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鲜活经验——四川检验检疫局服务农产品优进优出纪实
2016年12月30日,四川省副省长朱鹤新在四川检验检疫局《关于服务食品农产品优进优出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此事抓得好。农业在四川的地位独特而重要,天府之国之美誉与之相伴而来,检验检疫局主动作为之做法,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鲜活经验,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
“鲜活经验”的背后,是四川局的不懈探索和创新实践。2016年,为更好服务四川开发开放,四川局党组提出:立足四川资源优势,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构筑通道,打造品牌,倾力服务农产品优进优出。
进:构筑口岸大通道
当前,我国外贸正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作为农产品“进出”的重要平台,口岸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开放程度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口岸建设对于四川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升综合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2016年11月23日,全国首批进口波兰苹果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入境;12月9日,“一带一路”首批搭乘中欧班列的德国猪肉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境肉类指定口岸入境……为满足四川开发开放需求,四川局以建设进境指定口岸为抓手,发挥质检政策优势,推动四川由传统内陆地区向新兴口岸省份转变,由开放后方向开放前沿转变。
紧扣四川“左手丝路、右手长江”区位优势,在双流国际机场空港口岸建成进境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种苗3个指定口岸,获批筹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建成进境整车、肉类2个指定口岸;在泸州、宜宾水运口岸建成2个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构建与四川空铁公水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相匹配的对外开放平台。目前,双流机场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成为我国四大冰鲜三文鱼进口口岸之一。2016年,进口食用水生动物批次、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3.8倍和24.8倍。在宏观调控大背景下,泸州、宜宾粮食指定口岸进口粮食同比分别增长52.5%和2.3%,并吸引了厦门建发原材料、瓮福国际贸易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进境饲料、大豆业务向四川转移。指定口岸辐射带动和拉动经济的作用逐步显现。
出:打造品牌“通行证”
2016年,四川局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作为打造品牌的重要依托,助推川企拓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市场。2016年,新建成攀枝花芒果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及叙永、古蔺甜橙等3个省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6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51个产品获得保护,示范区和获保护产品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四川局打好“品牌推广+出口促进”组合拳,在企业宣传、产品包装、产品展销方面使用“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标识,让“品牌效应”惠及出口企业。
为助推企业以横向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四川局与珠海检验检疫局建立“产地检验检疫、口岸直通放行”合作模式,推动四川鲜蔬菜销往澳门。与厦门、阿拉山口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为“中欧班列+”营造便利通关环境。以电子商务打造“网上丝绸之路”。邀请知名电商企业与四川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龙头企业参加“四川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果蔬优品产销对接会”,进一步提升四川品牌知名度,增强了电商企业对“川字号”品牌的信心。
优:服务农业供给侧
2017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四川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四川局列出了“新年清单”:因地制宜打造自主品牌,培元固本壮大外贸主体,多措并举拓展国际市场。
重建设,持续做好品牌创建。加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力度,力争在现有9个国家级示范区的基础上,再建2个至3个国家级农产品食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为抓手,实施“一市一特产”品牌创建行动,支持企业“走出去”。同时,继续加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力度,四川地域品牌优势。
重谋划,精准落实“优进优出”战略。进口方面,完成50个左右优质农产品的准入谈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支持优良种质资源引进,参与国家现代种业工程,保障大宗农产品进口安全。出口方面,组织农产品扩大出口系列活动,对出口名牌产品和出口龙头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同时,注重研究国外动植检技术措施,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农产品出口提供技术支持。
重质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出口食品质量竞争力提升工程”,以先进出口标准为引领,推动国内与国际或出口标准并轨,提升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增加国内高质量产品供给,让百姓分享到更多“质量红利”。
重保障,完善优化进境指定口岸布局。拓展进境指定口岸功能,发挥进境指定口岸辐射带动和拉动经济作用,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回程运力,推动四川由内陆省份向开放前沿转变。
2016年12月30日,四川省副省长朱鹤新在四川检验检疫局《关于服务食品农产品优进优出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此事抓得好。农业在四川的地位独特而重要,天府之国之美誉与之相伴而来,检验检疫局主动作为之做法,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鲜活经验,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
“鲜活经验”的背后,是四川局的不懈探索和创新实践。2016年,为更好服务四川开发开放,四川局党组提出:立足四川资源优势,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构筑通道,打造品牌,倾力服务农产品优进优出。
进:构筑口岸大通道
当前,我国外贸正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作为农产品“进出”的重要平台,口岸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开放程度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口岸建设对于四川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升综合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2016年11月23日,全国首批进口波兰苹果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入境;12月9日,“一带一路”首批搭乘中欧班列的德国猪肉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境肉类指定口岸入境……为满足四川开发开放需求,四川局以建设进境指定口岸为抓手,发挥质检政策优势,推动四川由传统内陆地区向新兴口岸省份转变,由开放后方向开放前沿转变。
紧扣四川“左手丝路、右手长江”区位优势,在双流国际机场空港口岸建成进境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种苗3个指定口岸,获批筹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建成进境整车、肉类2个指定口岸;在泸州、宜宾水运口岸建成2个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构建与四川空铁公水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相匹配的对外开放平台。目前,双流机场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成为我国四大冰鲜三文鱼进口口岸之一。2016年,进口食用水生动物批次、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3.8倍和24.8倍。在宏观调控大背景下,泸州、宜宾粮食指定口岸进口粮食同比分别增长52.5%和2.3%,并吸引了厦门建发原材料、瓮福国际贸易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进境饲料、大豆业务向四川转移。指定口岸辐射带动和拉动经济的作用逐步显现。
出:打造品牌“通行证”
2016年,四川局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作为打造品牌的重要依托,助推川企拓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市场。2016年,新建成攀枝花芒果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及叙永、古蔺甜橙等3个省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6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51个产品获得保护,示范区和获保护产品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四川局打好“品牌推广+出口促进”组合拳,在企业宣传、产品包装、产品展销方面使用“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标识,让“品牌效应”惠及出口企业。
为助推企业以横向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四川局与珠海检验检疫局建立“产地检验检疫、口岸直通放行”合作模式,推动四川鲜蔬菜销往澳门。与厦门、阿拉山口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为“中欧班列+”营造便利通关环境。以电子商务打造“网上丝绸之路”。邀请知名电商企业与四川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龙头企业参加“四川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果蔬优品产销对接会”,进一步提升四川品牌知名度,增强了电商企业对“川字号”品牌的信心。
优:服务农业供给侧
2017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四川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四川局列出了“新年清单”:因地制宜打造自主品牌,培元固本壮大外贸主体,多措并举拓展国际市场。
重建设,持续做好品牌创建。加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力度,力争在现有9个国家级示范区的基础上,再建2个至3个国家级农产品食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为抓手,实施“一市一特产”品牌创建行动,支持企业“走出去”。同时,继续加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力度,四川地域品牌优势。
重谋划,精准落实“优进优出”战略。进口方面,完成50个左右优质农产品的准入谈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支持优良种质资源引进,参与国家现代种业工程,保障大宗农产品进口安全。出口方面,组织农产品扩大出口系列活动,对出口名牌产品和出口龙头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同时,注重研究国外动植检技术措施,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农产品出口提供技术支持。
重质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出口食品质量竞争力提升工程”,以先进出口标准为引领,推动国内与国际或出口标准并轨,提升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增加国内高质量产品供给,让百姓分享到更多“质量红利”。
重保障,完善优化进境指定口岸布局。拓展进境指定口岸功能,发挥进境指定口岸辐射带动和拉动经济作用,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回程运力,推动四川由内陆省份向开放前沿转变。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