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年产假蜂蜜8万吨 造假技术考验行业监管
一直以来,养蜂采蜜被视为“甜蜜的事业”,然而,有消息称,造假已成为蜂蜜行业潜规则。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此事再度引发人们对蜂蜜质量的质疑和忧虑。记者调查发现,在国人每年数十万吨的蜂蜜消费量中,假蜜占据一定比例,如不加强监管,将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一条微博牵出蜂蜜造假乱象
日前,河南一家食品公司经理在新浪微博上发博文称:“全国蜂蜜产量只有18万吨,每年出口8.2万吨。海关从来没有进口蜂蜜记录。可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而成,你是否喝过假蜂蜜?”
按此计算,全国市场上销售的蜂蜜中,高达八成都由白糖勾兑而成。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蜂蜜造假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然而上述数据是否准确?国内蜂蜜生产与消费的现状到底如何?记者对此展开调查采访。
据了解,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品第一生产大国、蜂蜜第一出口大国。国内养蜂大省主要包括四川、浙江、河南等地。以河南为例,全省蜂群在74万群左右,从业人员近4万人(含加工经营者),每年蜂产品总产值10多亿元,已形成规模产业,其中长葛市还是全国最大的蜂产品加工集散地。
中原蜂业协会副会长何昕表示,蜂蜜造假确实是一部分人所为,但作为非业内人士,上述食品公司经理微博发布的数据并不准确。“国内蜂蜜流向主要是瓶装蜂蜜、饮料厂、食品厂及药厂,其中蜂蜜消费量和产量之间肯定有缺口,但考虑到出口以及工厂库存等因素,比例应该没那么大。”
中国养蜂学会秘书长陈黎红告诉记者,国内蜂蜜年产量约为30万吨,消费量则在40万吨左右,算上每年10万吨左右的存货,再排除进出口因素,此间存在的供需缺口仍在数万吨。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可能就是市场上假蜜的数量。
那么,国内蜂蜜进出口量到底有多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秘书长龙学军介绍,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蜂蜜每年出口量在8万吨左右,主要销往日本、欧洲、美国等三大市场,进口数量仅几百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何昕介绍,根据多年观察,以及综合各方数据推算,国内蜂蜜造假数量可能在8至10万吨之间,占每年消费量的20%左右。
假蜜泛滥让养蜂农“很受伤”
采访时,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假蜜泛滥,真蜂蜜的价格一直受到冲击,不但销售不畅,而且价格也难以回归蜂蜜本身价值,有时甚至低至与白糖价格相当,由此在蜂蜜业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让不少养蜂农格外“受伤”。
宋保海是河南林州市临淇镇南坡村蜂农,至今已养蜂12年,目前一共有100多个蜂群。通常情况下,年收入为2至3万元。
他告诉记者,白糖是养蜂的主要投入。正常情况下,1斤蜂蜜能换2斤白糖,此时60%至70%的养蜂农有钱可赚,如果蜂蜜和白糖价格持平,一半以上的养蜂农都要赔本。而根据以往经验,蜂蜜价格一般6至7年经历一个周期。
“从今年的行情来看,白糖最高价格达到8200元/吨,现在回落到8000元/吨,荆条蜜的收购价河北省在8000元/吨,河南为8500至9000元/吨,两者几乎相当。”宋保海说,“截至目前,我养蜂投入白糖在1.9万元,卖蜂蜜的收入也在1.9万元左右,就是保本。”
何昕表示,真蜂蜜价格之所以持续低迷,背后原因在于假蜜以低价位挤占大量市场。“在一些超市和商场,蜂蜜售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为了促销,商家还将价格提高一倍后再打五折销售,在这种情况下,真蜂蜜进到商场,价格上根本无法与假蜜竞争,最后只能撤柜。”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新乡试验站工作人员薛建功说,超市里的蜂蜜比较杂,已是业内的公开秘密,“作为蜂蜜中的上品,真正的槐花蜜是水白色,非常漂亮,但是通常这样的蜂蜜在超市难以见到。”
许昌市蜂蜜经纪人李金福说,综合来看,一斤蜂蜜的成本在10元多一点,加上运输成本、生产包装费用及商家利润,合理零售价在15元左右。以最贵的洋槐蜜为例,其在普通商场的合理价位应在25元左右。
记者在郑州丹尼斯、家乐福等大型卖场看到,货架上的蜂蜜品牌不下10个,包装各式各样。经过折算,槐花蜜售价从20至30元不等,但也有仅售10多元的品牌。以浙江某企业的产品为例,其950克装的洋槐蜜售价23.9元,每斤折合为12.5元,另一种2公斤装枣花蜜,自称“高浓度、成熟蜜、一级品”,竟然也只卖39.9元,每斤售价不到10元。
造假花样翻新考验行业监管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新乡试验站站长张中印介绍,在业内人士看来,蜂蜜造假由来已久,手法多样且不断翻新。截至目前,已知的造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蜂蜜生产季节,用白糖或糖浆直接喂养蜜蜂;二是将糖浆掺在蜂蜜里或者直接勾兑包装出售;三是在同为真蜂蜜的情况下,把价格低的掺入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而玉米、大米经过加工转化成液体糖浆,其主要成分和蜂蜜近似,且浓度相当。实际上,作为一种甜味剂,糖浆在食品生产中是允许添加使用的,但如果掺到蜂蜜里,就是造假。”张中印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由于检测标准滞后,蜂蜜行业屡屡陷入监管乏力的尴尬境地。
