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北京国检”的时代脉搏——盘点北京检验检疫局2016年十大工作亮点
当时针划过2016,回首来时路,“中国号巨轮”不忘初心,闯关夺隘,劈波前进。“十三五”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结构性改革中良好开局。“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深处改革大潮,北京检验检疫人砥砺前行,步伐坚定,新开局中有新作为,向人民交上这样的答卷:
十个专项行动部署在常态工作中,是重点是方向,铺陈在基础工作上,脚步更实;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为商品打造更清楚的名片;首次检出裂谷热和黄热病例守护家园;万众瞩目的e-CIQ主干系统在这里试点,签发出第一张入境货物通关单,缮制签发第一份证书;2016年的科技工作为科技兴检再绘一道绚丽的上扬线;别具匠心的实验工场已然成为行业翘楚;为丰富首都市民的“菜篮子”,检验检疫人在“冰鲜”产品监管上破冰……
岁月穿行中,2016年,北京国检还有会更多的精彩可以书写。“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2017年,检验检疫人定怀愚公之志,尽担当之责,与“中国号巨轮”一起,在阳光中勇毅笃行……
吹尽黄沙始到金: 十个专项行动增效提质出经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基于日常工作、还要抓住重点,利用专项行动这一抓手,深入思考、研究总结,在维护质量安全和提高效率上更进一步。”2016年初,在专项行动动员时,刘德平局长这样要求。于是,十项工作从全年重点工作中浮出,“剑指”入境寄递携带特殊物品查验、进境植物种苗、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进口直通等重点敏感业务。下企业、服务优,找问题、破瓶颈,多沟通、保安全。盘点时,十个专项行动不负众望,成绩斐然。刘德平局长再次要求:总结出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固化下来。
穷源溯流获民赞: 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利民
肇始于2008奥运,厚积于“十二五”,发力于2016。北京局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工作紧抓创新主线、强化标准意识、占领技术高地、坚持开放共享,被列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清单,北京市领导赞其是落实“放管服”的务实举措,质检总局称其为全系统提供了模板借鉴。进口酒类、预包装食品、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等9大类、3757种、542万件产品纵然能“漂洋过海”,亦可被“追本溯源”;51万次扫码查询,消释了大众质量安全疑虑,加固了社会诚信之基;追溯码编码、追溯监管业务规程两项标准树立系统标杆,引领构筑质量追溯监管格局;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封闭指令集芯片确保质量大数据安全;基于追溯系统的8项便利监管措施,提高了政府监管效能,激发了企业质量供给意愿,加速了国际贸易便利化;形成融合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进出口企业、行业协会、消费大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元信息互通互联、质量安全共管共治。
防患未然先筑坝: 全国首次检出裂谷热病例、系统内检出首例黄热病病例
四道防线、十六个关键控制点构筑新的防控体系,立体化防线水到渠成。在首都机场,北京局的旅检查验通道已全面升级:系统内率先投入便携式实时荧光PCR仪,再次升级完善的“入境人员检验检疫信息采集系统”将疫情防控水平全面提升。首次检出的裂谷热和黄热病病例是最好的代言,是一块里程碑,验证了检测能力。
新体系的建设,新模式的成形,今天的口岸防控不限于机场车站,从出发到远方,不用在长长队伍后等待核验,不再等待漫长的检测,先进的技术将所有的信息快速留下,将疫病快速显影在检验检疫人视线里。
疫情总是不期而至,国检人站在口岸,以温度为脉,耳听八方之音,眼观千人之面,只为在数万的入境人流中,有那双眼找到你,有那双手帮到你。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圆满完成e-CIQ主干系统试点工作
这是e-CIQ主干系统第一个试用试点、第一张入境货物通关单签发、第一份证书缮制签发之地;这是夙夜在公、滴水穿石的拳拳赤子之心,历时142天、600余人直接参与、累计加班5000余小时;这是开疆辟土,势要打造可复制推广上线经验的专业团队,他们倾囊相授,编撰25万字教材、指南,30小时视频课件,派遣50人次赴25个直属局指导培训……北京局举全局之力,用一串串数字生动地诠释了试用试点的圆满,确保了主干系统的成功在线,实现了全局业务全面平稳过渡,协助了质检总局做好直属局上线辅导和支持工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科技工作实现新跨越
