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质量官之路——我国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发展历程综述

时间:2020-09-02 来源:中国质量报

在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首席质量官”进行搜索,相关“网页”的搜索结果超过130万条、相关“资讯”的搜索结果超过13万条。首席质量官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质量领域的专业网站中国质量新闻网上输入“首席质量官”进行搜索,相关搜索结果多达132页,每页搜索的新闻报道20篇,相关报道从2004年至今近3000条次,成为质量领域广受关注的报道对象。

在这么多的搜索结果中,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2009年12月1日在中国质量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报道《南通市在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 目前已有50多家龙头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它是我国地方率先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我国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推动者。

首席质量官,承担企业宏观质量规划、质量改进过程管理、质量文化体系建立等职能,通过推行“精益生产”“零缺陷”“六西格玛”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让企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降低原料消耗,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同时,首席质量官还要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实践,通过开展质量诊断、质量状况分析等群众性质量活动,为当地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义务质量咨询、质量帮扶,促进全行业质量提升。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正如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奉献的这句经典台词所描述的那样,首席质量官是企业的“第一质量人”,也是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队伍,抓住首席质量官就是抓住“关键少数”,将引领企业、行业、产业发展进入高质量时代。

从社会呼吁到地方探索

同我们耳熟能详的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等称呼一样,首席质量官(CQO)这个说法同样来自国外,属于舶来品。同许多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是在众多社会知名人士的呼吁中在国内逐渐推行开来一样,首席质量官的出现,也是从质量专家的呼吁开始的。

早在2004年,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总裁杨钢就在中国质量报上发出了对“首席质量官”的呼唤。他说,质量是一个组织“说到做到”的能力和结果,更是一个组织经营管理的整体表现与展示。这种质量的历史巨浪,实际上已在不知不觉间把质量人推到了前台,并把“质量第一人”的“CQO皇冠”戴在他们的头上。

2008年,原重庆市质监局局长张宗清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专访时,同样发出了在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的呼吁。他当时表示:“要全力推动质量兴市工作上升为市长工程,促使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

一年后的江苏南通,专家们对首席质量官的呼唤在这里正式“从梦想照进现实”。2009年,南通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将其作为质量强市的重要方略,努力形成政府倡导、部门推进、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推进格局。当年,南通市政府会同中国质量协会举办首期首席质量官研修班,在南通23家大企业集团中先行先试。

2010年,南通市政府出台意见,要求全市品牌企业全面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随即又出台管理办法,固化制度,明确设岗要求,增强制度导向力、约束力。首席质量官制度正式在南通市这个江苏省唯一靠海沿江的城市生根发芽。

在探索实践的同时,南通市也没忘记对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呼吁——2012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副市长的杨展里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向全国人大提交“我国应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建议,引起全国质量界共鸣。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按照职能分工转到原质检总局以后,原质检总局迅速研究落实,并决定在南通召开现场交流会,全国推广。

杨展里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这份重要的建议之后,2012年注定会成为我国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历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4月,国务院正式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选择部分大中型企业率先试行‘首席质量官’制度。”7月底,原质检总局在江苏南通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区市企业首席质量官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观摩交流南通等地工作经验,学习总局相关文件,动员部署全国各地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原质检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

就这样,首席质量官,从一个质量领域的概念演变成专家们的呼吁,从江苏南通探索实践向全国更多的地方的扩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首席质量官正在神州大地越来越多企业中“上岗”,助力质量强国建设。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今年4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意见》,对全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再次进行部署。

作为我国率先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地区,江苏省在南通市探索之后开始试点,先后在无锡、泰州探索实践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2012年,江苏省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对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作出部署,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实施意见》《江苏省首席质量官管理暂行办法》,首席质量官制度开始在江苏大地开花结果。

无独有偶。与江苏临近的安徽省也迅速在全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2013年3月,安徽省政府发布《安徽省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提出在企业中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优先在食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企业中推行,力争5年内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实施,首席质量官将成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标配”。同年,《安徽省首席质量官管理办法》出台,首席质量官从企业“标配”上升为一项制度,被广泛推广。

从2012年开始,长江南北、长城内外,首席质量官和首席质量官制度从南通的“星星之火”变成了神州大地的“燎原之势”。广东试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始于2012年,当时在全省37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设立食品质量安全授权人(即企业首席质量官),作为企业首席质量官首批试点。2013年,广东省政府在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中,提出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此后,广东每年组织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持续强力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在企业的普及。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省还正式上线“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系统”,启动企业首席质量官网上培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山东威海,首席质量官成为企业质量提升的“标配”,威海市始终秉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理念,推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和质量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出台激励政策,加强培训指导,注重发挥好首席质量官的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了威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当首席质量官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的时候,江苏南通也未停止新的探索步伐——他们不仅建章立制,更在地方立法。如今,《南通市质量促进条例》即将颁布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具有社会导向性、更强约束性、修法程序性,也将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新利18国际路线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