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质监“12365”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2365”是质监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的窗口平台。2012年,四川省质监系统“12365”举报处置系统,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要求,紧贴质监职能,突出执法打假重点,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处置、预警,强力支撑质监工作;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处置、预警,强力支撑质监工作,畅通质量维权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夯实基础,规范建设“12365”系统机构。在质检总局和四川省局党组大力关心支持下,全省质监系统“12365”加强硬件软件建设,落实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完善工作机制及各项制度,使“12365”系统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全省“12365”举报投诉热线已在全省21个市州150多个县区全面开通,实行24小时人工接听制度,形成了省、市、县两级指挥、三级受理的一盘棋格局。实行限时督办制度。即对获取的举报信息,根据属地管辖和职能原则,及时转交市州局和相关部门处理。对每一起案源,一案一令,限时办结。
围绕重点,为执法打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以农资、建材、食品、汽配、化妆品为重点,围绕“质检利剑行动”和“双打”工作,加大情报收集、案源挖掘力度,充分发挥了“耳聪目明”的作用,为执法打假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泸州市质监局处理政府采购产品质量纠纷案、德阳市质监局端掉一危化品生产充装黑窝点案、遂宁质监局成功处置市民投诉小区电梯关人事故案、巴中质监局查处巴中市永红包装彩印有限公司违法印制名酒盒案、雅安质监局调查处理某橡胶公司生产再生橡胶所使用的锅炉超期未检案、眉山质监局“12365”调解处理毛明义投诉蒙牛(眉山)有限公司产品含有异物案、阿坝州质监局调解处理群众投诉食品产品无QS认证案等案维护了消费者、企业的切身利益,体现了为民服务、执法为民的宗旨理念。
服务民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群众诉求无小事”,省局对全省“12365”值守人员统一明确要求:必须专心接听,耐心解答,认真受理群众的每一起投诉。并将这一精神贯彻工作始终,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2012年在“3.15”,食品安全周等重要活动、敏感时期,启动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制度,指定专人值守,加强与执法办案机构的协调配合,及时、高效、妥善处理群众来访来电,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杜绝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各地围绕质监职能、近期工作热点、难点以及产品类相关知识广泛开展“修素质,强能力”的学习活动。2012年,省局统一组织以信息报送、“12365”直报系统为题组织“12365”信息联络员、工作人员开展了两期专题培训,邀请信息中心、成都市局“12365”工作人员就有关问题与学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完善“12365”投诉举报分析报告工作,提高信息的研判和预警能力,为上级领导掌握群众关心产品质量热点以及安排部署执法打假工作提供决策参考。2012年按照质检总局安排部署,组织全省质监系统编写报送了“12365”典型案例,及时总结了“12365”工作经验。
树立形象,强化宣传。一是将四川省每个市州由省局统一配备的执法车身上均喷印了“12365”醒目标志;二是在质量月、“3.15”活动、食品、建材、农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专项行动及日常检查中,通过发放打印有“12365”字样的普法资料、产品真假、质量识别资料、口头告知、电视、广播、报刊新闻、报道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12365” 质监投诉举报电话;三是四川省21个市州,每个市至少有一块在醒目地段设立的印有“12365”标志的广告牌。经过宣传,上至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下至厂家店铺,普通百姓对“12365” 质监投诉电话加深了认识, “12365”深入民心。各级质监部门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质监“12365”的使用情况,使政府充分认识到“12365”的巨大作用和所带来的功效,有效地提高了质监部门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了质监形象。
“12365”是质监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的窗口平台。2012年,四川省质监系统“12365”举报处置系统,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要求,紧贴质监职能,突出执法打假重点,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处置、预警,强力支撑质监工作;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处置、预警,强力支撑质监工作,畅通质量维权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夯实基础,规范建设“12365”系统机构。在质检总局和四川省局党组大力关心支持下,全省质监系统“12365”加强硬件软件建设,落实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完善工作机制及各项制度,使“12365”系统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全省“12365”举报投诉热线已在全省21个市州150多个县区全面开通,实行24小时人工接听制度,形成了省、市、县两级指挥、三级受理的一盘棋格局。实行限时督办制度。即对获取的举报信息,根据属地管辖和职能原则,及时转交市州局和相关部门处理。对每一起案源,一案一令,限时办结。
围绕重点,为执法打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以农资、建材、食品、汽配、化妆品为重点,围绕“质检利剑行动”和“双打”工作,加大情报收集、案源挖掘力度,充分发挥了“耳聪目明”的作用,为执法打假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泸州市质监局处理政府采购产品质量纠纷案、德阳市质监局端掉一危化品生产充装黑窝点案、遂宁质监局成功处置市民投诉小区电梯关人事故案、巴中质监局查处巴中市永红包装彩印有限公司违法印制名酒盒案、雅安质监局调查处理某橡胶公司生产再生橡胶所使用的锅炉超期未检案、眉山质监局“12365”调解处理毛明义投诉蒙牛(眉山)有限公司产品含有异物案、阿坝州质监局调解处理群众投诉食品产品无QS认证案等案维护了消费者、企业的切身利益,体现了为民服务、执法为民的宗旨理念。
服务民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群众诉求无小事”,省局对全省“12365”值守人员统一明确要求:必须专心接听,耐心解答,认真受理群众的每一起投诉。并将这一精神贯彻工作始终,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2012年在“3.15”,食品安全周等重要活动、敏感时期,启动应急预案,严格值班制度,指定专人值守,加强与执法办案机构的协调配合,及时、高效、妥善处理群众来访来电,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杜绝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各地围绕质监职能、近期工作热点、难点以及产品类相关知识广泛开展“修素质,强能力”的学习活动。2012年,省局统一组织以信息报送、“12365”直报系统为题组织“12365”信息联络员、工作人员开展了两期专题培训,邀请信息中心、成都市局“12365”工作人员就有关问题与学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完善“12365”投诉举报分析报告工作,提高信息的研判和预警能力,为上级领导掌握群众关心产品质量热点以及安排部署执法打假工作提供决策参考。2012年按照质检总局安排部署,组织全省质监系统编写报送了“12365”典型案例,及时总结了“12365”工作经验。
树立形象,强化宣传。一是将四川省每个市州由省局统一配备的执法车身上均喷印了“12365”醒目标志;二是在质量月、“3.15”活动、食品、建材、农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专项行动及日常检查中,通过发放打印有“12365”字样的普法资料、产品真假、质量识别资料、口头告知、电视、广播、报刊新闻、报道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12365” 质监投诉举报电话;三是四川省21个市州,每个市至少有一块在醒目地段设立的印有“12365”标志的广告牌。经过宣传,上至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下至厂家店铺,普通百姓对“12365” 质监投诉电话加深了认识, “12365”深入民心。各级质监部门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质监“12365”的使用情况,使政府充分认识到“12365”的巨大作用和所带来的功效,有效地提高了质监部门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了质监形象。
- 广东省湛江市集中销毁58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024-06-18)
- 广州:450吨侵权假冒商品被集中销毁(2024-06-18)
- 货值约3900万元!广东佛山集中销毁一批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024-06-18)
- 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开展(2024-06-17)
- 严打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执法十大典型案件…(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