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华:激发公众质量意识觉醒 共圆质量强国梦
主持人:由国家质检总局、中宣部等26个部门联合开展的,2013全国质量月活动比以往更加深入人心。全社会都在为实现质量强国梦而努力着。那今天呢,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的梅建华司长,做客到我们中国经济网的《中经在线访谈》栏目当中,跟各位网友在线交流一下,我们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儿童质量产品安全的问题,和我们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些措施实施的情况,以及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所取得的一些成效,和大家共同分享。一起来探讨一下通过以产品质量提升促进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首先欢迎我们的梅司长,欢迎您。
梅建华:主持人好,大家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可以说每天都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来感受产品质量。所以对产品质量的问题,社会各个方面都特别关注,今天特别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就产品质量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谢谢。
主持人:我们看到现在不管是校服安全、文具安全,还有经常提到的童鞋、童装,可以说是所谓质量安全成为老百姓非常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看到产品质量监督司,目前是在浙江省的温岭市,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召开了童鞋产品的质量提升动员大会,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可能老百姓非常关注这个事情,首先请梅司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活动它的亮点主要在哪里?主要突出意义在哪里呢?
梅建华:浙江省温岭市是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百强县之一,制鞋业是第二大产业集群。那么温岭现在鞋类的生产企业有六千多家,其中有两千多家是童鞋生产企业,规模以上的企业有两百多家,整个童鞋的产值达到百亿元。在温岭有一个城北街道,号称中国童鞋之乡,它的面积虽然说只有1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两万,但是外来务工人员达到六万多人,这些人主要是从事鞋类的生产。温岭的城北街道,整个童鞋的生产企业有六百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有一百多家,整个城北童鞋的年产量2.5亿双,相当于我们全国2.2亿青少年每年每人一双鞋。当然,它的鞋既在国内销售,同时也卖到了欧洲、非洲、南美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呢,浙江的温岭与福建的晋江,广东的广州,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三大鞋都,这三个地方已经是一个三足鼎立之势,三个产业集群各有各的特色,其中温岭市以童鞋为主。那么在业内有一句话,叫做“福建的品质、广东的风格、浙江的价格”。讲的是温岭的鞋特别具有价格的优势。同样的一双鞋,温岭的鞋可能卖到五六十块钱,而晋江、广州的鞋可能卖到两百到三百,价格上相差了好几倍。由于价格比较低廉,因此温岭童鞋的销量是上去了,但走的是以量取胜的道路。
那么针对童鞋产业的这种状况,温岭市委市政府在分析以后认为,这个童鞋产业以量取胜的背后是产业格局的低少散,虽然说有一批规模化的企业,但是大多数的企业仍然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的。一些企业质量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品牌的意识,质量比较低。所以温岭市政府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必须推动这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那么如何推动产业升级,他们认为主攻的方向就是要提高质量、培育品牌,也就是说要认真贯彻中央强调的,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的效益上来,因此质量提升其实是温岭童鞋这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质检部门把温岭作为一个点着力打造质量提升的重要项目,在质监部门的帮助之下,温岭市政府制定一个质量提升的工作方案,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质量提升的示范项目,推动这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这项工作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一个主要突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品牌创建,标准的完善,质量安全为抓手,来推动产业的升级,另一个呢,就是要建立一个机制,就是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各个方面都分工协作,整体联动来形成合力,来促进这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提供的质量提升的做法得到政府的重视,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关注。
主持人:谈到儿童用品质量,我想也是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做家长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了,那我们看到现在有个数据,在2013年,儿童用品抽查合格率是高达89%的,那其中童鞋抽查合格率三年来是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其实大家一定特别想知道。在我国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目前它的状况到底是怎么样的?究竟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梅建华: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家庭当中也是最受关注的成员,我们国家现在14岁以下儿童数量大致在2.2亿,占总人口的16.6%。儿童用品的年消费总量达到6000亿元,所以这个量也是很大的。对儿童用品质量问题,各个部门都很重视,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应当说成效也是明显的。我国儿童用品整体水平在稳步提升。