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广东质量提升行动向纵深推进
登临广州塔,一览众山小。作为全国改革开放高地,2019年,广东省以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问鼎全国之首。
数字是经济的表象,质量是经济的内涵。2019年,广东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86%,比上一年提高0.05%,多年来呈稳步上升趋势。在国务院对省级政府的质量工作历次考核中,广东均获评为最高等级A级。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左六)在技术机构调研时提出,要狠抓质量基础建设,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为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做好保障。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省长亲自担任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率先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助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在质量提升行动中,不断强化宏观质量管理,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广州、深圳推进质量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目前,广东所有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镇全面开展了质量强市、强县、强镇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佛山、江门、汕头、广州番禺区先后获批筹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圳市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城市,广州、东莞先后获批命名。
在质量强省这面大旗之下,一次次质量提升行动,在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一个产品一个产品中有序展开,犹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南粤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经济细胞,灌溉出千万沃土,日夜奔腾不息地汇入源远流长的珠江!
开展质量比对,创新质量提升思维
三江汇流,八口出海。一如奔腾不息的珠江,广东质量提升行动围绕着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诸多“支流”开展。
2016年,广东率先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标准比对研究。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印发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方案》中,将实施优质产品质量国际比对研究提升工程,作为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
广东省召开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工作会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汤武(主席台右四)提出,必须找准落脚点和发力点,深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源,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汤武介绍,广东累计对62种重点产品(行业)开展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对2533批次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中国内样品2277批次,国外样品256批次;对1396项标准进行比对研究,其中国际标准666项,国家标准295项,行业、地方、团体标准275项,企业标准160项;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155次,通过比对推动制修订标准49项,协助企业申请专利2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2个,实施关键共性问题攻关151项,比对成果在3000多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全省产品质量水平。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政、产、学、研、检、用”六方联合、多元共治质量提升格局。广州市质量强市办公室自启动洗涤用品国际质量比对提升行动以来,全方位调研企业生产技术及工艺、设备装备、检验检测、技术标准、质量管理等方面情况,建立重点企业质量信息档案库,实时跟踪更新质量信息数据,收集洗涤用品行业主要倾向性问题及意见建议30余条,敲定“原料绿色化、配方科学化、产品浓缩化”作为质量比对提升的主攻方向。广州质检院全面梳理比对了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韩国等7个国家(地区)25份洗涤用品相关标准和法规,同时,联合行业标杆企业、华南师范大学等成立质量比对提升技术攻关组,采集国内外29批次洗衣粉、23批次洗衣液等产品,首次使用人体功效评价实验室,对洗涤用品开展性能、安全、环保、功效等多个指标的全方位比对研究,发布12项洗涤产品团体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推动产品质量和市场消费环境“双提升”。
据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分析显示,通过近年来持续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广东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竞争力指数逐年稳步上升,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不断上升,电饭锅、智能马桶盖、定制家居等越来越多知名度高的“广货”得到国内外消费者广泛青睐,产品档次、品位持续提升,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涌现了一批具有行业“领跑”作用的标杆企业,“广货”的国际、国内竞争新优势日益提升。如2017年,佛山品牌智能马桶盖通过质量比对提升,国内销量同比提升40%。2018年末,广州定制家具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全国家居行业市场份额提升到20%。2019年广州定制家居产品质量国际比对提升工作获评全国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十大优秀案例(政府类),广州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首批“全球定制之都”。
坚持“问诊治病”,补齐质量提升短板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出要有效解决“广货”的质量问题,必须找准落脚点和发力点,坚持问题导向,深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源,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2019年5月以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整体推进“问诊治病”活动,研究制定了《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活动工作方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主要包括:质量诊治帮扶工程;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集体约谈一次、集中免费培训一次、企业作出一次书面承诺、给企业一次限期整改机会、“产品医院”义诊一次);在监督抽查的检验报告上附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专家诊断书;探索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产品质量安全全生命周期监管新机制,有效解决产品质量安全短板,解决制约广东制造业产业集群由大规模向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性问题。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防护产品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为推进防护产品质量提升,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对口罩及相关产业链产品质量提升提出明确要求,结合监督抽查工作,对口罩、防护服产业链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质量调查、技术帮扶,开展防护产品产业链相关产品质量比对研究,制定口罩、防护服产业链产品质量分级的团体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口罩、防护服产业链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推动国内、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开展口罩等产品质量分级标准自愿认证,对认证产品建立质量监督保障机制等等。
