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材管理急需堵漏
今年“119”消防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潢的现代都市,一旦发生火情,很可能酿成大祸,而要实现全民消防,灭火器作用不可忽视。但是,近日记者采访发现,灭火器市场存在鱼龙混杂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急需规范。
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
灭火器作为火灾发生时的求生工具,对于有效的灭火或防止火势扩大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大火灾发生的可能。但湖南省上个月组织的一次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抽检的54个批次灭火器中只有21批次合格,合格率仅为38.9%,抽查结果不容乐观,灭火器提升质量水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刻不容缓。
天津市消防研究所质检中心一部的王舒艳告诉记者,目前家用的灭火器分为手提式灭火器和简易式灭火器两种。一般家庭配备2公斤干粉灭火器即可,这种灭火器体积小,除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记者走访灭火器专营商店和部分销售市场发现,一般消防大队附近的消防器材商店所售的产品价格比较规范,各种资质证明也比较齐全。而像一些五金器材商店和大型的农贸市场等代卖灭火器的小店,虽然价格便宜,但往往不能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其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最近更有消息指出,有的假冒灭火器里竟然装的是滑石粉、废水甚至水泥。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灭火器不仅不能在关键时刻救火,反而可以说是一颗非常危险的“定时炸弹”。
“身份证”助识真伪
假冒伪劣灭火器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何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帮助消费者辨别灭火器的真伪,消防部门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辨识灭火器唯一的电子标志,即“身份证”制度。
北京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公共信息服务部主任孙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灭火器的“身份证”制度。他说,“身份证”制度的全称是“消防产品身份体系标志”,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推行。通过灭火器的“身份证”制度,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明确灭火器的“身份”和厂家责任,还能够实现对灭火器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记录,包括生产、销售、维护、保养以及检验等等。
孙宏表示,“身份证”标志本身具有防伪性能和防转移的性能,当标志被人为从原初产品上摘下来之后,标志就会遭到破坏,从而无法转移到其他产品之上。对于那些假冒、仿造标志的做法,“身份证”也有自己的防范措施。孙宏介绍,在最初设计时,“身份证”上分别设置了明码和暗码。明码是提供给消费者的,消费者可以登录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或者公安部消防产品评定中心的网站输入14位的明码,就可以了解相关产品的所有记录信息。而暗码是提供给专业人员进行查询使用的,比如消防部队、检验中心、评定中心等执法监督部门可以在明码被仿制之后,做进一步鉴定时使用。
通过“消防产品身份体系标志”里面所记录的产品信息,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全国消防产品的信息数据库,了解到全国各种产品的生产情况和流通情况,便于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
孙宏提醒消费者,可以借助灭火器的“身份证”制度,通过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或者公安部消防产品评定中心的网站,在公开平台上搜索到正规的厂家的产品销往哪些经销商,然后选择购买。
“后管理制度”也需重视
灭火器种类、型号多样,各自的适用条件也有差别,因此决定灭火器有效使用的不仅在于其生产过程,灭火器的“后管理制度”也相当重要。
据上海市消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灭火器的使用寿命内,从生产、配置到后期的使用、维护、保养以及检验,以至最后的报废,每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灭火器功能的有效发挥,如果维护不当,甚至会发生爆瓶的事件。
灭火器的后期维护和报废有标准可以参照,但旧灭火器的回收处理却成了问题。北京市消防局技术处处长李钰表示,目前灭火器回收属于生产厂家的自主行为,而公安部针对灭火器报废回收问题,只出台了一套技术指导规范,要求对出现异状的灭火器进行报废处理,并建议送生产厂家进行报废,不过由于规范不具有强制措施,所以效用不大。
记者以处理自家旧灭火器为由电话采访了几家灭火器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均表示公司有回收业务,但只负责单位大规模回收,至于零星的个体散户,不能提供上门服务,而且回收价格十分低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为了省事直接将旧灭火器卖给了小区的废品回收人员,而不是送回生产厂家或者消防部门进行打孔作废。业内人士认为,这很有可能成为黑心厂家旧货翻新回流市场的途径,给灭火器市场规范埋下隐患。
李钰指出,目前质监审查生产,工商监督销售,消防主要监管使用,灭火器回收环节确实还属于真空地带。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研究员唐祝华在“2011年公民住宅安全与消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也提到了要特别注意灭火产品设备的“后管理制度”。他指出针对灭火器的管理,消防部门要定期检查,切实解决好到期报废工作。
今年“119”消防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潢的现代都市,一旦发生火情,很可能酿成大祸,而要实现全民消防,灭火器作用不可忽视。但是,近日记者采访发现,灭火器市场存在鱼龙混杂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急需规范。
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