据悉,目前蜂蜜国标涉及两大体系,一是卫生部制定的GB-14963-2011《蜂蜜卫生标准》(2011年10月20日起实施);另一个是国家质检总局的GB-18796-2005《蜂蜜》。
张中印介绍,早期对蜂蜜好坏的评判,主要依据色香味等模糊的感官标准。2000年前后,随着玉米糖浆造假泛滥,直接推动了2005年的蜂蜜国标出台。
“和真蜂蜜相比,玉米糖浆有一股爆米花的味道,但是随着香精工艺的发展,目前从气味上已经难以辨别,有时假蜜甚至比真蜜的口感还好。”张中印说。
何昕表示,目前两大蜂蜜国标并行,但卫生部的侧重于食品安全,更多关注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等,而质检局的侧重于生产加工领域的产品质量等。
“2005年出台的蜂蜜国标,对蜂蜜的真实性提出了要求,并且规定了技术鉴别方法,一定程度上对造假起到了扼制作用。与此同时,造假者开始通过技术手段使用新的制假原料和方法,如改用大米糖浆等逃避监管。”何昕说。
农业部颁布的《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仅国内的蜂产品消费量将达到每年50万吨。但在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背后,蜂蜜的生产供应却在萎缩。
宋保海表示,近年来,养蜂的没有造假的挣钱多,加之蜜源减少,年青一代投身养蜂的越来越少,我国蜂农平均年龄已超过50岁。“和养猪养鸡相比,养蜂周期较长,出了问题想短期解决肯定来不及,如果不重视,这些供需缺口还会给造假留下空间。”
何昕认为,针对当前蜂蜜业造假泛滥的局面,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造假制假的处罚力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升级,来规范引导蜂蜜企业生产优质成熟蜂蜜,这样才能早日摆脱‘劣币驱逐良币’的境地。”
一直以来,养蜂采蜜被视为“甜蜜的事业”,然而,有消息称,造假已成为蜂蜜行业潜规则。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此事再度引发人们对蜂蜜质量的质疑和忧虑。记者调查发现,在国人每年数十万吨的蜂蜜消费量中,假蜜占据一定比例,如不加强监管,将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一条微博牵出蜂蜜造假乱象
日前,河南一家食品公司经理在新浪微博上发博文称:“全国蜂蜜产量只有18万吨,每年出口8.2万吨。海关从来没有进口蜂蜜记录。可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而成,你是否喝过假蜂蜜?”
按此计算,全国市场上销售的蜂蜜中,高达八成都由白糖勾兑而成。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蜂蜜造假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然而上述数据是否准确?国内蜂蜜生产与消费的现状到底如何?记者对此展开调查采访。
据了解,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品第一生产大国、蜂蜜第一出口大国。国内养蜂大省主要包括四川、浙江、河南等地。以河南为例,全省蜂群在74万群左右,从业人员近4万人(含加工经营者),每年蜂产品总产值10多亿元,已形成规模产业,其中长葛市还是全国最大的蜂产品加工集散地。
中原蜂业协会副会长何昕表示,蜂蜜造假确实是一部分人所为,但作为非业内人士,上述食品公司经理微博发布的数据并不准确。“国内蜂蜜流向主要是瓶装蜂蜜、饮料厂、食品厂及药厂,其中蜂蜜消费量和产量之间肯定有缺口,但考虑到出口以及工厂库存等因素,比例应该没那么大。”
中国养蜂学会秘书长陈黎红告诉记者,国内蜂蜜年产量约为30万吨,消费量则在40万吨左右,算上每年10万吨左右的存货,再排除进出口因素,此间存在的供需缺口仍在数万吨。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可能就是市场上假蜜的数量。
那么,国内蜂蜜进出口量到底有多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秘书长龙学军介绍,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蜂蜜每年出口量在8万吨左右,主要销往日本、欧洲、美国等三大市场,进口数量仅几百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何昕介绍,根据多年观察,以及综合各方数据推算,国内蜂蜜造假数量可能在8至10万吨之间,占每年消费量的20%左右。
假蜜泛滥让养蜂农“很受伤”
采访时,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假蜜泛滥,真蜂蜜的价格一直受到冲击,不但销售不畅,而且价格也难以回归蜂蜜本身价值,有时甚至低至与白糖价格相当,由此在蜂蜜业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让不少养蜂农格外“受伤”。
宋保海是河南林州市临淇镇南坡村蜂农,至今已养蜂12年,目前一共有100多个蜂群。通常情况下,年收入为2至3万元。
