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农资 保春耕 为了大地的丰收 新疆和田地区质监局大力开展农资打假工作
当前正值春耕春播季节,为了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避免和减少农民遭受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侵害,营造安全、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和田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组织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在全地区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劣农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月下旬以来,和田地区质监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部署要求,针对全地区农业人口多,土地面积大,农资监管难的现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组织干部职工,充分发挥打假治劣主力军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地区范围内大力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积极维护正常农业生产秩序。一是加大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巡查力度,加强材料来源及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检测,严把农资生产源头关。二是全力清查企业库房和异地租用库房存储的农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农资等仓储场所,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三是优先受理农资投诉案件,及时做好农民投诉的农资、农机等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适当减免检验检测费用。四是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监督检查活动,主要查看是否存在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现象,帮助农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是利用宣传车、散发传单,悬挂横幅,设置展示台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农资知识宣传工作,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为春季农资打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次农资打假活动,主要以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查处大要案为主线,突出以农药、化肥、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重点查处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农资产品以及掺杂使假、以次充好9种农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出动执法和检验检测人员700余人次,深入乡村800多个,检查农资代办、代销点530多家;检查化肥品种20多种,共计8300余吨,其中不合格化肥28吨;检查地膜360余吨,存在不符合质量、计量标准地膜29.36吨;接到举报2起,为农民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2万多元。
和田地区质监局作为重要质量打假执法门,在做好对辖区内监督检查和服务工作,加大建立农资产品质量预警制度的工作力度基础上,还建立了农资产品质量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农资打假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黑名单”数据库,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实施经常性的巡查制度,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加强社会监督。二是加强农资产品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工作,完善农资生产企业质量档案管理,及时对辖区农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预警,对辖区农资产品质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打击、早控制。三是加强和完善农资产品检测技术力量建设,充实检测装备,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水平,探索运用适合农村的快速检测技术,为监管工作做好技术保障。四是加强执法打假情报工作,扩大案源,建立健全农资义务监督员制度。五是推进农资产品电子监管网的建设,促进全过程监管工作。六是建立打假与扶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农资企业联系制度,严厉打击假冒重点企业产品违法行为,帮助重点名优企业做大做强。七是建立和完善农资举报处理机制,充分运用“12365”举报、投诉电话,做好农资案件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工作。
通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活动,全地区农资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假冒伪劣农资得到了有效控制,农资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的维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当前正值春耕春播季节,为了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避免和减少农民遭受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侵害,营造安全、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和田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组织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在全地区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劣农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月下旬以来,和田地区质监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部署要求,针对全地区农业人口多,土地面积大,农资监管难的现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组织干部职工,充分发挥打假治劣主力军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地区范围内大力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积极维护正常农业生产秩序。一是加大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巡查力度,加强材料来源及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检测,严把农资生产源头关。二是全力清查企业库房和异地租用库房存储的农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农资等仓储场所,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三是优先受理农资投诉案件,及时做好农民投诉的农资、农机等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适当减免检验检测费用。四是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监督检查活动,主要查看是否存在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现象,帮助农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是利用宣传车、散发传单,悬挂横幅,设置展示台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农资知识宣传工作,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为春季农资打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次农资打假活动,主要以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查处大要案为主线,突出以农药、化肥、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重点查处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农资产品以及掺杂使假、以次充好9种农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出动执法和检验检测人员700余人次,深入乡村800多个,检查农资代办、代销点530多家;检查化肥品种20多种,共计8300余吨,其中不合格化肥28吨;检查地膜360余吨,存在不符合质量、计量标准地膜29.36吨;接到举报2起,为农民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2万多元。
和田地区质监局作为重要质量打假执法门,在做好对辖区内监督检查和服务工作,加大建立农资产品质量预警制度的工作力度基础上,还建立了农资产品质量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农资打假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黑名单”数据库,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实施经常性的巡查制度,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加强社会监督。二是加强农资产品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工作,完善农资生产企业质量档案管理,及时对辖区农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预警,对辖区农资产品质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打击、早控制。三是加强和完善农资产品检测技术力量建设,充实检测装备,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水平,探索运用适合农村的快速检测技术,为监管工作做好技术保障。四是加强执法打假情报工作,扩大案源,建立健全农资义务监督员制度。五是推进农资产品电子监管网的建设,促进全过程监管工作。六是建立打假与扶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农资企业联系制度,严厉打击假冒重点企业产品违法行为,帮助重点名优企业做大做强。七是建立和完善农资举报处理机制,充分运用“12365”举报、投诉电话,做好农资案件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工作。
通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活动,全地区农资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假冒伪劣农资得到了有效控制,农资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的维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 广东省湛江市集中销毁58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024-06-18)
- 广州:450吨侵权假冒商品被集中销毁(2024-06-18)
- 货值约3900万元!广东佛山集中销毁一批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024-06-18)
- 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开展(2024-06-17)
- 严打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执法十大典型案件…(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