灭火器作为火灾发生时的求生工具,对于有效的灭火或防止火势扩大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大火灾发生的可能。但湖南省上个月组织的一次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抽检的54个批次灭火器中只有21批次合格,合格率仅为38.9%,抽查结果不容乐观,灭火器提升质量水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刻不容缓。
天津市消防研究所质检中心一部的王舒艳告诉记者,目前家用的灭火器分为手提式灭火器和简易式灭火器两种。一般家庭配备2公斤干粉灭火器即可,这种灭火器体积小,除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记者走访灭火器专营商店和部分销售市场发现,一般消防大队附近的消防器材商店所售的产品价格比较规范,各种资质证明也比较齐全。而像一些五金器材商店和大型的农贸市场等代卖灭火器的小店,虽然价格便宜,但往往不能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其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最近更有消息指出,有的假冒灭火器里竟然装的是滑石粉、废水甚至水泥。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灭火器不仅不能在关键时刻救火,反而可以说是一颗非常危险的“定时炸弹”。
“身份证”助识真伪
假冒伪劣灭火器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何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帮助消费者辨别灭火器的真伪,消防部门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辨识灭火器唯一的电子标志,即“身份证”制度。
北京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公共信息服务部主任孙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灭火器的“身份证”制度。他说,“身份证”制度的全称是“消防产品身份体系标志”,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推行。通过灭火器的“身份证”制度,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明确灭火器的“身份”和厂家责任,还能够实现对灭火器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记录,包括生产、销售、维护、保养以及检验等等。
孙宏表示,“身份证”标志本身具有防伪性能和防转移的性能,当标志被人为从原初产品上摘下来之后,标志就会遭到破坏,从而无法转移到其他产品之上。对于那些假冒、仿造标志的做法,“身份证”也有自己的防范措施。孙宏介绍,在最初设计时,“身份证”上分别设置了明码和暗码。明码是提供给消费者的,消费者可以登录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或者公安部消防产品评定中心的网站输入14位的明码,就可以了解相关产品的所有记录信息。而暗码是提供给专业人员进行查询使用的,比如消防部队、检验中心、评定中心等执法监督部门可以在明码被仿制之后,做进一步鉴定时使用。
通过“消防产品身份体系标志”里面所记录的产品信息,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全国消防产品的信息数据库,了解到全国各种产品的生产情况和流通情况,便于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
孙宏提醒消费者,可以借助灭火器的“身份证”制度,通过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或者公安部消防产品评定中心的网站,在公开平台上搜索到正规的厂家的产品销往哪些经销商,然后选择购买。
“后管理制度”也需重视
灭火器种类、型号多样,各自的适用条件也有差别,因此决定灭火器有效使用的不仅在于其生产过程,灭火器的“后管理制度”也相当重要。
据上海市消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灭火器的使用寿命内,从生产、配置到后期的使用、维护、保养以及检验,以至最后的报废,每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灭火器功能的有效发挥,如果维护不当,甚至会发生爆瓶的事件。
灭火器的后期维护和报废有标准可以参照,但旧灭火器的回收处理却成了问题。北京市消防局技术处处长李钰表示,目前灭火器回收属于生产厂家的自主行为,而公安部针对灭火器报废回收问题,只出台了一套技术指导规范,要求对出现异状的灭火器进行报废处理,并建议送生产厂家进行报废,不过由于规范不具有强制措施,所以效用不大。
记者以处理自家旧灭火器为由电话采访了几家灭火器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均表示公司有回收业务,但只负责单位大规模回收,至于零星的个体散户,不能提供上门服务,而且回收价格十分低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为了省事直接将旧灭火器卖给了小区的废品回收人员,而不是送回生产厂家或者消防部门进行打孔作废。业内人士认为,这很有可能成为黑心厂家旧货翻新回流市场的途径,给灭火器市场规范埋下隐患。
李钰指出,目前质监审查生产,工商监督销售,消防主要监管使用,灭火器回收环节确实还属于真空地带。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研究员唐祝华在“2011年公民住宅安全与消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也提到了要特别注意灭火产品设备的“后管理制度”。他指出针对灭火器的管理,消防部门要定期检查,切实解决好到期报废工作。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7个部门发文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2024-08-21)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关于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的函(2024-08-21)
- 市场监管总局等27个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2024-08-21)
- 质量强国: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安排来了(附历届活动主题)(2024-08-21)
- 凝聚质量诚信合力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质量月…(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