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菌事件”震荡速冻食品行业
“含菌事件”震荡速冻食品行业
业内人士称冷链管理有脱节
继思念和三全速冻食品被查出不合格之后,国内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大佬,都被查出质量安全问题,且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这引发外界对速冻食品行业整体食品质量问题的关注。除了速冻食品标准问题,速冻行业冷冻链条能否满足行业发展也成为热议话题。
旧标准被称“太严格”
导致关注的原因,主要还是现行的国家标准《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2003)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规定为“不得检出”:只要在速冻食品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被认为是“超标”。
思念水饺被爆出“细菌门”后曾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目前正在公示的新国标中,只要符合限量值即为合格。这种说法引起了社会对准“新国标”降低标准的质疑。
近日,卫生部在其官网挂出“速冻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标问题”的正式声明,表示现有卫生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明显差距,正在征求意见的新标准将更加科学。这是卫生部首次就近年来屡次引起争议的食品行业标准新旧之争进行回应。
卫生部解释称,金葡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葡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葡菌的生长和繁殖。
业内人士认为,与国际标准相比,现行标准过于严格,企业执行上有困难。相比之下,准新国标更科学,更合理。
郑州容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英表示, “现行国标要求太高,且存在矛盾的地方”。由于原料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一般来说引起的带菌几率比较高。但由于在鲜(冻)畜肉、腌腊肉制品等原料肉的国家卫生标准中没有对微生物指标的要求,这就出现了原料标准低于成品标准的问题,企业执行起来很容易出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姜微波介绍说,为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需对原料进行繁杂地消毒,进行杀菌处理,既增加了企业成本,也会带来有机有害物质的增加,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全程冷链需完善
思念、三全先后出现微生物超标的背后,被质疑行业目前技术水平不能完全匹配其特殊的生产工艺需求。
资料显示,速冻食品是指新鲜农产品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或加工后经急速冷冻,于-18℃以下的连贯低温条件下流通销售,经解冻或烹饪后即可食用的一类低温食品。
低温速冻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速冻食品原有口味和食用安全。《中国食品报冷冻专业周刊》主编王晓玲介绍说,速冻食品由于降温速度快,冻结的过程中对食物细胞的破坏比较小,从而可以保持食物被冻前的状态,又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更能保存食物的营养并保证它的安全性。她打比方说,刚做出来的速冻食品就与家里做的味道一样,卫生控制比家里做得还要好。
但“低温处理”的特性也对冷冻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要求。根据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速冻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必须在低温下进行:在食品冻结时的冻结温度应在-30℃或更低;食品冻结后的流通,包括贮藏、运输、销售等都应为-18℃。某一环节出现疏忽都会使产品出现变形、变质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稳定。在王晓玲看来,目前,我国的速冻食品在全程冷链这方面缺乏大环境。
缺就缺在管理上。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工程系主任隋继学认为,目前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一个“朝阳产业”。速冻食品品质在不断提升,整体上是比较安全的。尽管如此,国内速冻食品流通中的冷链保障仍是安全隐患比较多的环节。
他举例说,如由于销售企业和生产企业存在利益分割,有时会产生温度管理的盲区,运输管理不规范,安全控制不足,导致产品品质损失。有时零售终端的冷库、冷柜等设备温度不达标,对食物品质都可能产生影响。
隋继学曾经跟随河南郑州某速冻食品企业的冷藏车去苏州、南京一带送货。一路上,冷藏车内的冷机几乎一直都没开,货物配送到后,再被冻上,如此冻融循环后产品的质量就大打折扣了。据了解,国内一些企业都是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少,运输环节的冷链缺乏有效保障。
同时,国内物流装卸设备的落后也影响着速冻食品的质量。国外采用比较自动化的装卸设备,在40分钟内就能完成装卸工作,而在国内靠人工,可能需要三四个小时。装卸的时间越长,对速冻食品温度的影响就越大。如果把食物反复化冻了再冷冻,其中积累的细菌就会越多。
另外在销售终端,一些超市的冷柜根本就没有开足-18℃,部分冷冻食品甚至已经化冻了。
专家认为,生产企业不但要采购合格的原料生产冷冻食品,加强原料控制, 而且还要强化整个链条的质量管理,构建一个完善的冷链为产品的销售服务。
“含菌事件”震荡速冻食品行业
业内人士称冷链管理有脱节
继思念和三全速冻食品被查出不合格之后,国内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大佬,都被查出质量安全问题,且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这引发外界对速冻食品行业整体食品质量问题的关注。除了速冻食品标准问题,速冻行业冷冻链条能否满足行业发展也成为热议话题。
