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公布2006年食品制假售假10大典型案件
1、江苏南通康源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以假充真的“蚕蛹复合氨基酸”产品案。2006年4月,江苏省和南通市、县三级质监稽查部门,在南通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成功查获南通康源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用猪血粉、鸡毛等为原料生产销售以假充真的“蚕蛹复合氨基酸”产品的案件。经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用猪血粉、鸡毛等为原料替代蚕蛹生产“蚕蛹复合氨基酸”产品,销售给全国20余家保健品生产企业,用于生产保健食品,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目前,质监部门已将该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安徽寿县唐某米线厂使用吊白块非法加工米线案。2006年10月23日,根据举报,安徽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对位于寿县一偏僻农村的唐某米线厂生产场所及合肥坝上街市场内的该厂直销部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在生产现场查获净重50公斤的吊白块包装桶两个、吊白块1公斤、工业硫磺15公斤以及已送往直销部的米线1.5吨。经检验,米线中含吊白块。经调查,该厂主要是运用硫磺熏蒸和加入吊白块的方式为米线增白、促销。因此案涉嫌犯罪,目前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3、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一窝点制造假冒知名品牌白酒案。2006年1月25日,河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接到举报后,会同当地公安部门,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单元房内查获制造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窝点。执法人员发现现场有5个人正在将勾兑好的散装白酒灌到知名品牌白酒瓶内,共有灌装好的各类假冒知名品牌白酒792 瓶,货值达20.6万元。河南省质监部门依法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经公安机关侦察,法院审理,5名造假人员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4、广东湛江雷州市雷城镇李某、郑某加工有毒咸鱼干案。雷州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雷城镇李某家晒鱼点和郑某水产品加工点进行执法检查,查获李某家晒鱼点正在晾晒的涉嫌有毒的“白拉鱼干”13公斤和“敌百虫”农药20瓶,查获郑某加工点加工销售的涉嫌含有“敌百虫”咸鱼80公斤。执法人员依法异地封存涉毒咸鱼和“敌百虫”农药,并进行抽样送检。经检验,咸鱼干含有“敌百虫”。因涉嫌犯罪,雷州市质监局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处理。2006年11月14日,雷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判决:被告人李某、郑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5、四川成都市夏某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啤酒案。2006年5月11日,成都市质监局龙泉驿分局执法人员在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办事处桃花源别墅两间居民住房内捣毁一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啤酒的窝点,现场查获多种假冒啤酒及包装物和制假售假设备。经调查,行政相对人自2005年11月以来,在出租房屋内以两种啤酒为原料,加入蛋白糖、味精、氢氧化钠等成分,装入回收的知名品牌啤酒瓶,大肆制造假冒啤酒,货值金额近11万元。当地质监部门已将该案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当事人夏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6、云南玉溪市食用制胶厂违法使用废旧皮革生产食用明胶案。2006年5月9日,云南省质监部门查获玉溪市食用制胶厂违法生产的食用明胶共计9.125吨,其中已售出7.5吨,库存1.625吨,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6万余元。经查实,该厂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利用收购的大量废旧皮革为原料,生产用于食品生产的食用明胶。该厂无视国家的法律规定,违法使用废旧皮革无证生产食用明胶,质监部门已对其进行了依法查处,该厂已被停产关闭。
7、浙江嵊州市廖某豆制品加工厂生产、销售伪劣豆制品案。根据举报,嵊州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该市鹿山街道廖某豆制品加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发现该厂涉嫌伪造生产日期并违法使用了国家严禁在豆制品中添加的防腐剂"苯甲酸钠",货值达16.64万元。由于该案涉嫌犯罪,于2006年3月13日移送公安机关处理。7月25日,嵊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廖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8、吉林梅河口市红梅镇福利植物油厂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用油案。2006年12月1日,根据群众举报,梅河口市质监局对梅河口市红梅镇福利植物油厂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现场查获饲料玉米毛油5400公斤,工业盐550公斤,工业用磷酸三钠125公斤,工业用氢氧化钠3400公斤。经调查,该厂生产过程中每吨饲料玉米毛油中加入5公斤氢氧化钠,10公斤工业盐,0.1公斤磷酸三钠等工业原料,共计生产成品食用油120吨,货值金额68.4万元。经抽样检验,油品酸价、过氧化值超标,为不合格品。当地质监部门对此案作处依法处理。
9、山东济南市一凉皮加工点使用非食品原料硼砂加工凉皮案。2006年5月15日,济南市质监局根据举报,对历下区姚家镇一民居内凉皮加工点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加工点为了使凉皮吃起来筋道,在凉皮中违禁添加了化工原料硼砂。现场查获硼砂45公斤、加工好的凉皮60公斤。执法人员将硼砂全部没收,并将生产的60公斤成品凉皮进行了监督销毁。该加工点无营业执照,卫生条件极为恶劣,已被依法取缔。
10、重庆一炒制作坊生产加工含苏丹红海椒面案。2006年12月27日,重庆市质监局根据举报,在重庆某公司一举查获1020千克涉嫌含有苏丹红Ⅳ号的海椒面,经检测含有“苏丹红Ⅳ号”。根据该公司老板提供的“掺红”源头线索,执法人员顺藤摸瓜,经过两昼夜的连续追查,在一炒制作坊发现并查处了掺入苏丹红的生产源头。重庆市质监局向各区县局发出协查通知,并要求商场和超市立即下柜停止销售该厂家生产的海椒面。目前,已将此案已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违法责任人已被刑拘。该市质监局举一反三,近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质监为民保平安”一号执法打假行动,共查获涉嫌违法海椒面1240千克。
