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保健品变身“网红” 身价暴涨的秘密都在这里了
近年来,大家经常能从微信和微博上刷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推销,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品”包装精美、功效各异,从减肥到调节免疫力,从缓解疲劳到改善睡眠,功能不一而足,效果也被吹得神乎其神。那么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品”到底货从何来?效果真的像广告中宣传的那样好吗?
眼下,在朋友圈和一些电商平台上,保健品的销售十分火爆,许多人都买过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品”。
记者在网上随机搜索了下保健食品,发现还真是五花八门功能各异。一款奶黄素,宣传服用一个月可以瘦17斤;一款纤维素,号称服用后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一款月光美白丸则表示,纯中药成分可以美白淡斑。而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却根本查不到这几款保健食品的备案信息,这些都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全国多地警方也查获了大量无正规生产厂家、无准确生产日期、无质量检测的三无保健品。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陈刚介绍,到目前为止,今年破获了食品药品的案件16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6人。互联网销售三无保健食品的案件,呈现了高发态势。
近日,南通市公安局就破获了一起利用互联网跨省贩售三无保健食品的案件,并捣毁了一处隐藏在农家院中的生产窝点。工人们白天在这个窝点干活,晚上就住在这里。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三无保健品,大多生产环境脏乱差,配方也大同小异,多年不变。三无保健品制造商孙某某给记者给介绍了一个行内流传多年的做性保健品的经典配方。
据这个三无保健品制造商介绍,做这些性保健品的配方多年来一直没变,不是在淀粉中兑点西地那非,就是在淀粉中兑点西力士。那么服用了按照这个配方做出来的保健品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呢?制造商孙某某这样辩解:“像高血压,心脏病,吃到肚子里,没有什么反应,吃到嘴里以后,喝口凉水立马就解了。”
西力士和西地那非这两种原料,都是国家在食品中明令禁止添加的药物。这种药也并不像他说的这么百无禁忌,高血压,心脏病、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这类药品后,会造成心率失常等问题。
不仅这种性保健食品的配方多年来一直不变,三无减肥保健食品的配方多年来也都是大同小异。不久前,张女士在刷朋友圈时就看到了一条减肥产品的广告,宣称可以在清除体内毒素的基础上加速身体代谢,可张女士吃了一段时间后,却出现了肝肾功能损伤。
随后,记者将这款网红减肥产品送到了南通市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进行检验。检验发现,这款减肥产品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品西布曲明。
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范耀辉说:“西布曲明具有兴奋、抑食这方面的作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危害严重的副作用。由于西布曲明价格比较低廉,所以屡被违法犯罪分子加入减肥食品中。”
原来,这些功能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减肥产品不过是淀粉兑的西布曲明。其实很多三无减肥保健食品常年采用的都是这样的配方。而市面上功能各异的三无保健食品,每一种的配方大都是“面粉兑的违禁药物”。
这种“面粉+违禁药物”的配方一直沿用多年,并不新鲜。可是为什么时隔多年,这些三无保健品还能摇身一变成为“网红爆款”,而且销售得异常火热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不断变身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第一步:紧跟市场 制造卖点
市面上流行玛卡养生、肾宝片、益生菌,他们就开发类似的三无产品。
可是光迎合市场需求还不够,要想使这些三无保健品变成“网红保健品”,还需要借助防伪以假乱真。
第二步:制作防伪 以假乱真
为了进一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一些三无保健食品还仿造正规的保健食品编造出了批准文号。
此时三无保健品也只是看着像真的保健品,离价格不菲的“网红保健品”还差很远,这些三无保健品要想卖上更高的价格,还需要制造精美的包装和“洋气”的身份。
第三步:精美包装 进口身份
将包装做的精美也是为了衬托所谓的“进口保健品”的身份。有的保健品号称来自德国、美国,其实都是农村里的小作坊产的。三无保健品只要经过这么摇身一变,身价就翻了几番,一盒成本3元钱的三无保健品,一转身就能卖到70多元。
就这样,经过层层包装后,小作坊中生产的三无保健品已经变成了价格不菲的“网红保健品”,而要想真的把这些“网红保健品”卖出去,还要通过广告推广。