我这里有个数据,质检总局今年抽查的五类儿童用品的抽查合格率达到89%,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这其中童装抽查合格率在最近七年来提高了25个百分点,玩具的抽查合格率九年来提高17个百分点,纸尿裤十年来提高了14个百分点,童车的合格率最近八年提高7个百分点,童鞋抽查合格率近三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儿童用品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但是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状况还不是特别的满意,大家都在以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审视我们国内的这些质量水平,特别是对儿童用品的质量要求会更高。那么从儿童用品质量状况来看呢,首先从产业的状况来讲,由于技术和工艺的水平难度并不高,资金投入要求也不高,所以生产企业门槛比较低,所以在这个行业当中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因为大家也都知道,大型企业产品质量状况是相对稳定,但是一些小企业质量状况有时候难以得到保证。第二个从市场行动来看,我们儿童企业生产产能应该说过剩的,重复建设比较明显,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因为受到经济走势波动的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那么就有少数的企业呢,为了降低价格,不惜降低对质量的要求,甚至搞假冒伪劣,这样也给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第三是从质量问题本身看,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性能的问题。比如说童装,它的纤维成分与标识不符,纤维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童车呢,它的耐久性能不合格,童鞋的耐磨性能不合格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安全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儿童用品原材料当中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比方说童装当中的游离甲醛超标,学生文具当中,我们发现八种可迁移重金属超标,纸尿裤卫生标准不合格,这些都会对儿童身体健康构成危害。第四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讲,我们国家质量诚信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质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威慑力还不够,对位法企业的惩处力度还不够。再加上质量监管的力量和手段呢,与监管部门之间还不匹配,要提升儿童用品质量任务还比较繁重。
主持人:其实我们了解到,质检总局是从2012年起,就开始了儿童质量提升,也举行了很多次相关的活动,我们也看到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那在提升的过程当中,我们质检部门还采取了其他哪些措施呢?来保障儿童用品的质量,比如说之前看到一些活动,大家可能在意识上有了提高,那在具体实施上面我们进行了怎样一个方案呢?
梅建华:从去年以来,我们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开展儿童用品的质量检测活动。在方法上我们主要突出对外联动、对内联合形成合力。一个方面是在质检部门内部要做到各项职能的联动,通过完善标准,监督检查,进口检验,执法打假等等这些手段,加强对儿童用品质量监管。另外对外面,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来形成合力。那么我们在推动儿童用品质量提升方面,主要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个是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力。去年10月份,质检总局召开儿童用品质量提升工作座谈会,邀请有关部门来参加,共同研究有关的措施,在12月份,质检总局联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商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公安部等五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促进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在今年5月份,质检总局联合这五个部委,共同召开全国儿童用品质量提升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儿童用品的质量提升工作。
第二就是加强质量的监管。最近几年我们质检总局将儿童用品作为重点产品切实加强了监管,我们多年连续对儿童用品的产品质量组织国家监督抽查,对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以及企业,都依法进行处理。特别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我们全国质监系统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行动,集中开展检查、清查,以及质量的抽查,出动了大量的执法人员,应该说集中解决了突出的问题。
第三是宣贯标准,加大对缺陷产品召回力度。那么质检总局,国家招商委对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初步建立了儿童用品通用安全标准的体系框架,发布实施了一批儿童用品国家标准。同时今年5月份,质检总局还出台了监督抽查不合格儿童玩具召回管理办法,规范了对不合格儿童玩具的召回管理。8月份质检总局对首批不合格的产品实施了召回。
第四就是联合地方政府实施集中产区质量提升示范项目。比方说我刚才讲到的,在浙江温岭实施童鞋的产品质量提升,在河北的平乡实施童车的产品质量提升,那么我们要通过培育这些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示范的典型。
第五是加强宣传,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比如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在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宫举办主体活动,直接面向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宣传儿童用品的消费知识。在9月份质量月活动的期间,我们现在也举办一系列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宣传产品质量知识,增强公众质量安全的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主持人:那像我们了解到,这个产品质量监督司从2011年就开始了创新监管模式,然后联合有关的部门实施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也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果。那接下来跟我们具体谈一谈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以点代面去创新监管方式,有效的回应我们民众一个新的期待呢?
