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为何结缘成都?

时间:2023-08-2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将于9月1日至2日在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这是成都大运会刚圆满闭幕后迎来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盛会。以“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四川特点、成都韵味”目标设计的本届质量大会,体现了哪些四川特点和成都韵味呢?

坚持走以质取胜之路

在8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媒体的提问,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表示,本届中国质量大会首次由西部省市承办,四川是我国西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质量强省。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以质取胜之路。过去5年来,四川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等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中西部领先位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占比超过20%,地区生产总值达5.67万亿元,着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走出了治蜀兴川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极核”,获得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殊荣的城市。在成都举办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有利于成都加快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引领带动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四川特色发展格局

据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葛晓鹏介绍,四川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质量兴川”到2013年以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省委省政府一直把质量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近年来,四川进一步把质量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切入点,纵深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着力推动产业、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全面升级,强化了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质量支撑,初步构建起具有四川特点的质量发展新格局。

质量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出台《四川省质量促进条例》,先后制定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建设质量强省实施意见,接续印发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探索建立质量创新突破“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构建起四川质量工作“四梁八柱”。

质量支撑基础更加坚实。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32个、国家级计量技术机构4个,建设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共36个,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12个,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居全国第6位。建成全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川质通”,加快构建适配四川产业发展的先进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强省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更加凸显。

质量品牌矩阵加快打造。健全品牌培育体系,打造“四川制造”卓著品牌,做靓“天府粮仓”高品质名片,唱响“川建工”工程品牌、“蜀里安逸”消费品牌,推动更多“天府名品”走向世界。全省共培育中国质量奖正奖2个、提名奖15个,总数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评选天府质量奖(四川质量奖)46个,培育老字号品牌125个(含中华老字号48个)、建筑工程鲁班奖31个,命名天府旅游名县3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数量也双双位居全国前列。一二三产业涌现出更多知名质量品牌,有力地提升了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区域质量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坚持“川渝一盘棋”,签署《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质量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与重庆市共同组建白酒计量、汽车摩托车发动机计量等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共同实施质量协同发展、区域品牌塑造、中小企业提质增效等7项行动,推动两地政府质量奖、首席质量官互认,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质量工作成绩亮点频出。绵阳市、成都市青羊区获国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督查激励,成都、宜宾、泸州3市获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在全国交流经验,眉山、内江、泸州等市开发“质量贷”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融资20多亿元,实现融资增信在标准、认证、品牌、专利等各质量要素的全面覆盖。

强力推动质量强市建设

据成都市政府副市长吴皓介绍,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动质量强市建设,聚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质量发展新高地。

成都市质量工作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2018年获得中国质量奖城市奖,连续6年在四川省政府质量考核中获得A级评定首位。产业质量优势明显,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总量达202家,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市级工业品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94.5%,消费品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93.7%,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99%;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位居2020年度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位,连续14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质量品牌培育显著,该市有8家组织和2名个人共计15次获得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有14家组织共计18次获得四川省天府质量奖(含提名奖)。质量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累计制定国际标准41项,国家级质检中心达21个,已建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南亚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

吴皓表示,本届大会是成都展示形象和推动全市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目前,成都正在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都已经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坚持功能提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幸福提质创造高品质生活、智慧提能实施高效能治理,并作出“十个突出、十个全面”的具体任务安排,即:突出功能协同、区域协调,全面增强极核引领能力;突出建圈强链、数实融合,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科教支撑、产研融合,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突出内畅外链、要素运筹,全面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突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全面提升幸福成都品质;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突出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全面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突出良法善治、公平正义,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突出敏捷高效、智慧智能,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突出底线思维、有机韧性,全面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广邀质量专家出谋划策

据介绍,本届大会具有新主题、新模式、新平台、新成果四大新看点。大会结合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围绕四川省特别是成都特色产业,组织有关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在华国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认证机构、国家计量技术组织等,与四川相关企业和技术机构对接、洽谈、签约,积极促进当地的质量发展,让承办地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据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凯介绍,国家级标准计量质量技术机构与四川企业对接会是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的一项特色活动。对接会以“强化质量基础、赋值现代产业”为主题,邀请了近140名国家级标准计量质量技术机构专家学者和近270名四川优秀企业代表,共同商讨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为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质量支撑。

深入交流研讨,打造分享理念、凝聚共识的平台。对接会邀请了质量基础设施领域专家、技术组织和四川企业代表,分别围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赋能现代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质量链等作主旨演讲和主题发言,分享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进一步宣传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增进以质量基础赋能现代产业的思想认同。

开展供需对接,打造牵线搭桥、质量问诊的平台。聚焦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搭建国家级技术机构与四川企业互联互通桥梁,“面对面”开展圆桌对接,围绕企业需求、瞄准质量短板,研讨解决办法和改进方案,推动质量基础设施精准服务、靶向发力,助力“提质强企”。

加强合作共建,打造夯实基础、提升供给的平台。对接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将宣布批准在四川成立或筹建一批国家级质量基础设施技术平台,部分国家级技术机构将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与部分四川企业商讨合作事项、签署合作协议,这既有利于优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战略布局,扩大服务半径,又有利于增强四川质量基础设施发展能力,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质量竞争力整体提升。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新利18国际路线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