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景区摘牌应该常态化
现如今,人们出去旅游对A级景区已经十分熟悉,往往A级数字越多意味着景区的整体旅游质量水平越高,然而最近国家旅游局的一则通报显示,A级旅游景区也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该局12月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完成对本地4A级及以下景区检查,共有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不同程度处理,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在内的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
A级景区被摘牌,意味着该景区不能再享受A级景区待遇,也不能够凭借A级景区的优势收取门票等费用,应该说对景区是一个很严厉的处罚。而此次国家旅游局的整个处理力度也是非常大的。从统计数据来看,255家4A级景区被处理,占全国4A级景区总量的9%;其中62家4A级景区被取消及降低了等级,占被处理4A级景区的24%。
对于这些A级景区被摘牌的原因,从国家旅游局的通报来看,也是涉及到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市场秩序混乱、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足、标识导览系统短缺、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等。例如,铜仁市碧江区九龙洞景区因厕所整体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内部环境较差,安全隐患严重等原因,被贵州省旅游委取消4A级资质;厦门海沧大桥旅游区因景区多处场所已对外承包变更为餐馆、SPA等项目,游客中心功能缺失,旅游厕所及环境卫生脏差等原因,也被取消4A级资质。
A级景区的出现,是旅游部门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对景区综合实力的一种认定,从A到5A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5A级景区是最高等级,这种形象化的评定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费者对景区的综合能力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让景区有了升级景区等级的意愿,因为景区的A级越高,不仅意味着景区的综合质量水平越高,也往往能够成为景区门票涨价的理由。
不过在A级景区越来越普及,高等级A级景区越来越多的同时,许多消费者也有一种A级景区名不符实的感觉,尤其是很多景区将升级的初衷更多的倾向于门票涨价等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相应的设施管理、服务配套往往并没有水涨船高,因此也给消费者留下了A级景区等级越高收费越高的印象,也就是A级景区的服务质量并没有完全与其景区的A级等级相吻合,这不仅会降低A级景区质量认定的权威性,也不利于景区走质量效益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3%,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约1.33亿人次,出境旅游约1.2亿人次。
与旅游业数量蓬勃发展极不相称的,是我国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水平。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我国旅游业服务质量似乎一直有一个“怪圈”:“黄金周”事件多、知名景点服务差,服务质量与旅游的时间、景点景色成反比。这也是为什么国庆、春节“黄金周”往往是旅游服务质量投诉的重要时间段;4A、5A成为旅游服务质量投诉的重灾区。
此次国家旅游局对百余家A级景区采取摘牌的处理方式,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它一方面能让A级景区的评定能上能下,而不是现在很多景区升级时一切都好,升级结束后一切恢复原样的为了升级而升级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另一方面,它对正在建设中的A级景区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提醒景区服务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更加重要的是,国家旅游部门应当将这样的整治和摘牌管理常态化、制度化,才能更利于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可喜的是,国家旅游局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协同相关部门,酝酿推出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新国标。新的管理办法将对景区出现何种问题加以何种处罚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使A级景区复核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未来,国家旅游局还将面向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广泛开展培训,优化复核监管机制,让景区监管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
有了百余家A级景区被摘牌的开始,期待更多的A级景区将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也希望更多的消费者用“脚”投票,用一种方式同样给A级景区摘牌,敦促整个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现如今,人们出去旅游对A级景区已经十分熟悉,往往A级数字越多意味着景区的整体旅游质量水平越高,然而最近国家旅游局的一则通报显示,A级旅游景区也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该局12月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完成对本地4A级及以下景区检查,共有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不同程度处理,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在内的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
A级景区被摘牌,意味着该景区不能再享受A级景区待遇,也不能够凭借A级景区的优势收取门票等费用,应该说对景区是一个很严厉的处罚。而此次国家旅游局的整个处理力度也是非常大的。从统计数据来看,255家4A级景区被处理,占全国4A级景区总量的9%;其中62家4A级景区被取消及降低了等级,占被处理4A级景区的24%。
对于这些A级景区被摘牌的原因,从国家旅游局的通报来看,也是涉及到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市场秩序混乱、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足、标识导览系统短缺、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等。例如,铜仁市碧江区九龙洞景区因厕所整体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内部环境较差,安全隐患严重等原因,被贵州省旅游委取消4A级资质;厦门海沧大桥旅游区因景区多处场所已对外承包变更为餐馆、SPA等项目,游客中心功能缺失,旅游厕所及环境卫生脏差等原因,也被取消4A级资质。
A级景区的出现,是旅游部门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对景区综合实力的一种认定,从A到5A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5A级景区是最高等级,这种形象化的评定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费者对景区的综合能力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让景区有了升级景区等级的意愿,因为景区的A级越高,不仅意味着景区的综合质量水平越高,也往往能够成为景区门票涨价的理由。
不过在A级景区越来越普及,高等级A级景区越来越多的同时,许多消费者也有一种A级景区名不符实的感觉,尤其是很多景区将升级的初衷更多的倾向于门票涨价等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相应的设施管理、服务配套往往并没有水涨船高,因此也给消费者留下了A级景区等级越高收费越高的印象,也就是A级景区的服务质量并没有完全与其景区的A级等级相吻合,这不仅会降低A级景区质量认定的权威性,也不利于景区走质量效益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3%,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约1.33亿人次,出境旅游约1.2亿人次。
与旅游业数量蓬勃发展极不相称的,是我国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水平。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我国旅游业服务质量似乎一直有一个“怪圈”:“黄金周”事件多、知名景点服务差,服务质量与旅游的时间、景点景色成反比。这也是为什么国庆、春节“黄金周”往往是旅游服务质量投诉的重要时间段;4A、5A成为旅游服务质量投诉的重灾区。
此次国家旅游局对百余家A级景区采取摘牌的处理方式,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它一方面能让A级景区的评定能上能下,而不是现在很多景区升级时一切都好,升级结束后一切恢复原样的为了升级而升级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另一方面,它对正在建设中的A级景区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提醒景区服务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更加重要的是,国家旅游部门应当将这样的整治和摘牌管理常态化、制度化,才能更利于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可喜的是,国家旅游局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协同相关部门,酝酿推出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新国标。新的管理办法将对景区出现何种问题加以何种处罚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使A级景区复核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未来,国家旅游局还将面向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广泛开展培训,优化复核监管机制,让景区监管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
有了百余家A级景区被摘牌的开始,期待更多的A级景区将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也希望更多的消费者用“脚”投票,用一种方式同样给A级景区摘牌,敦促整个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 坚持公益属性 彰显国企担当——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2024-10-14)
- 固宇五金|质量为本,铸就品牌辉煌!(2024-10-10)
- “天友童行爱更美好”——新鲜好奶 “绘”出梦想(2023-06-01)
- 南阳市保安公司连续三年位列“河南社会责任企业”名单(2024-09-30)
-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质量月系列活动圆满成功(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