梅建华:近些年来,质检总局提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十二字方针。那么质量提升行动应当说是抓质量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在抓好面上监管工作的同时,针对质量问题突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产品一类一类的抓,来实现以综合政治促行业提升,以行业提升促行业发展。目前我们一共对电线电缆、儿童用品等十二类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那么各个地方的质监局也结合区域实际开展了自选的动作,全系统通过上下联动集中解决质量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做法应当说有七个方面。第一个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我们针对每一类产品不同的特点,和不同质量的状况,召开质量提升的现场会或者是质量分析会,系统的总结相关产品的质量抽查的情况,向企业通报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二是组织开展“三查三打”。三查就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保障产品质量的生产条件的检查,和无证生产的清查。三打就是打击假冒伪劣,打击无证生产,打击蓄意规避监管的违法行为。
第三是联合各方推进质量提升,我们现在先后已经联合25个部门或者行业协会,针对不同的产品分别制定开展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共同来开展有关的工作。比方说在电线电缆方面我们联合工信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协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一共是六个部门,发布了《关于电线电缆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包括召开提升工作会议,举办电线电缆的博览会,来搭建质量提升的信息平台。再比如我们对油品的质量监察,我们联合了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专门发布了《关于促进车用汽车油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组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这些大的国企,共同签署质量安全的诚信承诺书,推动这些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另外呢,我们还联合林业、水利等部门开展了林木制品、节水产品的质量提升活动。
第四就是培育质量提升的示范项目。就是针对不同地方的产业集群,联合地方政府来共同培育示范项目。除了我刚才讲的,比如说浙江温岭的儿童用品质量提升外,另外我们还推动安徽芜湖的电线电缆,山东临沭的化肥,四川成都的家具,福建福州的眼镜等质量提升,培育了一批示范项目,发挥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第五是建立不合格企业的约谈制度。那么从去年开始,我们全系统有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这些企业,包括我们的检验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和质检部门,我们实施约谈,通过约谈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处治的建议。从效果上看,应当说这项制度是有较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第六是推动标准修订。在质量提升当中,我们建立了标准实施情况的信息反馈机制,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和风险,向标准化主管部门提出标准自修订的建议,这样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七就是建立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在工作实践当中,我们正在努力建立部门联动,政策引导,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技术支撑,行业自律和宣传引导相结合的质量提升的工作和机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推动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促进解决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
主持人:我们看到我们的中国经济网,一直都是对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每一个季度的国家监督抽查报告是做了一个非常及时的报道了,也开创了《图解国家监督抽查报道》的栏目,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反映说我们只看到了一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监督抽查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请梅司长介绍一下这个具体怎么实施的?
梅建华: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应当说是我们国家对国内生产销售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制度。《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我们国家对产品质量实施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按实施范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国家监督抽查,另一个是县级以上的质量监督部门,在本区域开展的地方监督抽查。这项制度应当说通过实施18年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这项制度很完善,它的工作程序很严谨,每一个环节都有很严格的工作规范,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真实、科学、有效,那么这项制度有七个环节。
一个是制定抽查计划,我们实行年度计划,每年年初我们都从重点监督的产品当中,科学确定抽查计划,包括要确定我们要抽哪些企业,抽哪些产品,抽多少批次。
那么第二是部署抽查任务,选择具备资质的技术机构来承担抽查的任务。
第三就是实地抽样,有抽样人员从企业的成品库当中随机抽样,然后抽样员和企业有关人员都要签字确认,保证没有人为的干扰。
第四是产品的检验,就是由技术机构依据现行的标准一个一个项目进行检验。
第五就是异议处理,被抽查的企业如果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可以从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15天内提出复检的申请,如果符合有关的规定,那么就对留存的样品或者备用的样品进行复检,最后以复检的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
第六是公告结果,就是对抽查的情况,包括抽了哪些企业的产品,哪些是合格的,哪些是不合格的。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做到对这些信息都全公开。
第七个环节就是依法处理,对不合格的产品,由企业所在地的质检部门依法依归进行处理。
主持人:您介绍当中我们看到,监督抽样这样一个项目制度是非常严谨规范,我们看到,就是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措施和方法,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么多年我们看到在严谨的过程当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我们讲一讲您具体看到的发挥的作用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个抽样的这样一个严谨的方式,看到了哪些方法?
