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打假行动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春季农资打假情况

2011年11月01日 15:27 信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春季农资打假情况,并曝光了六大典型案件。

据了解,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质监系统农资专项打假作出部署。全国质监系统随即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0多万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8625个,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943起,查获假劣农资货值8227万元,查获假劣化肥21805吨。

这次全国质监系统“农资打假下乡”深受农民的欢迎。在此次行动中,全国各级质监部门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加大对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利益,保障了春耕生产,为服务“三农”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介绍,各地质监部门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中,在监管中体现服务,在春耕备耕时节,统一时间、精心选点、三级联动,将执法打假、免费检测、法制宣传结合起来,全面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据统计,全国质监系统共深入乡村39529个,抽取样品22408个;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775877份,开展各类大型宣传活动545次,受理群众举报投诉2389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438万元。

各地质监部门深入开展了农资产品区域整治。各地质监部门认真落实质检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坚持源头治理,以化肥、农机、农膜产品为重点,通过调查摸底,确定本省重点区域。据统计,全国共有20个省质监局确定了65个农资产品重点区域组织开展集中整治。

全国质监系统还加大了质量违法大案要案的查处和曝光力度。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以来,各地质监部门以无证生产和有过质量违法记录、消费者投诉、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为重点,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尤其对化肥有效含量不足违法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查办大案要案128起,吊销生产许可证9个,建议吊销营业执照6个,移送公安机关16起。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