在顺德,首场产品质量安全“义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80多家企业的10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牵头“产品医院”,联合广东质检院,并邀请万和、康宝等行业知名企业的质量安全专家为企业把脉。
在中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汤武带队,组织中国电科院威凯检测公司、佛山质计中心会同南头镇政府,举办厨卫产品集中“问诊”活动,为6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家问诊。
在汕头,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广州海关技术中心、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对玩具产品质量安全集中“问诊”,60余家企业参加了“一对一”的专家问诊活动。相关“产品医院”还与4个玩具产业集聚的专业镇、街道签订《广东省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共治共建合作协议书》。
在佛山,“产品医院”组织了12名家具国家质检中心技术专家为家具企业“义诊”。企业代表一一咨询,专家耐心分析“病因”,解难答疑,现场解决企业提出的26个问题,开具26个“处方”。
目前,首批8家省级“产品医院”募集了600多名各类产品质量技术专家,组建了产品“问诊治病”专家库,举办了“问诊治病”活动22期,涉及企业563家,通过“义诊”活动解决问题320个。同时,各承检机构已对初检不合格的1685家生产企业产品出具了1685份诊断建议书,向企业提出了4786条整改建议。推动“产品医院”与17个专业镇(街道)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共治共建合作协议书》,共对240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进行“一对一”问诊。同时实施“问题清零”,开展联合整治。将历年监督抽查有不合格记录的11496家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作为“清零”对象,并与各级政府开展联合整治。
2020年6月16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水平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围绕重点产品设立‘产品医院’,开展质量问题‘问诊治病’,为产业发展和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开展产品质量问题“清零行动”。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质量提升基础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广东省通过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激发企业质量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
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建立首负责任制,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责,指导企业健全质量安全内控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引导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构建全环节责任追溯链条。截至2019年底,广东共培训7686家企业的高级质量管理人员超万人次。
广东省召开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会议。
2020年3月6日,“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系统”上线。当天,超过80家企业质量高级管理人员注册报名,共有900多家企业的1030名企业质量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当期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
这既是为应对疫情所需,也是广东省多年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探索举措之一。该系统面向广大企业免费开放,企业质量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网页端或手机微信小程序登录,即可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远程参加学习。
广州立白集团在行业中率先设立首席质量官,集团授予了首席质量官对质量的一票否决权,在集团管理与质量提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了立白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立白集团也荣获了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开展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非常符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企业复工复产需求,让培训学习更加灵活,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相信随着这一制度的不断深入实施,广东质量水平必将再上新台阶。”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杨作毅谈到。
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组织生产、经营和服务,鼓励企业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从2012年开始,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通过明确使用管理人首负责任、改革电梯维保体系、实施电梯监督检验、大力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制度创新等,全面开展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打通痛点、难点,惠及百姓,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电梯拥有量达87.3万台,已购买责任保险的电梯79.3万台,电梯责任保险覆盖率为90.9%,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了市场监管总局的高度评价。
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推行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质量损失率。大力推动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广东率先设立省级政府质量奖,形成以品牌发展增创质量优势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52家次企业参评省政府质量奖,覆盖制造、旅游、通讯、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产生了“精细化管理”“矩阵化管理”“班组卓越绩效”等一批本土管理创新成果,建起一支由262名各领域专家、名优企业管理者组成的质量管理专业队伍。共有2家企业或组织(以下简称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10家企业13次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42家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156家企业获得地市级政府质量奖、522家企业获得县区级政府质量奖。
夯实质量基础,构建质量提升格局
夯实企业质量技术基础,是广东省开展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日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纳入广东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支持在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专业机构。推动将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技术基础支出纳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范围,依法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及其他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基础投入。
广东近年来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开展了不少工作。
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企业问诊服务现场。