梅建华:国家质监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它不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靠的是社会监督,维护的是消费者质量权益。它是我们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重要的监管措施。那么这项制度实施28年来,应当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来讲应该说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促进了产品质量问题的查处,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从1985年到2012年这28年间,国家监督抽查累积抽查了30.9万家企业生产的35.6万批次的产品,累积发现不合格的产品是80517个批次。那么这个换算成不合格的发现率应当说高达22.6%,那么这些问题涉及到不合格的企业75151家次。那么这些有问题的产品和生产企业都依法得到了处理,一大批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查处。第二是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国家监督抽查覆盖了日用消费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等等这些主要的工业门类。在依法对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进行处理的同时,我们积极的帮助企业,分析查找质量问题,来改进质量管理,有利促进质量水平的提高。
我这里也有一个数据,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建立28年来,国家监督抽查的合格率累积提高了23.3个百分点,其中《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二十多年来,我国监督抽查合格率累积提高了19.4个百分点。那么既反映我们国家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在促进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促进了企业质量责任的落实。我们在开展监督抽查的时候,对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要做到公开曝光,那么这个措施的威慑力很强,不少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就反映,说我们不怕罚款,就怕曝光,这也形象的说明,这项制度具有较强的威慑力,有利于形成督促企业落实质量责任的倒逼机制。
第四是促进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通过开展抽查,将抽查的结果公之于众。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回应消费者对质量信息的关切,使质量好的产品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达到扶优治劣,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
第五是为质量管理的宏观政策提供数据支持,那么国家监督抽查的抽样很有代表性,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我们国家产品质量的实际的现状。质检总局通过开展抽查,形成权威的抽查结果和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部门掌握产品质量的状况制定质量管理的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主持人:那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监督抽查制度是有了更深的认识。那除了监督抽查以外,我们在其他的质量方面要得到一个保障,还采取果哪些其他的手段和措施吗?
梅建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部门之间的分工,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在监督产品质量方面,除了我刚才谈到的,国家监督司法制度以外,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一个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是依据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政府对重要的工业产品进行生产许可,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行政许可制度。通过实施生产许可来,严格生产准入来保障产品质量,也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那么对这项国家政策,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要求,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生产许可证产品范围,由最初的487类,已经减少到目前的61类,主要是一些涉及人身健康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
第二个措施就是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控工作。这项工作就是按照风险管理的理念,结合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建立起来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
第三个方面呢,是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分类监管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是根据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将重点工业企业分批,分为不同的类别,结合不同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分别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措施,通过分类监管实现有效监管。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六万多家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分类监管,正在积极稳妥扩展到其他重要的工业企业。
第四是工业生产企业的质量评价制度,主要是由第三方质量服务机构对重点工业项目进行质量评价,监管部门采信评价结果,将政府的职能监督与社会的质量监督结合起来,做到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
第五个方面就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监管制度,就是加强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监督管理,来保障检验结构的检验行为和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去年,我们开始组织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这样一个活动,也建立了社会监督员的制度,激发大学生质量监管的这样一个意识,这个活动实践也证明,这个质量强国梦的实现,其实最主要是离不开广大老百姓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未来,我们想问一下,在激发群众质量共治方面,我们还会采取哪一些积极的活动,来辅助这个质量提升呢?
梅建华: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群众,在工作当中也必须依靠群众,要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仅仅靠政府监管是不够的,还要靠企业自律,落实责任,还要靠消费者质量意识的觉醒,广泛参与。那么企业落实责任和消费者参与之日,才是我们质量强国梦圆梦之时。那么面对当前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监督质量,促进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那么下一步,我们在动员人民群众参与质量的共治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宣传质量安全的知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对消费者来讲,在掌握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后,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正确的消费,那么就是对质量工作的支持。那么可以对质量好的产品给于支持,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另外一方面当消费者发现质量问题以后,遇到质量纠纷的时候,不是忍气吞声,而是通过依法维权,维护自身的消费利益,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挤压假冒伪劣产品升值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质量监督者,同时也是质量强国的建设者,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产品质量的知识,努力增强全民的质量意识,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质量强国的建设中来。
第二是推动建立产品质量社会监督制度。那么从去年开始,我们组织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大学生参与到质量监督工作中。我们现在还将在有群众威望、社会影响,有专业技术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当中,选聘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约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三是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质量诉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力度,努力的推动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质量关切。同时呢,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畅通消费者质量诉求的渠道,帮助消费者化解质量纠纷,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权益。
主持人:今天通过梅司长的介绍,我们确实看到了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采用了很多相关的方法和策略。我相信通过我们相关部门的努力,我们也看到了,其实以前老百姓最关心就是我们的质量出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而现在可能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之下,包括刚才也提到了,说我们老百姓自我意识提升之后,我们以前所担心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少,我们不敢说什么事情,突然间就会做得非常好,但是毕竟我们看到,我们在朝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去发展。今天也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节目当中,谢谢您,同时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梅建华:谢谢。
主持人:由国家质检总局、中宣部等26个部门联合开展的,2013全国质量月活动比以往更加深入人心。全社会都在为实现质量强国梦而努力着。那今天呢,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的梅建华司长,做客到我们中国经济网的《中经在线访谈》栏目当中,跟各位网友在线交流一下,我们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儿童质量产品安全的问题,和我们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些措施实施的情况,以及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所取得的一些成效,和大家共同分享。一起来探讨一下通过以产品质量提升促进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首先欢迎我们的梅司长,欢迎您。
梅建华:主持人好,大家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可以说每天都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来感受产品质量。所以对产品质量的问题,社会各个方面都特别关注,今天特别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就产品质量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谢谢。
主持人:我们看到现在不管是校服安全、文具安全,还有经常提到的童鞋、童装,可以说是所谓质量安全成为老百姓非常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看到产品质量监督司,目前是在浙江省的温岭市,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召开了童鞋产品的质量提升动员大会,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可能老百姓非常关注这个事情,首先请梅司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活动它的亮点主要在哪里?主要突出意义在哪里呢?