1、江苏南通康源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以假充真的“蚕蛹复合氨基酸”产品案。2006年4月,江苏省和南通市、县三级质监稽查部门,在南通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成功查获南通康源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用猪血粉、鸡毛等为原料生产销售以假充真的“蚕蛹复合氨基酸”产品的案件。经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用猪血粉、鸡毛等为原料替代蚕蛹生产“蚕蛹复合氨基酸”产品,销售给全国20余家保健品生产企业,用于生产保健食品,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目前,质监部门已将该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安徽寿县唐某米线厂使用吊白块非法加工米线案。2006年10月23日,根据举报,安徽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对位于寿县一偏僻农村的唐某米线厂生产场所及合肥坝上街市场内的该厂直销部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在生产现场查获净重50公斤的吊白块包装桶两个、吊白块1公斤、工业硫磺15公斤以及已送往直销部的米线1.5吨。经检验,米线中含吊白块。经调查,该厂主要是运用硫磺熏蒸和加入吊白块的方式为米线增白、促销。因此案涉嫌犯罪,目前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3、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一窝点制造假冒知名品牌白酒案。2006年1月25日,河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接到举报后,会同当地公安部门,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单元房内查获制造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窝点。执法人员发现现场有5个人正在将勾兑好的散装白酒灌到知名品牌白酒瓶内,共有灌装好的各类假冒知名品牌白酒792 瓶,货值达20.6万元。河南省质监部门依法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经公安机关侦察,法院审理,5名造假人员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4、广东湛江雷州市雷城镇李某、郑某加工有毒咸鱼干案。雷州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雷城镇李某家晒鱼点和郑某水产品加工点进行执法检查,查获李某家晒鱼点正在晾晒的涉嫌有毒的“白拉鱼干”13公斤和“敌百虫”农药20瓶,查获郑某加工点加工销售的涉嫌含有“敌百虫”咸鱼80公斤。执法人员依法异地封存涉毒咸鱼和“敌百虫”农药,并进行抽样送检。经检验,咸鱼干含有“敌百虫”。因涉嫌犯罪,雷州市质监局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处理。2006年11月14日,雷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判决:被告人李某、郑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5、四川成都市夏某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啤酒案。2006年5月11日,成都市质监局龙泉驿分局执法人员在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办事处桃花源别墅两间居民住房内捣毁一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啤酒的窝点,现场查获多种假冒啤酒及包装物和制假售假设备。经调查,行政相对人自2005年11月以来,在出租房屋内以两种啤酒为原料,加入蛋白糖、味精、氢氧化钠等成分,装入回收的知名品牌啤酒瓶,大肆制造假冒啤酒,货值金额近11万元。当地质监部门已将该案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当事人夏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6、云南玉溪市食用制胶厂违法使用废旧皮革生产食用明胶案。2006年5月9日,云南省质监部门查获玉溪市食用制胶厂违法生产的食用明胶共计9.125吨,其中已售出7.5吨,库存1.625吨,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6万余元。经查实,该厂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利用收购的大量废旧皮革为原料,生产用于食品生产的食用明胶。该厂无视国家的法律规定,违法使用废旧皮革无证生产食用明胶,质监部门已对其进行了依法查处,该厂已被停产关闭。
7、浙江嵊州市廖某豆制品加工厂生产、销售伪劣豆制品案。根据举报,嵊州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该市鹿山街道廖某豆制品加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发现该厂涉嫌伪造生产日期并违法使用了国家严禁在豆制品中添加的防腐剂"苯甲酸钠",货值达16.64万元。由于该案涉嫌犯罪,于2006年3月13日移送公安机关处理。7月25日,嵊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廖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8、吉林梅河口市红梅镇福利植物油厂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用油案。2006年12月1日,根据群众举报,梅河口市质监局对梅河口市红梅镇福利植物油厂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现场查获饲料玉米毛油5400公斤,工业盐550公斤,工业用磷酸三钠125公斤,工业用氢氧化钠3400公斤。经调查,该厂生产过程中每吨饲料玉米毛油中加入5公斤氢氧化钠,10公斤工业盐,0.1公斤磷酸三钠等工业原料,共计生产成品食用油120吨,货值金额68.4万元。经抽样检验,油品酸价、过氧化值超标,为不合格品。当地质监部门对此案作处依法处理。
9、山东济南市一凉皮加工点使用非食品原料硼砂加工凉皮案。2006年5月15日,济南市质监局根据举报,对历下区姚家镇一民居内凉皮加工点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加工点为了使凉皮吃起来筋道,在凉皮中违禁添加了化工原料硼砂。现场查获硼砂45公斤、加工好的凉皮60公斤。执法人员将硼砂全部没收,并将生产的60公斤成品凉皮进行了监督销毁。该加工点无营业执照,卫生条件极为恶劣,已被依法取缔。
10、重庆一炒制作坊生产加工含苏丹红海椒面案。2006年12月27日,重庆市质监局根据举报,在重庆某公司一举查获1020千克涉嫌含有苏丹红Ⅳ号的海椒面,经检测含有“苏丹红Ⅳ号”。根据该公司老板提供的“掺红”源头线索,执法人员顺藤摸瓜,经过两昼夜的连续追查,在一炒制作坊发现并查处了掺入苏丹红的生产源头。重庆市质监局向各区县局发出协查通知,并要求商场和超市立即下柜停止销售该厂家生产的海椒面。目前,已将此案已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违法责任人已被刑拘。该市质监局举一反三,近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质监为民保平安”一号执法打假行动,共查获涉嫌违法海椒面1240千克。
- 广东省湛江市集中销毁58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024-06-18)
- 广州:450吨侵权假冒商品被集中销毁(2024-06-18)
- 货值约3900万元!广东佛山集中销毁一批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024-06-18)
- 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开展(2024-06-17)
- 严打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执法十大典型案件…(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