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准入

重庆检验检疫局开展对口扶贫工作纪实

2017年12月27日 09:21 信息来源:http://cngm.cqn.com.cn/html/2017-12/27/content_99414.htm?div=-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地处祖国西部内陆的重庆市,因其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突出的二元结构特征,一直以来都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重庆检验检疫局作为中央驻渝单位,以“扶贫工作是应有之义责无旁贷”的理念,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开展扶贫工作,在巴山渝水间讲述着检验检疫人扶贫帮困的动人故事。

同贫困户一起算好脱贫账

2015年7月,涪陵区打响在重庆市率先脱贫摘帽攻坚战。涪陵检验检疫局扶贫工作队进驻涪陵区荔枝街道办事处方坪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先后由一名局领导任方坪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指定一名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为驻村队员,明确责任部门,全员参与,落实《帮扶方坪村脱贫摘帽工作方案》,实施方坪茶、榨菜等产业扶贫、资金扶贫、驻村扶贫等工作举措,打好单位对接村、干部对接户的精准扶贫“组合拳”。

“这是你们检验检疫干部给买的珍珠鸡,不见了,要卖钱了。”2015年12月6日,方坪村老茶山,王大爷家的珍珠鸡丢了。王大爷家养殖的60只珍珠鸡还有56只,大的每只重达4斤,测算增加纯收入1680元。当年12月,涪陵局干部职工走访贫困家庭,深入田间地头,同“一对二”和“一对一”结对帮扶的23户建卡贫困户一起算好脱贫账,人均收入稳定越过国家扶贫标准线,为持续开展脱贫摘帽成果巩固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局在方坪村实施主动扶贫、技术扶贫、质量扶贫工作中,紧紧同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发挥职能优势助力当地政府茶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实施同办事处、茶业公司签署的《共同促进方坪茶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扶贫帮扶合作备忘录》,同安徽黄山检验检疫局国家茶叶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建立产业扶贫横向合作机制,推动形成了茶产业扶贫合力。

涪陵方坪茶具有悠久历史,被列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涪陵局积极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广“公司+基地+茶农”模式,保护发展200亩方坪茶老茶山,帮助公司新建地处茶山的茶叶加工企业和茶文化展示馆传承方坪茶文化。同时帮助企业引进新品种茶黄金叶,扩大种植300亩新茶山,3年免收茶叶品质及种植基地土壤、水质质量安全项目检测费14万元,并为完善茶山道路基础设施资助方坪村委8万元,推动以质量提升促进茶产业质量变革,帮扶茶叶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获得了出口备案,正推动开展方坪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方坪茶质量品牌和知名度。

该局在新茶山首创重庆市“茶菜套种”技术,指导做好青菜头鲜销的同时,依托涪陵菜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引进出口加工企业到村签订榨菜种植收购协议,免费提供种子,按不低于政府保护价,到户收购茶农种植的青菜头。协助地方政府按每亩200元鼓励贫困户种植青菜头,实施在扶持茶产业企业中为25户茶农出资50万元购买茶产业股本金措施,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茶农变股东持股长达10年。今年7月5日茶农领取采茶工资有的高达3000多元。茶农就近就业、土地流转、茶产业持股分红,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茶产业扶贫项目成为提升茶农造血功能、增收致富和防止返贫的一项长效措施。

检政合力扶持企业带动扶贫,国检纵横机制合作给力,让新老茶山成为方坪茶农的金山银山,茶农在家门口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如今梯式排列有序满山放绿的茶山,成为方坪村一道亮丽风景线,茶在山上、人在茶中、美在心里的乡村,吸引着不少城里人,集品茶采茶、茶山漫步、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正在兴起。廖晓勇看到茶产业发展模式给家乡带来变化,有了检验检疫人的鼓励和支持,更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信心,去年7月,有着在外打拼多年所学技术的廖晓勇,回到家乡发展起了桑茶果酒养蚕业,现正带动起10多户30余村民增收。

该局干部职工的《同贫困户一起算好脱贫账》被评选获奖并编入重庆市脱贫攻坚故事文集。

脚上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我家现在是大踏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实现致富的梦想,我和家人信心十足。”家住涪陵区龙潭镇五显村4组的胡定蓉谈道。她今年50岁,家中7个人有4个劳动力。以前她家主要种植10余亩水稻和玉米,为靠种植养殖自给的贫困户。自2015年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重庆局为她家制定了针对性的脱贫方案,变粮、猪二元结构为蔬菜种植、农产品收售等多元增收方式。同时出资5万元为4组和5组修通了村民致富路。如今她家不但种植水稻、玉米和蔬菜,还养殖10头生猪和1只水牛,依靠富足的劳动力,通过2辆三轮车收购老乡家农产品,在龙潭场镇设置农产品售卖点,日均收入在300元左右。

