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准入

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全力打造“千万吨级”进口粮食特色口岸

2017年02月22日 09:02 信息来源:http://cngm.cqn.com.cn/html/2017-02/22/content_81367.htm?div=-1

近年来,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主动作为,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连云港口岸及新亚欧国际物流大通道沿线进口粮食产业发展,通过“规范建设”“精准帮扶”“严格管理”和“便利服务”,全力打造进口粮食特色口岸,积极助推口岸进口粮食跨越式发展。口岸大宗粮食进口量从十多年前的年均100多万吨,至2016年达到650万吨创出历史新高。未来2-3年,连云港口岸有望实现以进口大豆、木薯干和哈萨克斯坦过境小麦为特色的“千万吨级”进口粮食口岸的发展目标。

规范建设 提供基础保障

为了配合港口“一带一路”陆海交汇枢纽、亚欧国际物流运输主渠道建设,连云港局扎实推进进口粮食检验检疫规范化建设。结合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建设的规范和要求,在港口“一体两翼”规划布局、粮食集散中心建设及接卸能力提升、接卸功能转移、码头转型升级、生态港口建设等重大战略中给予积极指导和帮助,加强进口粮食检验检疫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进口粮食防疫管理体系。加强政府、港口、铁路及相关粮食进口加工企业的协调和沟通,率先推动有“装得快、跑得快、卸得快、无撒漏的移动筒仓”美誉的粮食散装专用车在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的常态化运营。港口新增进口粮食筒仓10.5万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成智能、功能齐全、检疫样品自动化抽取等特色的现代化的进口粮食抽样检测监控中心年内即将完工投入使用。进口木薯干加工企业新增备案仓储能力20万吨,作业码头配套建设防尘墙、高压水炮、消洗台、防尘抓斗和负压漏斗等防疫、防尘和环保设施设备。

目前,连云港口岸共有5家码头查验点通过质检总局考核验收,获得进境粮指定口岸资质。口岸功能的拓展和完善,为港口转型升级、进口粮食上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精准帮扶 打通中哈新通道

在质检总局和江苏检验检疫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连云港局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实体平台——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基地提供精准帮扶,主导推动哈国小麦过境运输安全大通道建设。通过积极参与哈萨克斯坦小麦输华建议要求及过境粮食检疫标准的起草工作,2015年12月14日中哈两国签署《哈萨克斯坦小麦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和2016年1月26日质检总局发布第8号公告都明确将连云港作为哈萨克斯坦过境小麦的唯一指定离境口岸,为连云港过境粮食业务争取到较大的政策支持。

针对哈国小麦“原箱过境”“集改集过境”“集改散过境”3种过境方式,首次创新性提出“三不三专”过境监管原则。要求过境小麦在“专场、专库、专设施”中进行换装操作,确保过境粮食及下脚料在作业中“不流失、不扩散、不撒漏”。为此,中哈基地先后改建专用仓库,设计建造了防尘装卸设施和装卸设施,指定了专用运输路线、暂存场地及装卸泊位,专门制定了以突出检验检疫监管职能、满足有害生物疫情防控安全要求为主要内容的过境粮食运输方案并顺利通过全国进口粮食检疫专家进行评审,为打通过境通道提供了核心的技术保障。2017年1月5日完成首批720吨过境哈国小麦监管监装,2月5日的首发活动得到了众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聚焦。首批哈国小麦的成功过境,标志着由检验检疫主导的亚欧过境粮食运输大通道正式打通,为促进连云港口岸粮食上量、新业务增长、提升口岸影响力开辟出一条新的独特途径。

严格把关 提供安全保障

连云港局始终坚持疫情截获“第一指标”工作理念,严格落实进口粮食植物疫情检出、安全风险监控、外来疫情监测及后续监管措施,形成进境粮食的检验检疫闭环监管,构建连云港进口粮食口岸及辐射地区疫情防控和质量监控安全防护网络。近年来,连云港局累计监管进口粮食近3000万吨,连续多年夺得全省植检疫情综合评价第一名,全国首次截获有害生物50多种,获得质检总局、省局警示通报100多次,从进口粮食码头、加工厂周边及运输沿线监测发现重要有害生物20多种,组织检疫除害、疫情铲除行动10多次。每年对进口粮食中4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和转基因进行进行风险监控监测,累计抽取样品150多个,得到监控数据1000多个,涉及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乌拉圭等多个粮食输出国家。从2船次、126127.259吨进口美国玉米和8批次、进口美国玉米酒糟粕中检出未经我国批准的转基因品系MIR162并一律作出退运处理。检验检疫的严格把关,为口岸进口粮食合规、有序上量及亚欧国际物流通道沿线地区进口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提高效能 提供便利服务

连云港局新一届班子以打造“安全、快捷、特色”三大口岸为工作目标,积极倡导“个性、精准、快捷”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检验检疫工作效能。检验检疫一体化、国际航行船舶“单一窗口”“三互”大通关、登轮检疫鉴定“零待时”等创新措施的实施,为口岸进口粮食运输船舶快速靠港提供了保障。针对进口粮食数量大、批次多、流向广及疫情复杂、后续监管困难等工作难题,积极开展“处带室”工作模式的研究和应用,集成、固化“处带室”工作制度和措施,检疫技术从实验室向查验和处置现场延伸、渗透,提高了现场疫情发现率及常规疫情的初筛鉴定率和截获疫情快速处置率,极大提高了进口粮食的检查、放行速度。积极推进新亚欧大陆桥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大陆桥的检验检疫监管信息平台,及时传递进口粮食调离监管信息,落实进口粮食的大陆桥沿线信息化联合监管措施。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服务水平的提升,缩短了进口粮食的留港时间,为进口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流成本,为连云港口岸进口粮食的跨越发展作出了贡献。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