梅建华:浙江省温岭市是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百强县之一,制鞋业是第二大产业集群。那么温岭现在鞋类的生产企业有六千多家,其中有两千多家是童鞋生产企业,规模以上的企业有两百多家,整个童鞋的产值达到百亿元。在温岭有一个城北街道,号称中国童鞋之乡,它的面积虽然说只有1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两万,但是外来务工人员达到六万多人,这些人主要是从事鞋类的生产。温岭的城北街道,整个童鞋的生产企业有六百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有一百多家,整个城北童鞋的年产量2.5亿双,相当于我们全国2.2亿青少年每年每人一双鞋。当然,它的鞋既在国内销售,同时也卖到了欧洲、非洲、南美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呢,浙江的温岭与福建的晋江,广东的广州,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三大鞋都,这三个地方已经是一个三足鼎立之势,三个产业集群各有各的特色,其中温岭市以童鞋为主。那么在业内有一句话,叫做“福建的品质、广东的风格、浙江的价格”。讲的是温岭的鞋特别具有价格的优势。同样的一双鞋,温岭的鞋可能卖到五六十块钱,而晋江、广州的鞋可能卖到两百到三百,价格上相差了好几倍。由于价格比较低廉,因此温岭童鞋的销量是上去了,但走的是以量取胜的道路。
那么针对童鞋产业的这种状况,温岭市委市政府在分析以后认为,这个童鞋产业以量取胜的背后是产业格局的低少散,虽然说有一批规模化的企业,但是大多数的企业仍然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的。一些企业质量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品牌的意识,质量比较低。所以温岭市政府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必须推动这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那么如何推动产业升级,他们认为主攻的方向就是要提高质量、培育品牌,也就是说要认真贯彻中央强调的,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的效益上来,因此质量提升其实是温岭童鞋这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质检部门把温岭作为一个点着力打造质量提升的重要项目,在质监部门的帮助之下,温岭市政府制定一个质量提升的工作方案,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质量提升的示范项目,推动这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这项工作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一个主要突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品牌创建,标准的完善,质量安全为抓手,来推动产业的升级,另一个呢,就是要建立一个机制,就是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各个方面都分工协作,整体联动来形成合力,来促进这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提供的质量提升的做法得到政府的重视,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关注。
主持人:谈到儿童用品质量,我想也是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做家长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了,那我们看到现在有个数据,在2013年,儿童用品抽查合格率是高达89%的,那其中童鞋抽查合格率三年来是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其实大家一定特别想知道。在我国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目前它的状况到底是怎么样的?究竟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梅建华: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家庭当中也是最受关注的成员,我们国家现在14岁以下儿童数量大致在2.2亿,占总人口的16.6%。儿童用品的年消费总量达到6000亿元,所以这个量也是很大的。对儿童用品质量问题,各个部门都很重视,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应当说成效也是明显的。我国儿童用品整体水平在稳步提升。我这里有个数据,质检总局今年抽查的五类儿童用品的抽查合格率达到89%,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这其中童装抽查合格率在最近七年来提高了25个百分点,玩具的抽查合格率九年来提高17个百分点,纸尿裤十年来提高了14个百分点,童车的合格率最近八年提高7个百分点,童鞋抽查合格率近三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儿童用品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但是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状况还不是特别的满意,大家都在以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审视我们国内的这些质量水平,特别是对儿童用品的质量要求会更高。那么从儿童用品质量状况来看呢,首先从产业的状况来讲,由于技术和工艺的水平难度并不高,资金投入要求也不高,所以生产企业门槛比较低,所以在这个行业当中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因为大家也都知道,大型企业产品质量状况是相对稳定,但是一些小企业质量状况有时候难以得到保证。