旧标准被称“太严格”
导致关注的原因,主要还是现行的国家标准《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2003)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规定为“不得检出”:只要在速冻食品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被认为是“超标”。
思念水饺被爆出“细菌门”后曾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目前正在公示的新国标中,只要符合限量值即为合格。这种说法引起了社会对准“新国标”降低标准的质疑。
近日,卫生部在其官网挂出“速冻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标问题”的正式声明,表示现有卫生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明显差距,正在征求意见的新标准将更加科学。这是卫生部首次就近年来屡次引起争议的食品行业标准新旧之争进行回应。
卫生部解释称,金葡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葡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葡菌的生长和繁殖。
业内人士认为,与国际标准相比,现行标准过于严格,企业执行上有困难。相比之下,准新国标更科学,更合理。
郑州容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英表示, “现行国标要求太高,且存在矛盾的地方”。由于原料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一般来说引起的带菌几率比较高。但由于在鲜(冻)畜肉、腌腊肉制品等原料肉的国家卫生标准中没有对微生物指标的要求,这就出现了原料标准低于成品标准的问题,企业执行起来很容易出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姜微波介绍说,为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需对原料进行繁杂地消毒,进行杀菌处理,既增加了企业成本,也会带来有机有害物质的增加,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全程冷链需完善
思念、三全先后出现微生物超标的背后,被质疑行业目前技术水平不能完全匹配其特殊的生产工艺需求。
资料显示,速冻食品是指新鲜农产品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或加工后经急速冷冻,于-18℃以下的连贯低温条件下流通销售,经解冻或烹饪后即可食用的一类低温食品。
低温速冻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速冻食品原有口味和食用安全。《中国食品报冷冻专业周刊》主编王晓玲介绍说,速冻食品由于降温速度快,冻结的过程中对食物细胞的破坏比较小,从而可以保持食物被冻前的状态,又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更能保存食物的营养并保证它的安全性。她打比方说,刚做出来的速冻食品就与家里做的味道一样,卫生控制比家里做得还要好。
但“低温处理”的特性也对冷冻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要求。根据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速冻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必须在低温下进行:在食品冻结时的冻结温度应在-30℃或更低;食品冻结后的流通,包括贮藏、运输、销售等都应为-18℃。某一环节出现疏忽都会使产品出现变形、变质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稳定。在王晓玲看来,目前,我国的速冻食品在全程冷链这方面缺乏大环境。
缺就缺在管理上。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工程系主任隋继学认为,目前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一个“朝阳产业”。速冻食品品质在不断提升,整体上是比较安全的。尽管如此,国内速冻食品流通中的冷链保障仍是安全隐患比较多的环节。
他举例说,如由于销售企业和生产企业存在利益分割,有时会产生温度管理的盲区,运输管理不规范,安全控制不足,导致产品品质损失。有时零售终端的冷库、冷柜等设备温度不达标,对食物品质都可能产生影响。
隋继学曾经跟随河南郑州某速冻食品企业的冷藏车去苏州、南京一带送货。一路上,冷藏车内的冷机几乎一直都没开,货物配送到后,再被冻上,如此冻融循环后产品的质量就大打折扣了。据了解,国内一些企业都是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少,运输环节的冷链缺乏有效保障。
同时,国内物流装卸设备的落后也影响着速冻食品的质量。国外采用比较自动化的装卸设备,在40分钟内就能完成装卸工作,而在国内靠人工,可能需要三四个小时。装卸的时间越长,对速冻食品温度的影响就越大。如果把食物反复化冻了再冷冻,其中积累的细菌就会越多。
另外在销售终端,一些超市的冷柜根本就没有开足-18℃,部分冷冻食品甚至已经化冻了。
专家认为,生产企业不但要采购合格的原料生产冷冻食品,加强原料控制, 而且还要强化整个链条的质量管理,构建一个完善的冷链为产品的销售服务。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7个部门发文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2024-08-21)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关于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的函(2024-08-21)
- 市场监管总局等27个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2024-08-21)
- 质量强国: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安排来了(附历届活动主题)(2024-08-21)
- 凝聚质量诚信合力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质量月…(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