科技是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基石。而北京局2016年的科技工作成就,恰如镶嵌在这块基石中的宝石,每一颗都闪烁着煜煜光辉,为检验检疫工作照亮前程:布局规划12个口岸初筛查验工作室,建成两个试点工作室,为口岸一线技术执法奠定基础。开发实用性更强的手持查验设备,研制电子鼻设备,搭建传染病快速检测平台,为口岸查验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联合牵头建立全国第一个能力验证联盟,为推动能力验证走向市场化做好准备。着力提高申报立项标准的技术质量,获得立项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突破性地达到33项,首次承担的10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一次性通过审定。
别样梳妆巧做眉: 技术中心现代感十足的实验工场赫然亮相
走进北京局技术中心实验室,偌大的空间没了围墙,没了门牌,在这里,最大限度的开放空间排布各种仪器,所有管线在顶层空间有序排列,并通过自有专利“设备带”巧妙引入以满足下层空间的需求,检测样品有了统一的入口,物料的流动变得单向有序,诸多实验室顽疾一扫而空。
未来感十足,“实验工场”华丽转身,破旧立新的不仅是围墙,更是传统观念,融进的不仅是最新的实验室设计,更是开放、共享的理念,还有实验室人的匠心独具。
“仪器般精密、管路般秩序、逻辑般严谨、网络般开放”立足于首都的实验室就应是首善之区的水准。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技术中心调研时称其完全符合“服务大局走在前、改革创新走在前、从严治检走在前”的要求,这是赞誉,是鼓励,是鞭策。
积智推新破沉疴: “三预”模式再放红利
货没到,但可以向北京局“预申报、预评估、预检验”。2016年,这个政策红利在企业中广为传播。在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上,检验检疫人用心服务每一家爬坡过坎的外贸企业。“三预”模式的推出,进口服装实施面料质量预评估后,抽样检测率由100%降低到30%,检测流程节省约13天;机场快销食品实施预申报整体检验时间压缩至2-5天,通关速度从以前3-4小时通关缩短到现在仅需1小时,提高了20%的鲜活度;天竺保税货物每批货物通关时间减少3天以上,平均仓储,通关费用降低300元以上……这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积,是检验检疫人凝全局之智、集全局之力的深改答卷。
泥犁拔舌自担当: 为丰富百姓菜篮子,在“冰鲜”产品监管上破冰
对进口生鲜食品而言,运输途中的每1分钟都是“生死时速”。面对生鲜食品进口的特殊需求,北京局加快口岸通关速度,实现北京地区生鲜食品最短24小时即可通关。
以“互联网+”为先导,推行“通检无纸化+区域一体化”模式;创新机场口岸“智能型”货物放行模式,做到全天候、零等待通检。
北京是国内三文鱼、金枪鱼、巴氏消毒奶等生鲜食品的主要消费地,为丰富百姓“菜篮子”,让更多、更新鲜的进口生鲜食品摆上百姓餐桌,北京局通过监管链条的前伸后移,将口岸批批检验调整为抽批检验,通检时效的极大提升,使得百姓餐桌上的生鲜食品更快、更新鲜,存活率的升高也有助于平衡生鲜产品价格,百姓掏更少的钱可享受到比以前更高品质的进口生鲜食品,真正实现了企业、百姓双得惠、双丰收。
扶摇直上九万里: 邮检截获物再创新高
2016年,北京局在国际邮件的查验中,截获物写满了长长的成绩单:三个“全国第一”、两种“最毒”生物、一个“全国首次”及四个“北京第一”。这成绩令多少同行难以望其项背:截获全球最毒物种箭毒蛙和全球最毒鱼类纹腹叉鼻鲀;截获箭毒蛙的数量、品种、新闻报道创全国第一,邮寄物疫情检出总数列全国第一;全国首次在邮政口岸截获印度牛粪饼;北京口岸首次截获15条红尾蚺及马陆虫、切叶蚁、鼠妇等活动物,截获植物有害生物种次、质检总局发布警示通报条数名列前茅,也是第一个向质检总局申报动植检口岸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的单位。
万树春声细雨中: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式“百花齐放”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学”“做”效果在于知行合一。沿着这条主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北京局以“早”入手,以“学”筑基,以“新”为体,以“做”为要。主动作为,早筹划、早动员、早培训;坚持原原本本细学、集中研讨深学、实地参观悟学、带着问题学、明确指标督学;不断创新,以“‘两个规范’大讨论”“北京国检好故事”“‘五特精神’来宣讲”“党性锻炼上井冈”“微型党课大竞赛”等拓展教育内容和实践载体;紧握“四讲四有”标尺,努力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新功能定位方面有作为、作贡献。
召开第五届科技委工作会议
对进口三文鱼进行查验
e-CIQ主干系统第一张通关单
“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受关注
“邮件截获物”五花八门
进口服装“三预”监管模式受企业称赞