“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这句发自内心的话,朴实而又饱含着深情。今年12月16日,家住方坪村1组的罗明淑,同涪陵局帮扶干部高兴地唠起了家常,政府资助她家将D级危房改建的新房就在当天主体结构封顶,实现了她将土房改造为砖房的夙愿。而在2015年12月14日她立了承诺书:不愿改造建于1976年的土木房屋。经多次动员改造都不愿意,帮扶干部每逢大雨总是挂念她家安全,直到今年4月18日才得知她的实情:“我也想申请D级危房改造,但房屋在2012年办理产权证时办给了儿子名下。”她儿子在外打工,娶妻、落户陕西。为帮她办理产权过户,帮扶干部多次咨询政策,同街道和村委会研究解决办法,帮助他们到房屋产权交易所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不识字,帮助代写,7月27日房屋产权过户成功。11月获批涪陵区第四期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

家住方坪村2组的贫困户王群身患残疾,2个孩子读书,2014年大女儿考取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涪陵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自愿捐款助学,并帮助申请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由于父亲聋哑,母亲外出,为让她安心读书,帮扶干部成为她的“家长”,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经常保持联系和帮助解决,鼓励小王同学好好学习,由于成绩优异今年被学校保送武汉大学法学专业,将免收学费读研并给予生活补助,2020年研究生毕业,成为家庭的希望。家住涪陵区五显村5组的周关羽,考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因家庭困难而发愁,重庆局得知情况后发动全局为她捐款4.7万多元,现已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四学生。近几年重庆局共捐款助学144名学生。

重庆局为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帮扶户,针对村民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子女在外务工,年老体弱,全部集中到村委宣传,有的乡亲一次来回要走3个多小时,党员干部们就像待父母一样,采取入户宣传或院坝会宣传,多为乡亲们着想,让乡亲们少跑路,干部多跑腿,使惠农扶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今年4月19日,涪陵局组织党员干部到户宣传涪陵区《农村建卡贫困户到户扶贫政策汇编》,并规划到户产业扶贫项目,下午从方坪村3组返回途中,因山高坡陡,汽车熄火、倒退,滑下2米的坎,侧滑近10米,滑到第二个坎时,被一棵大树挡住,所幸无人员受害,车受损严重。闻讯赶来的乡亲们心中洋溢着感动,直到晚上21时也不愿离开,这种情怀激励着党员干部为实实在在地帮助乡亲们多做点事。

两年多来,重庆局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对口帮扶村,进村入户,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扶贫惠民政策,积极引导和开展帮扶工作,因户施策、接力帮扶,坚持“小康路上有你、有我、有大家,不让一个帮扶老乡落下”的理念,针对每个贫困户的不同原因,制定精准帮扶措施。万州检验检疫局21名党员干部对接帮扶天城镇高寨村30户贫困户,精准扶贫认“亲戚”,驻村工作队坚持驻村工作,集中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帮扶贫困户13次、开展帮扶小组活动5次,落实10户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单位和个人捐款17.385万元帮扶发展种植养殖业,介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4人次,贫困户生病住院,党员干部主动到医院看望慰问,帮助落实贫困户看病就医帮扶政策,贫困户深为感动。

今年重庆局对口扶贫的五显村党支部书记和涪陵局驻方坪村工作队员被推荐为重庆市扶贫攻坚党支部书记带头人和扶贫攻坚驻村干部带头人,五显村党支部在谈到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讲述了村党支部在重庆局城乡结对共建帮助下,从2015年的后进村党支部转化成为先进党支部,积极创建党建示范点的经历,不断以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引领“阳光惠民”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涪陵局驻方坪村工作队员畅谈了两年多来进村入户200余次、行程近2万公里、坚持做好扶贫工作的深切感受,被涪陵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扶贫攻坚成绩突出先进个人。

第一书记的“逆向思维”

“你说搞,什么就搞什么”富裕村第一书记刘世林的产业发展方案终于通过村民代表讨论了。经过近4个月的反复讨论,从最初村民们的“没什么可搞”到现在的“你说搞什么就搞什么”,多亏了第一书记刘世林的“逆向思维”。

刘世林是重庆局动植物检验监管处的科长,今年8月主动要求参加重庆市商务委扶贫集团,到秀山县隘口镇的贫困村富裕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重庆局机关派出的第一名“第一书记”。尽管富裕村今年底已经“摘帽”,但是“打扫战场”巩固成果的任务却并不轻松。交通不方便,境内山高谷深,属高寒地区,山路弯道多且较窄,大中型货车转弯都困难。没有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全村40%的人口外出务工,剩下多为老弱病疾人员,劳动力相对不足。

“别的村搞发展,都是先看村里有什么优势产业,然后想法子帮助该产业做大做强。可是到了富裕村却完全不一样了。”刘世林说。上任伊始,他就开始向村民们广泛征集产业发展的点子。“我先是去村民的家里问,村民们都不太积极。然后,我们村委会就缩小范围,把村里的党员和干部集中起来讨论。但是效果也不好,大家都很茫然,讨论不出个头绪。”刘世林说,“后来,我们干脆就转个方向,调个头。不再去想村里产什么,而是倒着想市场需要什么,然后再让村民去种。用市场导向来指导农业生产。”

