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传达提纲》的通知
质检办函〔2014〕842号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及时准确地学习贯彻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根据总局领导指示精神,办公厅拟写了《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传达提纲》,现印送你们,请及时组织学习贯彻,并请尽快将传达提纲报送出席本次会议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供汇报和贯彻会议精神时参考。

  特此通知。

  质检总局办公厅

  2014年9月21日

附件

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传达提纲

  经国务院批准,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于2014年9月15日在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及国际质量组织负责人,中外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600多人出席。这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质量大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会议基本情况

  大会以“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由质检总局牵头,16个部门(单位)联合主办,于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全面提升质量发展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讲话,6位中外嘉宾发表了演讲。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出席会议,国务委员王勇主持会议。

  16日上午,接着召开了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座谈会。王勇国务委员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质量工作成绩,对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甘肃省副省长郝远、深圳市市长许勤作了交流发言。会前,还分8个小组就深入领会、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讨论。出席15日大会的省(区、市)领导、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以及质检系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务院领导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李克强总理多次听取汇报,对开好大会作出重要指示。杨晶、王勇国务委员等领导亲自指导,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积极协调会议筹备工作。外交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大力支持,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保证了会议顺利召开。

  这次会议代表面广、国际性强。参会代表中,外宾330多人、内宾270多人。既有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各省区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分管负责同志,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还有地方质检部门和部分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负责同志及质量专家;特别是部分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代表,部分国家质量组织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部分国家驻华使领馆大使、参赞,部分外企负责人和外国专家、学者等也出席了大会。

  在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大背景下,在全面加快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今天,要使中国的发展迈向中高端的水平,质量极为关键。李克强总理强调,第一次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次会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次大会既是向国内各界进行广泛动员,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这次大会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切实抓好质量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学习借鉴世界经验提供了机会,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搭建了平台。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了目标任务。

二、深刻领会大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质量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这次大会内容非常丰富,有领导讲话、嘉宾演讲,还有部门和地方的典型发言,会议精神集中体现在李克强总理和王勇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之中。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回顾总结了中国政府抓质量的做法和成效,以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要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总理的讲话十分精彩、非常深刻、特别实在。学习中,要做到“三个深刻领会”。

(一)深刻领会总理关于质量重要意义的科学阐述。总理首先阐述了微观质量和发展质量的关系。他强调,质量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不仅反映一个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反映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质量既表现为产品,也表现为服务的质量,现在还面临环境质量等新的质量问题,都代表着发展的质量。质量越来越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尤其是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艰难复苏之中,无论是哪个国家,稳增长需要调结构,调结构则需要提质量。

(二)深刻领会总理关于质量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总理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质量明显改善,中国制造在质量的支撑下畅销全球。他特别指出,近年来积极推介中国高铁、中国装备,底气也是来自质量。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制造”大量是中低端产品。国内消费的产品比起出口的产品,质量上还有相当的差距。中国质量出现的问题,也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总理强调,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必须把质量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他强调,不着力提升质量,经济发展不仅难以升级、也难以为继。不着力提升质量,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仅难以扩大,也会错失良机。不着力提升质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仅难以实现,而且会引起消费者的怨言。因此,质量就是效率,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提升质量是中国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关乎民生民心,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合作。中国经济要想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以质量的提升来“对冲”速度的放缓,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三)深刻领会总理关于质量提升格局的重要部署。总理强调,要坚持走质量强国、“效益兴邦”之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监管的有效作用,发挥好社会共治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共同推动质量发展。

  一是“放”,就是要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质量主体的作用。要继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更好地激发市场的活力,增加企业的创造力。还权于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也就可以真正成为质量的主体。要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办法和先进标准。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在企业。要加快建立企业质量首负责任、产品强制召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及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在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和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哪个环节发生质量问题,就由哪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先行进行召回或赔偿。要公开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是“管”,就是改进政府市场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首要任务是要建立制度,明确“责任清单”,加强对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让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让优质产品畅行无阻,让低劣产品寸步难行,防止“劣币驱逐良币”。要防范质量安全问题,建立科学的监督抽查制度和产品伤害监测体系,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要紧紧抓住质量诚信这个“牛鼻子”,加快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信用公示制度和质量“黑名单”制度,使从业者不想、不敢、不能生产经营劣质产品、提供劣质服务、建设劣质工程、损害生态环境。要加快完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强制性标准改革,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三是“治”,就是要实行质量社会共治,形成推动质量提升的叠加效应和强大合力。生产者尤其是企业要坚守商业道德,强化“质量即生命”等理念,自觉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消费者要提高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知识,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并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要加强服务监督,引导行业诚信自律,对质量状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质量突出问题的案件事件,宣传推广优质产品和质量,使违法者受到谴责,守法者受到表扬。