“实验工场”赫然亮相
当时针划过2016,回首来时路,“中国号巨轮”不忘初心,闯关夺隘,劈波前进。“十三五”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结构性改革中良好开局。“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深处改革大潮,北京检验检疫人砥砺前行,步伐坚定,新开局中有新作为,向人民交上这样的答卷:
十个专项行动部署在常态工作中,是重点是方向,铺陈在基础工作上,脚步更实;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为商品打造更清楚的名片;首次检出裂谷热和黄热病例守护家园;万众瞩目的e-CIQ主干系统在这里试点,签发出第一张入境货物通关单,缮制签发第一份证书;2016年的科技工作为科技兴检再绘一道绚丽的上扬线;别具匠心的实验工场已然成为行业翘楚;为丰富首都市民的“菜篮子”,检验检疫人在“冰鲜”产品监管上破冰……
岁月穿行中,2016年,北京国检还有会更多的精彩可以书写。“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2017年,检验检疫人定怀愚公之志,尽担当之责,与“中国号巨轮”一起,在阳光中勇毅笃行……
吹尽黄沙始到金: 十个专项行动增效提质出经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基于日常工作、还要抓住重点,利用专项行动这一抓手,深入思考、研究总结,在维护质量安全和提高效率上更进一步。”2016年初,在专项行动动员时,刘德平局长这样要求。于是,十项工作从全年重点工作中浮出,“剑指”入境寄递携带特殊物品查验、进境植物种苗、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进口直通等重点敏感业务。下企业、服务优,找问题、破瓶颈,多沟通、保安全。盘点时,十个专项行动不负众望,成绩斐然。刘德平局长再次要求:总结出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固化下来。
穷源溯流获民赞: 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利民
肇始于2008奥运,厚积于“十二五”,发力于2016。北京局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工作紧抓创新主线、强化标准意识、占领技术高地、坚持开放共享,被列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清单,北京市领导赞其是落实“放管服”的务实举措,质检总局称其为全系统提供了模板借鉴。进口酒类、预包装食品、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等9大类、3757种、542万件产品纵然能“漂洋过海”,亦可被“追本溯源”;51万次扫码查询,消释了大众质量安全疑虑,加固了社会诚信之基;追溯码编码、追溯监管业务规程两项标准树立系统标杆,引领构筑质量追溯监管格局;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封闭指令集芯片确保质量大数据安全;基于追溯系统的8项便利监管措施,提高了政府监管效能,激发了企业质量供给意愿,加速了国际贸易便利化;形成融合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进出口企业、行业协会、消费大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元信息互通互联、质量安全共管共治。
防患未然先筑坝: 全国首次检出裂谷热病例、系统内检出首例黄热病病例
四道防线、十六个关键控制点构筑新的防控体系,立体化防线水到渠成。在首都机场,北京局的旅检查验通道已全面升级:系统内率先投入便携式实时荧光PCR仪,再次升级完善的“入境人员检验检疫信息采集系统”将疫情防控水平全面提升。首次检出的裂谷热和黄热病病例是最好的代言,是一块里程碑,验证了检测能力。
新体系的建设,新模式的成形,今天的口岸防控不限于机场车站,从出发到远方,不用在长长队伍后等待核验,不再等待漫长的检测,先进的技术将所有的信息快速留下,将疫病快速显影在检验检疫人视线里。
疫情总是不期而至,国检人站在口岸,以温度为脉,耳听八方之音,眼观千人之面,只为在数万的入境人流中,有那双眼找到你,有那双手帮到你。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圆满完成e-CIQ主干系统试点工作
这是e-CIQ主干系统第一个试用试点、第一张入境货物通关单签发、第一份证书缮制签发之地;这是夙夜在公、滴水穿石的拳拳赤子之心,历时142天、600余人直接参与、累计加班5000余小时;这是开疆辟土,势要打造可复制推广上线经验的专业团队,他们倾囊相授,编撰25万字教材、指南,30小时视频课件,派遣50人次赴25个直属局指导培训……北京局举全局之力,用一串串数字生动地诠释了试用试点的圆满,确保了主干系统的成功在线,实现了全局业务全面平稳过渡,协助了质检总局做好直属局上线辅导和支持工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科技工作实现新跨越