可是怎么才能找准市场的需求呢?刘世林想到了农村电商。他发现,前些年重庆有家电商企业为帮助武陵山区农产品销售,开通了“武陵生活馆”电商平台,并在富裕村设置了运营点,但是由于无人经营而闲置了。刘世林找到村里年青的“本土人才”姚锐,让她把富裕村在“武陵生活馆”里的店铺运营起来。通过平台收集信息,分析哪些农产品销量好,市场需求大。同时,姚锐在平台上开通了代缴水电费等服务,既方便了村民们生活缴费,也能挣点手续费补贴家用。“我们准备让村民种的黑花生、甜玉米都能从这个电商平台上找到商机。”刘世林说,“局里送来的扶贫基金,我准备拿出来给大家买种子。”

当然,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地跟着干,第一书记必须要先成为村民的贴心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第一书记的4项重要职责,我是一刻也不敢忘。”刘世林说。尽管家在主城,刘世林几乎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富裕村。由于其他5名村干部都是本村人,大多数的时候,他一个人坚守在村委会。不到4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村里的37户建卡贫困户和20余名党员家庭。最远的时候,他要走上十二三公里的山路。每到一户,他都要详细了解村民们的生活困难。在80多岁的五保户李老花家中,刘世林得知因存折丢失,腿脚不方便没去补办,他已经有几个月没领到补助金了。刘世林立即想办法帮他补办了存折,并且征得李老花同意由一名村干部按月定期帮他去银行领取补助金。在解决困难的同时,每到一户刘世林都要向村民们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和村里的发展规划。村民杨保林对村里修路的事很关心,但是长期在外打工不了解情况,经常在村民中间发些牢骚。听说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杨保林主动与刘世林添加了微信好友。在微信聊天中,刘世林告诉他,村里已经把村民们关心的道路硬化问题反映给了镇党委,现在镇里的规划已经确定,明年之内就要把村里的道路全部修好。刘世林时常还发一些路基施工的现场图片给杨保林。杨保林的牢骚少了,还积极地给刘世林提供一些在外打工时了解到的信息,也想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比起刚来的时候,他们更愿意跟我打交道了。”刘世林说,“有天晚上我刚准备睡觉,一个村民跑到村委会来找书记,说小孩在镇里的学校生病了,着急得很。我开上自己的车把他送到镇上,又接上孩子送到医院,折腾了大半夜。回来的路上才想起连他叫什么名字都还不知道呢。”不需要知道姓名,不需要害怕被拒绝,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就是这样简单吗?一声“书记”,是组织对扶贫干部的重托和期望,一声“书记”,更是农民对干部对党的信赖和托付。

两个月前,刘世林听说湖南检验检疫局帮助张家界的棕叶建成了出口示范区。他看到村民们房前屋后栽种的棕叶又有了新想法。“棕叶作为一种食品包装材料,市场需求稳定。”刘世林说,“富裕村的气候非常适宜棕叶生长。最重要的是种棕叶村民投入小,而且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村里的老人也能种。”在重庆局的支持下,他已经向秀山县提出了发展棕叶生产的建议,并且正在积极联系湖南的客商来富裕村考察。他希望,他的“逆向思维”能为村民们找到一条致富路。

渝检人的应尽之责

“扶贫工作,虽然没有列入检验检疫法定职能。但是,扶贫攻坚却是检验检疫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特别是在重庆,显得更加迫切。”重庆局副局长蔡文彪经常用这句话来提醒全局重视扶贫工作。“扶贫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新的历史时期,消除贫困就是我们党在践行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承诺,重庆检验检疫局责无旁贷”。

2015年以来,重庆局按照重庆市委和质检总局相关要求,先后承担了对万州区高寨村、涪陵区五显村、涪陵区方坪村和秀山县富裕村的对口帮扶工作。截至今年9月11日,两个国家级和两个市级贫困村、共176户建卡贫困户,通过国家和重庆市验收,全部实现村摘帽户脱贫。

明年,重庆局将扶贫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聚焦对口帮扶的秀山县富裕村等4个村,集中力量开展实施“依托技术支撑扶贫攻坚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按照重庆市委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和质检总局“紧盯脱贫攻坚目标持续用力”的要求,努力把区县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出口优势和发展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选准支柱产业、打造龙头企业、扶持品牌创建,大力发展开放型农林业,提升当地农林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的实力。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出口平台搭建、示范区建设、注册备案、检测认证、通关放行等方面,全力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食品出口。落实重庆市委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要求,立足帮扶村、辐射区县全域,通过开展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和电商扶贫等多渠道、多样化的扶贫路径,强化农村生态资源保护、培养村民健康生活方式、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掁兴,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