第二个从市场行动来看,我们儿童企业生产产能应该说过剩的,重复建设比较明显,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因为受到经济走势波动的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那么就有少数的企业呢,为了降低价格,不惜降低对质量的要求,甚至搞假冒伪劣,这样也给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第三是从质量问题本身看,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性能的问题。比如说童装,它的纤维成分与标识不符,纤维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童车呢,它的耐久性能不合格,童鞋的耐磨性能不合格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安全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儿童用品原材料当中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比方说童装当中的游离甲醛超标,学生文具当中,我们发现八种可迁移重金属超标,纸尿裤卫生标准不合格,这些都会对儿童身体健康构成危害。第四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讲,我们国家质量诚信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质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威慑力还不够,对位法企业的惩处力度还不够。再加上质量监管的力量和手段呢,与监管部门之间还不匹配,要提升儿童用品质量任务还比较繁重。
主持人:其实我们了解到,质检总局是从2012年起,就开始了儿童质量提升,也举行了很多次相关的活动,我们也看到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那在提升的过程当中,我们质检部门还采取了其他哪些措施呢?来保障儿童用品的质量,比如说之前看到一些活动,大家可能在意识上有了提高,那在具体实施上面我们进行了怎样一个方案呢?
梅建华:从去年以来,我们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开展儿童用品的质量检测活动。在方法上我们主要突出对外联动、对内联合形成合力。一个方面是在质检部门内部要做到各项职能的联动,通过完善标准,监督检查,进口检验,执法打假等等这些手段,加强对儿童用品质量监管。另外对外面,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来形成合力。那么我们在推动儿童用品质量提升方面,主要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个是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力。去年10月份,质检总局召开儿童用品质量提升工作座谈会,邀请有关部门来参加,共同研究有关的措施,在12月份,质检总局联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商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公安部等五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促进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在今年5月份,质检总局联合这五个部委,共同召开全国儿童用品质量提升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儿童用品的质量提升工作。
第二就是加强质量的监管。最近几年我们质检总局将儿童用品作为重点产品切实加强了监管,我们多年连续对儿童用品的产品质量组织国家监督抽查,对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以及企业,都依法进行处理。特别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我们全国质监系统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行动,集中开展检查、清查,以及质量的抽查,出动了大量的执法人员,应该说集中解决了突出的问题。
第三是宣贯标准,加大对缺陷产品召回力度。那么质检总局,国家招商委对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初步建立了儿童用品通用安全标准的体系框架,发布实施了一批儿童用品国家标准。同时今年5月份,质检总局还出台了监督抽查不合格儿童玩具召回管理办法,规范了对不合格儿童玩具的召回管理。8月份质检总局对首批不合格的产品实施了召回。
第四就是联合地方政府实施集中产区质量提升示范项目。比方说我刚才讲到的,在浙江温岭实施童鞋的产品质量提升,在河北的平乡实施童车的产品质量提升,那么我们要通过培育这些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示范的典型。
第五是加强宣传,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比如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在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宫举办主体活动,直接面向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宣传儿童用品的消费知识。在9月份质量月活动的期间,我们现在也举办一系列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宣传产品质量知识,增强公众质量安全的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主持人:那像我们了解到,这个产品质量监督司从2011年就开始了创新监管模式,然后联合有关的部门实施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也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果。那接下来跟我们具体谈一谈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以点代面去创新监管方式,有效的回应我们民众一个新的期待呢?