构建先进标准体系。制定发布《广东省标准化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建设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标准化法规体系。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广东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快先进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发布并推广实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照明、电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大数据、4K电视网络等13个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制定发布关键技术标准836项。不断深化和发展市场标准,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制定和市场自主制定相结合的新型标准体系。全省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共注册社会团体552个,制定团体标准2094项,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共有31573个企业公开154035项企业标准。通过科学规划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了标准化技术人才90%以上在企业、研发资金90%以上来源于企业、标准研制项目90%以上产生于企业的集聚发展模式。
强化质量认证支撑保障作用。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定制度、打基础,抓监管、促规范,不断提升监管队伍建设水平,组建了全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专家委员会和19个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创新建立起包含25万多条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参数库,构建职责明晰、权责一致的监管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认证领域综合监管水平;大力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更加规范、公平、透明、开放、有活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积极组织质量认证培训、推广活动,大力推动质量认证升级扩面等工作,助力高端品质认证和检验检测服务蓬勃开展,有力吸引国际、国内知名机构在广东省加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资源布局,机构数量、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推动广东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向做优做强跃升;通过粤港澳检验检测认证互联互通高端研讨会,以及粤港、粤澳质量和检测认证工作专责小组会议等平台,充分利用三地优势,积极推动粤港澳检测认证交流合作,推进大湾区内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资源共享。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效期内认证证书已达439958张,占全国比重18.87%;涉及组织数达114311家,占全国比重15.93%,居全国第一。全省建成5510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居全国第一。成立5个、筹建9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总数达21个,位居全国第一。
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聚焦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国内领先、瞄准世界一流,大力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建设和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基础协同应用。截至2019年底,全省系统共有技术机构180个,专业技术人员1.7万人,实验室总面积11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7亿元,专业仪器设备价值85.5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0个国家质检中心(其中建成68个、在建12个),国家质检中心总数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共有225个省质检站(其中建成209个);建成检验检测集聚区1个,综合检测能力居全国前列,形成了遍布全省各个产业集聚区,覆盖各个领域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有效提升了质量支撑引领能力,有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登临广州塔,一览众山小。作为全国改革开放高地,2019年,广东省以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问鼎全国之首。
数字是经济的表象,质量是经济的内涵。2019年,广东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86%,比上一年提高0.05%,多年来呈稳步上升趋势。在国务院对省级政府的质量工作历次考核中,广东均获评为最高等级A级。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左六)在技术机构调研时提出,要狠抓质量基础建设,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为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做好保障。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省长亲自担任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率先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助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在质量提升行动中,不断强化宏观质量管理,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广州、深圳推进质量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目前,广东所有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镇全面开展了质量强市、强县、强镇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佛山、江门、汕头、广州番禺区先后获批筹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圳市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城市,广州、东莞先后获批命名。
在质量强省这面大旗之下,一次次质量提升行动,在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一个产品一个产品中有序展开,犹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南粤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经济细胞,灌溉出千万沃土,日夜奔腾不息地汇入源远流长的珠江!
开展质量比对,创新质量提升思维
三江汇流,八口出海。一如奔腾不息的珠江,广东质量提升行动围绕着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诸多“支流”开展。
2016年,广东率先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标准比对研究。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印发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方案》中,将实施优质产品质量国际比对研究提升工程,作为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
广东省召开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工作会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汤武(主席台右四)提出,必须找准落脚点和发力点,深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源,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汤武介绍,广东累计对62种重点产品(行业)开展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对2533批次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中国内样品2277批次,国外样品256批次;对1396项标准进行比对研究,其中国际标准666项,国家标准295项,行业、地方、团体标准275项,企业标准160项;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155次,通过比对推动制修订标准49项,协助企业申请专利2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2个,实施关键共性问题攻关151项,比对成果在3000多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全省产品质量水平。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政、产、学、研、检、用”六方联合、多元共治质量提升格局。广州市质量强市办公室自启动洗涤用品国际质量比对提升行动以来,全方位调研企业生产技术及工艺、设备装备、检验检测、技术标准、质量管理等方面情况,建立重点企业质量信息档案库,实时跟踪更新质量信息数据,收集洗涤用品行业主要倾向性问题及意见建议30余条,敲定“原料绿色化、配方科学化、产品浓缩化”作为质量比对提升的主攻方向。广州质检院全面梳理比对了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韩国等7个国家(地区)25份洗涤用品相关标准和法规,同时,联合行业标杆企业、华南师范大学等成立质量比对提升技术攻关组,采集国内外29批次洗衣粉、23批次洗衣液等产品,首次使用人体功效评价实验室,对洗涤用品开展性能、安全、环保、功效等多个指标的全方位比对研究,发布12项洗涤产品团体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推动产品质量和市场消费环境“双提升”。