科技是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基石。而北京局2016年的科技工作成就,恰如镶嵌在这块基石中的宝石,每一颗都闪烁着煜煜光辉,为检验检疫工作照亮前程:布局规划12个口岸初筛查验工作室,建成两个试点工作室,为口岸一线技术执法奠定基础。开发实用性更强的手持查验设备,研制电子鼻设备,搭建传染病快速检测平台,为口岸查验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联合牵头建立全国第一个能力验证联盟,为推动能力验证走向市场化做好准备。着力提高申报立项标准的技术质量,获得立项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突破性地达到33项,首次承担的10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一次性通过审定。
别样梳妆巧做眉: 技术中心现代感十足的实验工场赫然亮相
走进北京局技术中心实验室,偌大的空间没了围墙,没了门牌,在这里,最大限度的开放空间排布各种仪器,所有管线在顶层空间有序排列,并通过自有专利“设备带”巧妙引入以满足下层空间的需求,检测样品有了统一的入口,物料的流动变得单向有序,诸多实验室顽疾一扫而空。
未来感十足,“实验工场”华丽转身,破旧立新的不仅是围墙,更是传统观念,融进的不仅是最新的实验室设计,更是开放、共享的理念,还有实验室人的匠心独具。
“仪器般精密、管路般秩序、逻辑般严谨、网络般开放”立足于首都的实验室就应是首善之区的水准。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技术中心调研时称其完全符合“服务大局走在前、改革创新走在前、从严治检走在前”的要求,这是赞誉,是鼓励,是鞭策。
积智推新破沉疴: “三预”模式再放红利
货没到,但可以向北京局“预申报、预评估、预检验”。2016年,这个政策红利在企业中广为传播。在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上,检验检疫人用心服务每一家爬坡过坎的外贸企业。“三预”模式的推出,进口服装实施面料质量预评估后,抽样检测率由100%降低到30%,检测流程节省约13天;机场快销食品实施预申报整体检验时间压缩至2-5天,通关速度从以前3-4小时通关缩短到现在仅需1小时,提高了20%的鲜活度;天竺保税货物每批货物通关时间减少3天以上,平均仓储,通关费用降低300元以上……这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积,是检验检疫人凝全局之智、集全局之力的深改答卷。
泥犁拔舌自担当: 为丰富百姓菜篮子,在“冰鲜”产品监管上破冰
对进口生鲜食品而言,运输途中的每1分钟都是“生死时速”。面对生鲜食品进口的特殊需求,北京局加快口岸通关速度,实现北京地区生鲜食品最短24小时即可通关。
以“互联网+”为先导,推行“通检无纸化+区域一体化”模式;创新机场口岸“智能型”货物放行模式,做到全天候、零等待通检。
北京是国内三文鱼、金枪鱼、巴氏消毒奶等生鲜食品的主要消费地,为丰富百姓“菜篮子”,让更多、更新鲜的进口生鲜食品摆上百姓餐桌,北京局通过监管链条的前伸后移,将口岸批批检验调整为抽批检验,通检时效的极大提升,使得百姓餐桌上的生鲜食品更快、更新鲜,存活率的升高也有助于平衡生鲜产品价格,百姓掏更少的钱可享受到比以前更高品质的进口生鲜食品,真正实现了企业、百姓双得惠、双丰收。
扶摇直上九万里: 邮检截获物再创新高
2016年,北京局在国际邮件的查验中,截获物写满了长长的成绩单:三个“全国第一”、两种“最毒”生物、一个“全国首次”及四个“北京第一”。这成绩令多少同行难以望其项背:截获全球最毒物种箭毒蛙和全球最毒鱼类纹腹叉鼻鲀;截获箭毒蛙的数量、品种、新闻报道创全国第一,邮寄物疫情检出总数列全国第一;全国首次在邮政口岸截获印度牛粪饼;北京口岸首次截获15条红尾蚺及马陆虫、切叶蚁、鼠妇等活动物,截获植物有害生物种次、质检总局发布警示通报条数名列前茅,也是第一个向质检总局申报动植检口岸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的单位。
万树春声细雨中: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式“百花齐放”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学”“做”效果在于知行合一。沿着这条主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北京局以“早”入手,以“学”筑基,以“新”为体,以“做”为要。主动作为,早筹划、早动员、早培训;坚持原原本本细学、集中研讨深学、实地参观悟学、带着问题学、明确指标督学;不断创新,以“‘两个规范’大讨论”“北京国检好故事”“‘五特精神’来宣讲”“党性锻炼上井冈”“微型党课大竞赛”等拓展教育内容和实践载体;紧握“四讲四有”标尺,努力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新功能定位方面有作为、作贡献。
召开第五届科技委工作会议
对进口三文鱼进行查验
e-CIQ主干系统第一张通关单
“出入境物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受关注
“邮件截获物”五花八门
进口服装“三预”监管模式受企业称赞
“实验工场”赫然亮相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