梅建华:近些年来,质检总局提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十二字方针。那么质量提升行动应当说是抓质量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在抓好面上监管工作的同时,针对质量问题突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产品一类一类的抓,来实现以综合政治促行业提升,以行业提升促行业发展。目前我们一共对电线电缆、儿童用品等十二类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那么各个地方的质监局也结合区域实际开展了自选的动作,全系统通过上下联动集中解决质量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做法应当说有七个方面。第一个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我们针对每一类产品不同的特点,和不同质量的状况,召开质量提升的现场会或者是质量分析会,系统的总结相关产品的质量抽查的情况,向企业通报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二是组织开展“三查三打”。三查就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保障产品质量的生产条件的检查,和无证生产的清查。三打就是打击假冒伪劣,打击无证生产,打击蓄意规避监管的违法行为。
第三是联合各方推进质量提升,我们现在先后已经联合25个部门或者行业协会,针对不同的产品分别制定开展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共同来开展有关的工作。比方说在电线电缆方面我们联合工信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协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一共是六个部门,发布了《关于电线电缆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包括召开提升工作会议,举办电线电缆的博览会,来搭建质量提升的信息平台。再比如我们对油品的质量监察,我们联合了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专门发布了《关于促进车用汽车油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组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这些大的国企,共同签署质量安全的诚信承诺书,推动这些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另外呢,我们还联合林业、水利等部门开展了林木制品、节水产品的质量提升活动。
第四就是培育质量提升的示范项目。就是针对不同地方的产业集群,联合地方政府来共同培育示范项目。除了我刚才讲的,比如说浙江温岭的儿童用品质量提升外,另外我们还推动安徽芜湖的电线电缆,山东临沭的化肥,四川成都的家具,福建福州的眼镜等质量提升,培育了一批示范项目,发挥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第五是建立不合格企业的约谈制度。那么从去年开始,我们全系统有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这些企业,包括我们的检验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和质检部门,我们实施约谈,通过约谈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处治的建议。从效果上看,应当说这项制度是有较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第六是推动标准修订。在质量提升当中,我们建立了标准实施情况的信息反馈机制,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和风险,向标准化主管部门提出标准自修订的建议,这样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七就是建立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在工作实践当中,我们正在努力建立部门联动,政策引导,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技术支撑,行业自律和宣传引导相结合的质量提升的工作和机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推动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促进解决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
主持人:我们看到我们的中国经济网,一直都是对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每一个季度的国家监督抽查报告是做了一个非常及时的报道了,也开创了《图解国家监督抽查报道》的栏目,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反映说我们只看到了一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监督抽查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请梅司长介绍一下这个具体怎么实施的?
梅建华: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应当说是我们国家对国内生产销售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制度。《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我们国家对产品质量实施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按实施范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国家监督抽查,另一个是县级以上的质量监督部门,在本区域开展的地方监督抽查。这项制度应当说通过实施18年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这项制度很完善,它的工作程序很严谨,每一个环节都有很严格的工作规范,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真实、科学、有效,那么这项制度有七个环节。
一个是制定抽查计划,我们实行年度计划,每年年初我们都从重点监督的产品当中,科学确定抽查计划,包括要确定我们要抽哪些企业,抽哪些产品,抽多少批次。
那么第二是部署抽查任务,选择具备资质的技术机构来承担抽查的任务。
第三就是实地抽样,有抽样人员从企业的成品库当中随机抽样,然后抽样员和企业有关人员都要签字确认,保证没有人为的干扰。
第四是产品的检验,就是由技术机构依据现行的标准一个一个项目进行检验。
第五就是异议处理,被抽查的企业如果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可以从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15天内提出复检的申请,如果符合有关的规定,那么就对留存的样品或者备用的样品进行复检,最后以复检的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
第六是公告结果,就是对抽查的情况,包括抽了哪些企业的产品,哪些是合格的,哪些是不合格的。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做到对这些信息都全公开。
第七个环节就是依法处理,对不合格的产品,由企业所在地的质检部门依法依归进行处理。
主持人:您介绍当中我们看到,监督抽样这样一个项目制度是非常严谨规范,我们看到,就是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措施和方法,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么多年我们看到在严谨的过程当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我们讲一讲您具体看到的发挥的作用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个抽样的这样一个严谨的方式,看到了哪些方法?