据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分析显示,通过近年来持续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广东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竞争力指数逐年稳步上升,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不断上升,电饭锅、智能马桶盖、定制家居等越来越多知名度高的“广货”得到国内外消费者广泛青睐,产品档次、品位持续提升,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涌现了一批具有行业“领跑”作用的标杆企业,“广货”的国际、国内竞争新优势日益提升。如2017年,佛山品牌智能马桶盖通过质量比对提升,国内销量同比提升40%。2018年末,广州定制家具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全国家居行业市场份额提升到20%。2019年广州定制家居产品质量国际比对提升工作获评全国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十大优秀案例(政府类),广州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首批“全球定制之都”。
坚持“问诊治病”,补齐质量提升短板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出要有效解决“广货”的质量问题,必须找准落脚点和发力点,坚持问题导向,深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源,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2019年5月以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整体推进“问诊治病”活动,研究制定了《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活动工作方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主要包括:质量诊治帮扶工程;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集体约谈一次、集中免费培训一次、企业作出一次书面承诺、给企业一次限期整改机会、“产品医院”义诊一次);在监督抽查的检验报告上附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专家诊断书;探索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产品质量安全全生命周期监管新机制,有效解决产品质量安全短板,解决制约广东制造业产业集群由大规模向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性问题。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防护产品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为推进防护产品质量提升,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对口罩及相关产业链产品质量提升提出明确要求,结合监督抽查工作,对口罩、防护服产业链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质量调查、技术帮扶,开展防护产品产业链相关产品质量比对研究,制定口罩、防护服产业链产品质量分级的团体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口罩、防护服产业链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推动国内、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开展口罩等产品质量分级标准自愿认证,对认证产品建立质量监督保障机制等等。
在顺德,首场产品质量安全“义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80多家企业的10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牵头“产品医院”,联合广东质检院,并邀请万和、康宝等行业知名企业的质量安全专家为企业把脉。
在中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汤武带队,组织中国电科院威凯检测公司、佛山质计中心会同南头镇政府,举办厨卫产品集中“问诊”活动,为6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家问诊。
在汕头,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广州海关技术中心、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对玩具产品质量安全集中“问诊”,60余家企业参加了“一对一”的专家问诊活动。相关“产品医院”还与4个玩具产业集聚的专业镇、街道签订《广东省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共治共建合作协议书》。
在佛山,“产品医院”组织了12名家具国家质检中心技术专家为家具企业“义诊”。企业代表一一咨询,专家耐心分析“病因”,解难答疑,现场解决企业提出的26个问题,开具26个“处方”。
目前,首批8家省级“产品医院”募集了600多名各类产品质量技术专家,组建了产品“问诊治病”专家库,举办了“问诊治病”活动22期,涉及企业563家,通过“义诊”活动解决问题320个。同时,各承检机构已对初检不合格的1685家生产企业产品出具了1685份诊断建议书,向企业提出了4786条整改建议。推动“产品医院”与17个专业镇(街道)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共治共建合作协议书》,共对240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进行“一对一”问诊。同时实施“问题清零”,开展联合整治。将历年监督抽查有不合格记录的11496家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作为“清零”对象,并与各级政府开展联合整治。
2020年6月16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水平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围绕重点产品设立‘产品医院’,开展质量问题‘问诊治病’,为产业发展和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开展产品质量问题“清零行动”。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质量提升基础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广东省通过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激发企业质量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
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建立首负责任制,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责,指导企业健全质量安全内控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引导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构建全环节责任追溯链条。截至2019年底,广东共培训7686家企业的高级质量管理人员超万人次。
广东省召开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会议。
2020年3月6日,“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系统”上线。当天,超过80家企业质量高级管理人员注册报名,共有900多家企业的1030名企业质量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当期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
这既是为应对疫情所需,也是广东省多年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探索举措之一。该系统面向广大企业免费开放,企业质量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网页端或手机微信小程序登录,即可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远程参加学习。
广州立白集团在行业中率先设立首席质量官,集团授予了首席质量官对质量的一票否决权,在集团管理与质量提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了立白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立白集团也荣获了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开展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非常符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企业复工复产需求,让培训学习更加灵活,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相信随着这一制度的不断深入实施,广东质量水平必将再上新台阶。”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杨作毅谈到。
