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逆市涨价 专家:除了利润质量更重要
从去年12月底开始,虽然有企业被曝出牛奶中含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但是乳制品生产厂商还是齐心协力宣称要涨价。记者最近在河南等地的市场调查发现,超市中乳制品正在酝酿涨价,而涨价的理由是原材料上涨。
超市:现在涨价或引发抢购消化库存增加超市进价
从12月底开始,一则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元旦起,三元、伊利、蒙牛等品牌部分乳制品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元至2元。然而记者昨天在河南郑州市区一些大型超市看到,在售的伊利、蒙牛等乳制品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超市销售人员说,还没有接到调价通知。
尽管目前乳制品还维持原价,但是商家表示,已经接到乳品生产企业的价格调整申请,由于库存消化仍需时间,但乳制品集体涨价在所难免。郑州丹尼斯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销售人员:“乳制品暂时还没涨,但是很快都要涨,因为我们是在消化库存,等这个货一销售完以后,就整个按价格走了。每次我们接到通知都是调价申请。我们都会给他稍微压制一下。基本来讲只能缓冲几天,但实际我们销售商品库存还有,还按原来价格走,我们不是说马上就调价。
不过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此次乳品企业集体逆势涨价,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抢购,从而导致库存消化加快,涨价提前到来。
销售人员:“商品销售差不多要进货,进货时价格就有变动了,这时候商场才进行相应的调价。这个有时候消息发出来,消费者会突然抢购,等库存量销售完的时候,我们进货的价格就涨了。”
三元: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都在上涨
此前,曾有人质疑蒙牛、三元、伊利集体涨价源于价格同盟,然而三元乳品招商部工作人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他们此番涨价也有自己的苦衷:
工作人员:“因为原材料成本一直不断的上行,我们的确承受不了,而且物流和人工成本也比较大。”
尽管,物价上涨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乳制品价格上涨依然关系重大。在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被曝光之后,乳品企业理直气壮涨价的同时,消费者最关心的依然是,涨价是否意味着“高品质”?产品质量到底能不能让大家放心?
消费者:除了涨价质量更重要
正在选购鲜牛奶的周女士表示,乳制品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只能增加生活成本,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放弃喝牛奶。不过相比价格,她更关注奶制品的质量:
周女士:“关键有一点,价钱涨是涨,最好能把这个质量保证好,这是俺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节前涨价势在必行
事实上,频现问题的恰恰是国产乳制品的质量环节。从“三聚氰胺”到“激素门”、“皮革奶”再到最近的“致癌门”事件,国产乳制品似乎陷入信任危机,难以自拔。然而,面对如此困顿的行业现实,国产乳企没有按常理出牌,在双节到来之际纷纷选择了逆市涨价。对此,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认为,无论成本上涨还是跟风涨价,此轮价格上涨势在必行。
宋向清:“这个涨价分主动、被动方面的原因,主动涨价就是双节期间,一个销售的旺季,刚需比较强盛,奶制品的需求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涨价可以提高他们的效益,他们想利用这增加企业的利润,这是主动涨价。被动涨价就是成本、原材料等等价格提高,然后导致他们经营成本提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被动的涨价。”
企业涨价应谨慎大企业应尽更多社会责任
宋向清指出,无论涨价与否都属于市场行为,不过大型乳制品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提高利润的同时更应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
宋向清:“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也反映出企业对市场的判断。他们认为在这个时候涨价对企业年度效益是有好处的,建议大企业更多的尽一些社会责任。不要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尽量的考虑居民消费者的观感,所以在这个时候涨价要谨慎些。”
从去年12月底开始,虽然有企业被曝出牛奶中含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但是乳制品生产厂商还是齐心协力宣称要涨价。记者最近在河南等地的市场调查发现,超市中乳制品正在酝酿涨价,而涨价的理由是原材料上涨。
超市:现在涨价或引发抢购消化库存增加超市进价
从12月底开始,一则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元旦起,三元、伊利、蒙牛等品牌部分乳制品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元至2元。然而记者昨天在河南郑州市区一些大型超市看到,在售的伊利、蒙牛等乳制品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超市销售人员说,还没有接到调价通知。
尽管目前乳制品还维持原价,但是商家表示,已经接到乳品生产企业的价格调整申请,由于库存消化仍需时间,但乳制品集体涨价在所难免。郑州丹尼斯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销售人员:“乳制品暂时还没涨,但是很快都要涨,因为我们是在消化库存,等这个货一销售完以后,就整个按价格走了。每次我们接到通知都是调价申请。我们都会给他稍微压制一下。基本来讲只能缓冲几天,但实际我们销售商品库存还有,还按原来价格走,我们不是说马上就调价。
不过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此次乳品企业集体逆势涨价,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抢购,从而导致库存消化加快,涨价提前到来。
销售人员:“商品销售差不多要进货,进货时价格就有变动了,这时候商场才进行相应的调价。这个有时候消息发出来,消费者会突然抢购,等库存量销售完的时候,我们进货的价格就涨了。”
三元: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都在上涨
此前,曾有人质疑蒙牛、三元、伊利集体涨价源于价格同盟,然而三元乳品招商部工作人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他们此番涨价也有自己的苦衷:
工作人员:“因为原材料成本一直不断的上行,我们的确承受不了,而且物流和人工成本也比较大。”
尽管,物价上涨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乳制品价格上涨依然关系重大。在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被曝光之后,乳品企业理直气壮涨价的同时,消费者最关心的依然是,涨价是否意味着“高品质”?产品质量到底能不能让大家放心?
消费者:除了涨价质量更重要
正在选购鲜牛奶的周女士表示,乳制品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只能增加生活成本,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放弃喝牛奶。不过相比价格,她更关注奶制品的质量:
周女士:“关键有一点,价钱涨是涨,最好能把这个质量保证好,这是俺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节前涨价势在必行
事实上,频现问题的恰恰是国产乳制品的质量环节。从“三聚氰胺”到“激素门”、“皮革奶”再到最近的“致癌门”事件,国产乳制品似乎陷入信任危机,难以自拔。然而,面对如此困顿的行业现实,国产乳企没有按常理出牌,在双节到来之际纷纷选择了逆市涨价。对此,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认为,无论成本上涨还是跟风涨价,此轮价格上涨势在必行。
宋向清:“这个涨价分主动、被动方面的原因,主动涨价就是双节期间,一个销售的旺季,刚需比较强盛,奶制品的需求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涨价可以提高他们的效益,他们想利用这增加企业的利润,这是主动涨价。被动涨价就是成本、原材料等等价格提高,然后导致他们经营成本提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被动的涨价。”
企业涨价应谨慎大企业应尽更多社会责任
宋向清指出,无论涨价与否都属于市场行为,不过大型乳制品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提高利润的同时更应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
宋向清:“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也反映出企业对市场的判断。他们认为在这个时候涨价对企业年度效益是有好处的,建议大企业更多的尽一些社会责任。不要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尽量的考虑居民消费者的观感,所以在这个时候涨价要谨慎些。”
- 凝聚质量诚信合力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质量月…(2023-09-19)
- 市场监管总局等25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发布(2023-08-31)
- 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名单公示(附全名单)(2023-06-30)
- 共筑质量诚信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防伪溯源物流管理服务助力2023年3·…(2023-03-23)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3·15”活动的公告(2023年第2号)(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