  四是国际合作,提升质量,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总理强调,维护质量安全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他倡议各国特别是主要贸易国之间加强合作交流,解决标准一致性问题,提升全球产业链整体质量能力。总理呼吁各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磋商和交流,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倡导贸易自由化,不打贸易战。他特别强调,中国要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必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让国际市场检验。这本身也有利于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仅要实现中国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而且要实现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做到“双提高”;不仅要使国内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意,而且要使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意,做到“双满意”。

  2014年9月16日上午,王勇国务委员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王勇国务委员充分肯定2007年以来,质量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一是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与2007年相比,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提高9.8和2.7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出口货物批次合格率总体平稳,民用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96%以上,重点工程优良率达到100%。二是质量新利18国际路线体系逐步健全。我国制修订和新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发布实施了《质量发展纲要》及其年度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以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基本法律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配套,以相关政策为补充的质量新利18国际路线体系。三是质量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国务院批复建立由质检总局牵头,17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解决质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地也普遍建立了相应工作机制。地方政府负总责,质检、工信、商务、农业、卫生、住建、工商、交通、旅游等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四是国家质量基础明显加强。标准总数达到9.7万多项,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和社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建成了覆盖十大重点学科领域的183项国家计量基准,其中80多项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建立了中国特色认证认可体系,质量检验和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积极参加全球质量秩序治理,我国的国际质量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五是质量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群众性质量活动蓬勃开展,近年参加“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企业超过百万家、产业工人达数千万人次。全国29个省市开展质量兴(强)省、2800多个市县开展质量兴市(县)活动,覆盖率超过90%。深圳、成都、宁波等105个城市积极创建质量强市,推动城市发展从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广大企业应用现代质量管理技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趋势的质量管理新路子。

  王勇国务委员指出,我国质量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质量基础依然薄弱、质量竞争力不强、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等,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我国质量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型升级、扩大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对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从5个方面,抓好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造公平的质量发展环境。要清理各种市场障碍,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让优质产品畅行无阻。继续清理和下放生产许可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和“负面清单”模式。加快推进监管机构分级管理、检验检疫监管机制创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统一社会信息代码制度等重大改革事项。二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提高质量水平。企业要健全质量责任体系,把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名员工,尤其是要严格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首要责任。全面推广质量安全首负责任制。实施品牌战略,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产品的标志。三要加强和改善政府质量监管,坚决维护质量安全。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产品伤害监测和服务质量监测制度。实施质量“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办大案要案。四要夯实质量基础,提升质量发展保障能力。完善质量法律法规。继续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强制性标准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管理、科学规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我国优势技术和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五要营造良好质量氛围,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质量方针政策,大力宣传优秀质量管理典型,大力普及质量知识,坚决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推进质量信息公开。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有奖举报、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以及小额诉讼等制度。支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引导行业诚信自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构筑起优质、安全、环保、健康的“质量大堤”。

  王勇国务委员最后强调,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质量。按照国务院部署,质检总局牵头会同有关部委,正对各省区市政府实施质量工作考核,这是中央加强质量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抓紧整改。考核结果经国务院审定后,向社会公告,作为对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各省区市也要依据国务院的考核方法,加强对地市县政府的质量考核,构建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三、紧密结合各地实际,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中国质量(北京)大会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与会代表都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扎扎实实地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迅速组织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各单位要抓紧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原原本本地学习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质量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结合实际提出落实具体措施。在吃透大会精神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分析,结合各自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措施。要注意落实好王勇国务委员关于将质量强国纳入“十三五”规划的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基层质检机构的机构、装备、经费等困难,稳定人心、提升能力,有效防范质量安全事故,促进地方有质量竞争力的产品、企业、产业做大做强。

(三)加大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力度。抓好理论研究,把克强总理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列入质量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深入探讨质量强省的政策措施。抓好顶层设计,明确质量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保障和促进推动作用,合理确定质检机构的职能、机构和人员,而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裁减,在改革中体现质量元素。

(四)积极营造建设质量强国舆论氛围。运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会议精神,宣传质量知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理念,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促进刺激内需,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工作、建设质量强国的浓厚氛围。

 (五)各地质检部门要发挥积极作用。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疫局要发挥好质量工作主力军的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首先要带好头,带头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实质,增强做好新形势下质量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要牵好头,对照中央领导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细化贯彻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人、任务要求和进度时限,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