第四步:微信推广 广而告之
网名“回春堂批药”的二级销售人员杨某某,他的朋友圈中几乎每天都会更新这些保健品广告,有时甚至一天会更新几条。据他说,广告更新得越快,知道的客户越多,销量自然就越好。
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只是广告宣传的第一步。对于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食品,要想让老百姓放心购买,还得多吹吹功能和成分。
一款号称来自泰国的减肥保健品,其中明明放的是禁药西布曲明,成分表上写的却是“海藻粉”“绿茶提取物”“维生素C”“壳聚糖”,每一种成份后还清晰地标注了对应的功效,就连广告语都写着“纯天然植物提取物”“安全无副作用”。而这些广告的效果也确实不错,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了这款减肥产品,发现有好多网店都在销售,点进其中的一家,看到月销量高达200多笔。
原本是三无保健品,弄一个精美的包装,加一份看不明白的外文说明,贴上以假乱真的防伪,编一个子虚乌有的批准文号,再经过广告的美饰和宣传,一份“网红保健品”就诞生了。对于许多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正规的保健品,哪些是三无保健品。
正规的保健食品是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的,无论是国产保健食品还是进口保健食品,都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到保健品的保健功能、功效成分、主要原料等信息,可是许多消费者对此却并不知情,这就让一些不法商家钻了空子。
近年来,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刑事案件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15年一审判决案件为432起,2016年为564起,2017年为741起。而网络已经成为这些三无保健食品销售的新渠道。经过层层包装,这些三无产品摇身一变,挤进微信群、朋友圈,变成了价格不菲的“网红保健品”。吃了这些保健品,没有效果白花钱还算事小,更可怕的,是花钱还吃坏了身体。怎么办呢?
监管部门有责任加强网络数据监控,加大打击力度。互联网企业有责任管理好自己的平台,不让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假冒伪劣产品在平台上肆意流通。作为消费者,我们自己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要小心朋友圈的推销,越吹得神,我们越要擦亮眼睛。
近年来,大家经常能从微信和微博上刷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推销,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品”包装精美、功效各异,从减肥到调节免疫力,从缓解疲劳到改善睡眠,功能不一而足,效果也被吹得神乎其神。那么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品”到底货从何来?效果真的像广告中宣传的那样好吗?
眼下,在朋友圈和一些电商平台上,保健品的销售十分火爆,许多人都买过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品”。
记者在网上随机搜索了下保健食品,发现还真是五花八门功能各异。一款奶黄素,宣传服用一个月可以瘦17斤;一款纤维素,号称服用后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一款月光美白丸则表示,纯中药成分可以美白淡斑。而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却根本查不到这几款保健食品的备案信息,这些都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全国多地警方也查获了大量无正规生产厂家、无准确生产日期、无质量检测的三无保健品。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陈刚介绍,到目前为止,今年破获了食品药品的案件16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6人。互联网销售三无保健食品的案件,呈现了高发态势。
近日,南通市公安局就破获了一起利用互联网跨省贩售三无保健食品的案件,并捣毁了一处隐藏在农家院中的生产窝点。工人们白天在这个窝点干活,晚上就住在这里。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三无保健品,大多生产环境脏乱差,配方也大同小异,多年不变。三无保健品制造商孙某某给记者给介绍了一个行内流传多年的做性保健品的经典配方。
据这个三无保健品制造商介绍,做这些性保健品的配方多年来一直没变,不是在淀粉中兑点西地那非,就是在淀粉中兑点西力士。那么服用了按照这个配方做出来的保健品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呢?制造商孙某某这样辩解:“像高血压,心脏病,吃到肚子里,没有什么反应,吃到嘴里以后,喝口凉水立马就解了。”
西力士和西地那非这两种原料,都是国家在食品中明令禁止添加的药物。这种药也并不像他说的这么百无禁忌,高血压,心脏病、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这类药品后,会造成心率失常等问题。
