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口岸进境美国豆类检出菜豆荚斑驳病毒
2015年第一季度,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115批深圳口岸进口自美国的豆类样品进行检验发现,部分样品从种脐开始有褐色、黑色的斑驳症状,温室隔离种植后检出检疫性病毒菜豆荚斑驳病毒。上述不合格样品共计40批次,同比增多4.4倍,不合格率达35%,凸显美国进境豆类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
据悉,菜豆荚斑驳病毒是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我国目前尚无此病毒的分布。该病毒主要发生于美国、巴西、加拿大、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大豆产区,自然寄主有大豆、豇豆、菜豆,实验寄主有20属、25种植物,易通过汁液接种传播、叶甲科等甲虫传播,甚至种子传播。该病毒单独危害大豆时,可造成3%至52%的产量损失并降低大豆品质,当与大豆花叶病毒复合侵染时,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85%。
近年来,受我国对进口大豆需求较高影响,全国进口大豆量较大,2014年深圳口岸进口大豆157.22万吨。由深圳口岸入境的美国散装大豆不仅数量大、携带疫情风险高,其从口岸到定点加工厂的过程中,还存在运距长、跨辖区、流向广等情况,在接卸、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疫情易传播扩散。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菜豆荚斑驳病毒防治办法,因此病毒一旦传入并定殖,将很难根除,并对我国豆类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农业生产和农林生态构成严重威胁。
对检出不合格的进口大豆,检验检疫部门一是加强运输过程监管。要求有疫情检出货物的生产加工单位强化对运输车辆的密封措施,保证运输过程无撒漏。二是防止下脚料残留。要求生产加工企业将运输及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集中存放后做无害化销毁除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和检疫性污染。三是强化粮食进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督促企业提高防疫意识。检验检疫部门将持续加强口岸检疫和实验室检测,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对高风险类进行重点隔离检疫,并与到达地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合作,探索开展运输公司备案管理,联合企业共同完善进口粮食疫情监测等。
2015年第一季度,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115批深圳口岸进口自美国的豆类样品进行检验发现,部分样品从种脐开始有褐色、黑色的斑驳症状,温室隔离种植后检出检疫性病毒菜豆荚斑驳病毒。上述不合格样品共计40批次,同比增多4.4倍,不合格率达35%,凸显美国进境豆类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
据悉,菜豆荚斑驳病毒是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我国目前尚无此病毒的分布。该病毒主要发生于美国、巴西、加拿大、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大豆产区,自然寄主有大豆、豇豆、菜豆,实验寄主有20属、25种植物,易通过汁液接种传播、叶甲科等甲虫传播,甚至种子传播。该病毒单独危害大豆时,可造成3%至52%的产量损失并降低大豆品质,当与大豆花叶病毒复合侵染时,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85%。
近年来,受我国对进口大豆需求较高影响,全国进口大豆量较大,2014年深圳口岸进口大豆157.22万吨。由深圳口岸入境的美国散装大豆不仅数量大、携带疫情风险高,其从口岸到定点加工厂的过程中,还存在运距长、跨辖区、流向广等情况,在接卸、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疫情易传播扩散。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菜豆荚斑驳病毒防治办法,因此病毒一旦传入并定殖,将很难根除,并对我国豆类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农业生产和农林生态构成严重威胁。
对检出不合格的进口大豆,检验检疫部门一是加强运输过程监管。要求有疫情检出货物的生产加工单位强化对运输车辆的密封措施,保证运输过程无撒漏。二是防止下脚料残留。要求生产加工企业将运输及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集中存放后做无害化销毁除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和检疫性污染。三是强化粮食进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督促企业提高防疫意识。检验检疫部门将持续加强口岸检疫和实验室检测,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对高风险类进行重点隔离检疫,并与到达地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合作,探索开展运输公司备案管理,联合企业共同完善进口粮食疫情监测等。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