他告诉记者,白糖是养蜂的主要投入。正常情况下,1斤蜂蜜能换2斤白糖,此时60%至70%的养蜂农有钱可赚,如果蜂蜜和白糖价格持平,一半以上的养蜂农都要赔本。而根据以往经验,蜂蜜价格一般6至7年经历一个周期。
“从今年的行情来看,白糖最高价格达到8200元/吨,现在回落到8000元/吨,荆条蜜的收购价河北省在8000元/吨,河南为8500至9000元/吨,两者几乎相当。”宋保海说,“截至目前,我养蜂投入白糖在1.9万元,卖蜂蜜的收入也在1.9万元左右,就是保本。”
何昕表示,真蜂蜜价格之所以持续低迷,背后原因在于假蜜以低价位挤占大量市场。“在一些超市和商场,蜂蜜售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为了促销,商家还将价格提高一倍后再打五折销售,在这种情况下,真蜂蜜进到商场,价格上根本无法与假蜜竞争,最后只能撤柜。”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新乡试验站工作人员薛建功说,超市里的蜂蜜比较杂,已是业内的公开秘密,“作为蜂蜜中的上品,真正的槐花蜜是水白色,非常漂亮,但是通常这样的蜂蜜在超市难以见到。”
许昌市蜂蜜经纪人李金福说,综合来看,一斤蜂蜜的成本在10元多一点,加上运输成本、生产包装费用及商家利润,合理零售价在15元左右。以最贵的洋槐蜜为例,其在普通商场的合理价位应在25元左右。
记者在郑州丹尼斯、家乐福等大型卖场看到,货架上的蜂蜜品牌不下10个,包装各式各样。经过折算,槐花蜜售价从20至30元不等,但也有仅售10多元的品牌。以浙江某企业的产品为例,其950克装的洋槐蜜售价23.9元,每斤折合为12.5元,另一种2公斤装枣花蜜,自称“高浓度、成熟蜜、一级品”,竟然也只卖39.9元,每斤售价不到10元。
造假花样翻新考验行业监管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新乡试验站站长张中印介绍,在业内人士看来,蜂蜜造假由来已久,手法多样且不断翻新。截至目前,已知的造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蜂蜜生产季节,用白糖或糖浆直接喂养蜜蜂;二是将糖浆掺在蜂蜜里或者直接勾兑包装出售;三是在同为真蜂蜜的情况下,把价格低的掺入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而玉米、大米经过加工转化成液体糖浆,其主要成分和蜂蜜近似,且浓度相当。实际上,作为一种甜味剂,糖浆在食品生产中是允许添加使用的,但如果掺到蜂蜜里,就是造假。”张中印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由于检测标准滞后,蜂蜜行业屡屡陷入监管乏力的尴尬境地。
据悉,目前蜂蜜国标涉及两大体系,一是卫生部制定的GB-14963-2011《蜂蜜卫生标准》(2011年10月20日起实施);另一个是国家质检总局的GB-18796-2005《蜂蜜》。
张中印介绍,早期对蜂蜜好坏的评判,主要依据色香味等模糊的感官标准。2000年前后,随着玉米糖浆造假泛滥,直接推动了2005年的蜂蜜国标出台。
“和真蜂蜜相比,玉米糖浆有一股爆米花的味道,但是随着香精工艺的发展,目前从气味上已经难以辨别,有时假蜜甚至比真蜜的口感还好。”张中印说。
何昕表示,目前两大蜂蜜国标并行,但卫生部的侧重于食品安全,更多关注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等,而质检局的侧重于生产加工领域的产品质量等。
“2005年出台的蜂蜜国标,对蜂蜜的真实性提出了要求,并且规定了技术鉴别方法,一定程度上对造假起到了扼制作用。与此同时,造假者开始通过技术手段使用新的制假原料和方法,如改用大米糖浆等逃避监管。”何昕说。
农业部颁布的《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仅国内的蜂产品消费量将达到每年50万吨。但在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背后,蜂蜜的生产供应却在萎缩。
宋保海表示,近年来,养蜂的没有造假的挣钱多,加之蜜源减少,年青一代投身养蜂的越来越少,我国蜂农平均年龄已超过50岁。“和养猪养鸡相比,养蜂周期较长,出了问题想短期解决肯定来不及,如果不重视,这些供需缺口还会给造假留下空间。”
何昕认为,针对当前蜂蜜业造假泛滥的局面,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造假制假的处罚力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升级,来规范引导蜂蜜企业生产优质成熟蜂蜜,这样才能早日摆脱‘劣币驱逐良币’的境地。”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7个部门发文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2024-08-21)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关于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的函(2024-08-21)
- 市场监管总局等27个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2024-08-21)
- 质量强国: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安排来了(附历届活动主题)(2024-08-21)
- 凝聚质量诚信合力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质量月…(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