不仅这种性保健食品的配方多年来一直不变,三无减肥保健食品的配方多年来也都是大同小异。不久前,张女士在刷朋友圈时就看到了一条减肥产品的广告,宣称可以在清除体内毒素的基础上加速身体代谢,可张女士吃了一段时间后,却出现了肝肾功能损伤。
随后,记者将这款网红减肥产品送到了南通市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进行检验。检验发现,这款减肥产品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品西布曲明。
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范耀辉说:“西布曲明具有兴奋、抑食这方面的作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危害严重的副作用。由于西布曲明价格比较低廉,所以屡被违法犯罪分子加入减肥食品中。”
原来,这些功能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减肥产品不过是淀粉兑的西布曲明。其实很多三无减肥保健食品常年采用的都是这样的配方。而市面上功能各异的三无保健食品,每一种的配方大都是“面粉兑的违禁药物”。
这种“面粉+违禁药物”的配方一直沿用多年,并不新鲜。可是为什么时隔多年,这些三无保健品还能摇身一变成为“网红爆款”,而且销售得异常火热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不断变身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第一步:紧跟市场 制造卖点
市面上流行玛卡养生、肾宝片、益生菌,他们就开发类似的三无产品。
可是光迎合市场需求还不够,要想使这些三无保健品变成“网红保健品”,还需要借助防伪以假乱真。
第二步:制作防伪 以假乱真
为了进一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一些三无保健食品还仿造正规的保健食品编造出了批准文号。
此时三无保健品也只是看着像真的保健品,离价格不菲的“网红保健品”还差很远,这些三无保健品要想卖上更高的价格,还需要制造精美的包装和“洋气”的身份。
第三步:精美包装 进口身份
将包装做的精美也是为了衬托所谓的“进口保健品”的身份。有的保健品号称来自德国、美国,其实都是农村里的小作坊产的。三无保健品只要经过这么摇身一变,身价就翻了几番,一盒成本3元钱的三无保健品,一转身就能卖到70多元。
就这样,经过层层包装后,小作坊中生产的三无保健品已经变成了价格不菲的“网红保健品”,而要想真的把这些“网红保健品”卖出去,还要通过广告推广。
第四步:微信推广 广而告之
网名“回春堂批药”的二级销售人员杨某某,他的朋友圈中几乎每天都会更新这些保健品广告,有时甚至一天会更新几条。据他说,广告更新得越快,知道的客户越多,销量自然就越好。
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只是广告宣传的第一步。对于这些所谓的网红保健食品,要想让老百姓放心购买,还得多吹吹功能和成分。
一款号称来自泰国的减肥保健品,其中明明放的是禁药西布曲明,成分表上写的却是“海藻粉”“绿茶提取物”“维生素C”“壳聚糖”,每一种成份后还清晰地标注了对应的功效,就连广告语都写着“纯天然植物提取物”“安全无副作用”。而这些广告的效果也确实不错,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了这款减肥产品,发现有好多网店都在销售,点进其中的一家,看到月销量高达200多笔。
原本是三无保健品,弄一个精美的包装,加一份看不明白的外文说明,贴上以假乱真的防伪,编一个子虚乌有的批准文号,再经过广告的美饰和宣传,一份“网红保健品”就诞生了。对于许多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正规的保健品,哪些是三无保健品。
正规的保健食品是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的,无论是国产保健食品还是进口保健食品,都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到保健品的保健功能、功效成分、主要原料等信息,可是许多消费者对此却并不知情,这就让一些不法商家钻了空子。
近年来,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刑事案件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15年一审判决案件为432起,2016年为564起,2017年为741起。而网络已经成为这些三无保健食品销售的新渠道。经过层层包装,这些三无产品摇身一变,挤进微信群、朋友圈,变成了价格不菲的“网红保健品”。吃了这些保健品,没有效果白花钱还算事小,更可怕的,是花钱还吃坏了身体。怎么办呢?
监管部门有责任加强网络数据监控,加大打击力度。互联网企业有责任管理好自己的平台,不让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假冒伪劣产品在平台上肆意流通。作为消费者,我们自己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要小心朋友圈的推销,越吹得神,我们越要擦亮眼睛。
- “茅台航班”没茅台 谁来兑现承诺(2024-08-08)
- 西双版纳曼洲酒店被判退一赔三(2024-02-23)
- 警惕“虚假投资电影”新型骗局(2024-02-07)
- 成都武侯熹亚医美“花式营销” 消费者质疑欺诈三倍索赔(2023-11-23)
- 美联教育等“跑路”企业上信用黑榜(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