梅建华:国家质监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它不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靠的是社会监督,维护的是消费者质量权益。它是我们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重要的监管措施。那么这项制度实施28年来,应当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来讲应该说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促进了产品质量问题的查处,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从1985年到2012年这28年间,国家监督抽查累积抽查了30.9万家企业生产的35.6万批次的产品,累积发现不合格的产品是80517个批次。那么这个换算成不合格的发现率应当说高达22.6%,那么这些问题涉及到不合格的企业75151家次。那么这些有问题的产品和生产企业都依法得到了处理,一大批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查处。第二是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国家监督抽查覆盖了日用消费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等等这些主要的工业门类。在依法对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进行处理的同时,我们积极的帮助企业,分析查找质量问题,来改进质量管理,有利促进质量水平的提高。
我这里也有一个数据,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建立28年来,国家监督抽查的合格率累积提高了23.3个百分点,其中《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二十多年来,我国监督抽查合格率累积提高了19.4个百分点。那么既反映我们国家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在促进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促进了企业质量责任的落实。我们在开展监督抽查的时候,对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要做到公开曝光,那么这个措施的威慑力很强,不少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就反映,说我们不怕罚款,就怕曝光,这也形象的说明,这项制度具有较强的威慑力,有利于形成督促企业落实质量责任的倒逼机制。
第四是促进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通过开展抽查,将抽查的结果公之于众。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回应消费者对质量信息的关切,使质量好的产品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达到扶优治劣,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
第五是为质量管理的宏观政策提供数据支持,那么国家监督抽查的抽样很有代表性,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我们国家产品质量的实际的现状。质检总局通过开展抽查,形成权威的抽查结果和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部门掌握产品质量的状况制定质量管理的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主持人:那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监督抽查制度是有了更深的认识。那除了监督抽查以外,我们在其他的质量方面要得到一个保障,还采取果哪些其他的手段和措施吗?
梅建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部门之间的分工,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在监督产品质量方面,除了我刚才谈到的,国家监督司法制度以外,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一个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是依据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政府对重要的工业产品进行生产许可,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行政许可制度。通过实施生产许可来,严格生产准入来保障产品质量,也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那么对这项国家政策,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要求,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生产许可证产品范围,由最初的487类,已经减少到目前的61类,主要是一些涉及人身健康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
第二个措施就是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控工作。这项工作就是按照风险管理的理念,结合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建立起来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
第三个方面呢,是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分类监管制度,那么这项制度是根据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将重点工业企业分批,分为不同的类别,结合不同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分别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措施,通过分类监管实现有效监管。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六万多家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分类监管,正在积极稳妥扩展到其他重要的工业企业。
第四是工业生产企业的质量评价制度,主要是由第三方质量服务机构对重点工业项目进行质量评价,监管部门采信评价结果,将政府的职能监督与社会的质量监督结合起来,做到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
第五个方面就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监管制度,就是加强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监督管理,来保障检验结构的检验行为和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去年,我们开始组织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这样一个活动,也建立了社会监督员的制度,激发大学生质量监管的这样一个意识,这个活动实践也证明,这个质量强国梦的实现,其实最主要是离不开广大老百姓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未来,我们想问一下,在激发群众质量共治方面,我们还会采取哪一些积极的活动,来辅助这个质量提升呢?
梅建华: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群众,在工作当中也必须依靠群众,要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仅仅靠政府监管是不够的,还要靠企业自律,落实责任,还要靠消费者质量意识的觉醒,广泛参与。那么企业落实责任和消费者参与之日,才是我们质量强国梦圆梦之时。那么面对当前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监督质量,促进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那么下一步,我们在动员人民群众参与质量的共治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宣传质量安全的知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对消费者来讲,在掌握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后,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正确的消费,那么就是对质量工作的支持。那么可以对质量好的产品给于支持,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另外一方面当消费者发现质量问题以后,遇到质量纠纷的时候,不是忍气吞声,而是通过依法维权,维护自身的消费利益,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挤压假冒伪劣产品升值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质量监督者,同时也是质量强国的建设者,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产品质量的知识,努力增强全民的质量意识,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质量强国的建设中来。
第二是推动建立产品质量社会监督制度。那么从去年开始,我们组织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大学生参与到质量监督工作中。我们现在还将在有群众威望、社会影响,有专业技术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当中,选聘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约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三是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质量诉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力度,努力的推动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质量关切。同时呢,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畅通消费者质量诉求的渠道,帮助消费者化解质量纠纷,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权益。
主持人:今天通过梅司长的介绍,我们确实看到了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采用了很多相关的方法和策略。我相信通过我们相关部门的努力,我们也看到了,其实以前老百姓最关心就是我们的质量出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而现在可能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之下,包括刚才也提到了,说我们老百姓自我意识提升之后,我们以前所担心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少,我们不敢说什么事情,突然间就会做得非常好,但是毕竟我们看到,我们在朝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去发展。今天也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节目当中,谢谢您,同时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梅建华:谢谢。
- 市场监管总局就优化企业开办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关情况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2021-04-29)
- 商务部召开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2021-04-28)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0)》发布会(2021-04-28)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就《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2021-04-25)
- 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