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题 新模式 新平台 新成果——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四大新看点揭秘
9月1日,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开幕。这是继2014年中国质量(北京)大会、2017年中国质量(上海)大会、2019年中国质量(深圳)大会、2021年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之后的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也是首次由西部城市承办的中国质量大会。
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按照“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四川特点、成都韵味”的目标来设计,相较于以往的中国质量大会,本届大会有四大新看点。
新主题 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
历届中国质量大会都根据当时国际国内质量发展的形势背景,提出鲜明的会议主题,聚焦重大热点问题,激发参会者兴趣和热情。如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的主题是“质量创新发展”,中国质量(上海)大会的主题是“质量:改善供给引领未来”,中国质量(深圳)大会的主题是“质量变革共享”,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的主题是“质量数字绿色融合”。
本届大会就是基于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经济复苏问题,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目的就是彰显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凝聚以质量提升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复苏等方面的共识。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各国对通过质量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充满期盼。本届大会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举办一届高水平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有助于展示中国质量发展成就,向全世界讲好中国质量故事,进一步提升世界对中国质量品牌的信心和认可度;有助于倡导全社会树立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的鲜明导向,引导全社会学习先进质量标杆,进一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助于推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进一步促进国际质量合作与交流。办好本届质量大会意义重大。
新模式 大会﹢展览
过往4届中国质量大会,都只有大会一种模式。今年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积极探索会展结合的办会模式,举办“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展览由市场监管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质量报刊社、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主办。整个展览坚持“简约、节俭、大气、统一”的办展原则,旨在展示中国质量发展成果,讲好质量品牌故事,促进质量国际交流,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进一步凸显中国质量大会的实效性。
展览的展馆为成都世纪城新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2号馆,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览内容分为序厅和主题展区两个部分。序厅主要展示中国质量工作成果、中国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开展质量交流合作情况,以及大会各主办单位质量工作举措成效等。主题展区主要展示中国质量管理创新先进企业、部分区域品牌、国家级质量技术机构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发展等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参展单位达240余家。
本次展览将呈现3个特色:一是展示成果丰富。本次参展企业涉及行业和内容广泛,既有体现中国特色的质量变革创新先进经验,又有大国重器、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等新技术、新产品,还有国家级质量技术机构和服务业企业等参展,可以说是一次汇集中国质量发展最新成果的盛会,是交流质量管理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的重要平台。二是展览方式新颖。展览将同步开通线上“云展厅”,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质量创新成果展,持续扩大展会影响力。三是展览与服务结合。展览除了展方法、展技术、展产品,还将设置发布区,由参展单位发布新产品、新技术,做直播宣介,同时在有关媒体宣传。
新平台 质量工作者的大舞台
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会期一天半,活动内容丰富、精彩不断。大会由多部门联合举办,设置了一系列分论坛,举办质量成果展,为质量领域政产学研企各方代表提供交流合作机会,真正把大会办成质量工作者的大舞台。
9月1日上午,大会举办开幕式和主论坛。届时,国务院领导发表重要讲话。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主持开幕式,四川省领导以及缅甸副总理吴温欣、世贸组织(WTO)副总干事让-马里·波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乌尔丽卡·弗兰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乔·库布斯等,分别代表东道主、外国政要、国际组织发表致辞。德国莱茵TÜV集团管理执行董事会主席富笔、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马晓利、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法国梅里埃营养科学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卡地亚等工商界人士发表演讲。
9月1日下午,大会同步举行8个分论坛,分别是:分论坛一“开展质量提升、建设一流企业”,发布解读《中央企业质量发展报告(2023)》,探讨中央企业践行质量强国战略、推进质量提升的做法。分论坛二“民营企业质量效益型发展暨2023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四川专场活动”,发布民营企业标准化工作形势分析报告,宣介四川质量政策环境,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优秀民营企业研讨民营企业质量工作前沿趋势,探索标准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分论坛三“深化国际质量合作、助力稳定全球供应链”,立足国际视野,通过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企业展开质量对话交流,推动质量领域国际间深度合作。分论坛四“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探索”,发布成都市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相关成果、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标准体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落地”双重目标,探讨分享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分论坛五“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稳定复苏”;围绕支撑技术创新、先进制造、现代管理等重大需求,研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新思维、新研究、新实践。分论坛六“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交流企业首席质量官工作推进情况,发布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优秀典型案例,研讨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方法。分论坛七“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发布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探讨数字化质量管理前沿趋势、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分论坛八“质量教育发展与展望”,发布质量强国建设微视频优秀作品,宣讲质量教育政策措施,研讨质量教育前沿趋势,探索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创新发展路径。除传统政策解读宣讲、主题演讲等环节,多场论坛专门设置了质量成果发布、优秀案例分享、嘉宾对话、专题研讨、沙龙交流等环节。9月1日下午同步举办国家级标准计量质量技术机构与四川企业对接会。
9月2日上午,大会举行闭幕式。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标准化组织(GSO)主席萨德·胡塞比、国际质量基础设施网络(INetQI)主席肖恩·鲍尔森、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苗庆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袁洁等中外嘉宾发表演讲。闭幕式将发布《成都质量倡议》,举行下一届(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交接仪式,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举办城市将正式揭晓。
新成果 促进四川质量发展
四川是我国西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质量强省。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等重要指示,坚持走以质取胜之路。过去5年来,四川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等一直保持全国前列、中西部领先位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占比超过20%,地区生产总值达5.67万亿元,着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走出了治蜀兴川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极核”,获得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得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殊荣的城市。
结合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本届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将围绕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特色产业,组织有关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在华国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认证机构、国家计量技术组织等,与四川相关企业和技术机构对接、洽谈、签约,积极促进当地的质量发展,让承办地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国家级标准计量质量技术机构与四川企业对接会是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的特色活动,由市场监管总局、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承办。对接会以“强化质量基础、赋值现代产业”为主题,邀请近140名国家级标准计量质量技术机构专家学者和近270名四川优秀企业代表,共同商讨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为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质量支撑。
深入交流研讨,打造分享理念、凝聚共识的平台。对接会邀请质量基础设施领域专家、技术组织和四川企业代表,分别围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赋能现代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质量链等作主旨演讲和主题发言,分享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宣传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增进以质量基础赋能现代产业的思想认同。
开展供需对接,打造牵线搭桥、质量问诊的平台。对接会聚焦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搭建国家级技术机构与四川企业互联互通桥梁,面对面开展对接,围绕企业需求、瞄准质量短板,研讨解决办法和改进方案,推动质量基础设施精准服务、靶向发力,助力“提质强企”。
加强合作共建,打造夯实基础、提升供给的平台。对接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将宣布批准在四川成立或筹建一批国家级质量基础设施技术平台,部分国家级技术机构将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与部分四川企业商讨合作事项、签署合作协议。这一系列措施既有利于优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战略布局,扩大服务半径,又有利于增强四川省质量基础设施发展能力,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质量竞争力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