必须自我超越,只有自信,才敢正视自己。“实现质量报国战略,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季晓光说,611所今年已经确定将从5个方面着力开展35项工作来提升质量水平,为航空报国、为质量报国贡献一份力量。

教育、医疗质量同样引动人心,也十分关键,他们的代表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健康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我们只要能创新出最好的治愈疾病的药物的话,我们的质量才会上去,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上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学院血液科的专家说道。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院长陈瑞晶则把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认为要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创新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创新和质量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力,没有质量的创新,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质量,就食不知味、平淡无用,一方面质量是创新的基石,另一方面创新是质量提升的第一动力,每次质量的改善都伴随着很多的技术创新。”正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万宝年所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创新为质量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