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组织生产、经营和服务,鼓励企业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从2012年开始,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通过明确使用管理人首负责任、改革电梯维保体系、实施电梯监督检验、大力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制度创新等,全面开展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打通痛点、难点,惠及百姓,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电梯拥有量达87.3万台,已购买责任保险的电梯79.3万台,电梯责任保险覆盖率为90.9%,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了市场监管总局的高度评价。
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推行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质量损失率。大力推动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广东率先设立省级政府质量奖,形成以品牌发展增创质量优势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52家次企业参评省政府质量奖,覆盖制造、旅游、通讯、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产生了“精细化管理”“矩阵化管理”“班组卓越绩效”等一批本土管理创新成果,建起一支由262名各领域专家、名优企业管理者组成的质量管理专业队伍。共有2家企业或组织(以下简称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10家企业13次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42家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156家企业获得地市级政府质量奖、522家企业获得县区级政府质量奖。
夯实质量基础,构建质量提升格局
夯实企业质量技术基础,是广东省开展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日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纳入广东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支持在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专业机构。推动将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技术基础支出纳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范围,依法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及其他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基础投入。
广东近年来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开展了不少工作。
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企业问诊服务现场。
构建先进标准体系。制定发布《广东省标准化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建设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标准化法规体系。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广东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快先进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发布并推广实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照明、电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大数据、4K电视网络等13个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制定发布关键技术标准836项。不断深化和发展市场标准,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制定和市场自主制定相结合的新型标准体系。全省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共注册社会团体552个,制定团体标准2094项,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共有31573个企业公开154035项企业标准。通过科学规划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了标准化技术人才90%以上在企业、研发资金90%以上来源于企业、标准研制项目90%以上产生于企业的集聚发展模式。
强化质量认证支撑保障作用。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定制度、打基础,抓监管、促规范,不断提升监管队伍建设水平,组建了全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专家委员会和19个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创新建立起包含25万多条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参数库,构建职责明晰、权责一致的监管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认证领域综合监管水平;大力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更加规范、公平、透明、开放、有活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积极组织质量认证培训、推广活动,大力推动质量认证升级扩面等工作,助力高端品质认证和检验检测服务蓬勃开展,有力吸引国际、国内知名机构在广东省加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资源布局,机构数量、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推动广东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向做优做强跃升;通过粤港澳检验检测认证互联互通高端研讨会,以及粤港、粤澳质量和检测认证工作专责小组会议等平台,充分利用三地优势,积极推动粤港澳检测认证交流合作,推进大湾区内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资源共享。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效期内认证证书已达439958张,占全国比重18.87%;涉及组织数达114311家,占全国比重15.93%,居全国第一。全省建成5510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居全国第一。成立5个、筹建9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总数达21个,位居全国第一。
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聚焦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国内领先、瞄准世界一流,大力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建设和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基础协同应用。截至2019年底,全省系统共有技术机构180个,专业技术人员1.7万人,实验室总面积11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7亿元,专业仪器设备价值85.5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0个国家质检中心(其中建成68个、在建12个),国家质检中心总数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共有225个省质检站(其中建成209个);建成检验检测集聚区1个,综合检测能力居全国前列,形成了遍布全省各个产业集聚区,覆盖各个领域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有效提升了质量支撑引领能力,有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人民网:全国“质量月”千家企业倡议: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2024-09-23)
- 新华网:全国“质量月”千家企业倡议: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2024-09-23)
- 光明网:全国“质量月”千家企业倡议: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2024-09-24)
- 中国经济网:全国“质量月”千家企业倡议: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中国质量检验协…(2024-09-23)
- 中国经济网:发挥质量社会共治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2024年…(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