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检验检疫局支持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建设
自今年2月22日首趟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专列抵达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后,粮食专列再次陆续运抵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截至目前,共有5800吨哈萨克斯坦小麦通过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入中国市场。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利用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中欧班列“长安号”,成功构建了连接中亚乃至欧洲到中国内陆的国际粮食物流通道。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的加快运营,为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的粮食企业在探索粮油运输新通道、粮油贸易新方式、粮油分拨基地后移至内陆地区打开新的窗口,使陕西、西安的农产品市场与世界接轨,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增添了新动力。世界各地优质粮食资源聚集“西安港”,给群众带来“舌尖上的福利”。
陕西检验检疫局全力做好监管工作,让这个“福利”惠及更多人。
今年2月22日,凌晨5时30分,大雪过后的古城西安寒冷而寂静。一声汽笛长鸣,满载1795吨哈萨克斯坦小麦的首趟中亚班列(哈萨克斯坦-西安)粮食专列,经过7天6夜疾驰,缓缓驶入西安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标志着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正式运营。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内陆地区扩大开放,质检总局于2014年12月同意陕西建设进境粮食指定口岸。陕西局积极协助地方,多次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协调,开展口岸建设,并到一线指导完善口岸检验检疫基础设施。2015年12月,质检总局正式批复西安铁路开放口岸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成为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进境粮食指定口岸。2016年,质检总局专门与哈萨克斯坦检验检疫部门磋商,将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列入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的口岸名单。
大雪过后的寒风中,检验检疫人员个个精神满满,有序工作。陕西局副局长陈茂盛现场指挥,他表示:“对该批小麦进行全程监管,检验检疫合格后,将运抵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加工,让市民们吃上无污染、非转基因的优质进口面粉。”
为确保首批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安全顺利,陕西局邀请新疆检验检疫局与小麦进口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组成专门团队,模拟评估“哈萨克斯坦-阿拉山口-西安”全过程风险,落实列车集装箱密闭运输“中途不停靠、不挂载、不卸载”运输风险监管措施,制定实施进口粮食详细检验检疫监管方案,确保将检验检疫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安全可控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实施第一口岸验证、第二口岸(目的地)检验检疫监管一体化工作模式,采用边境口岸直放,目的地口岸报检的检验检疫放行流程,实现过境粮食入境、换装、出境的全过程安全监控,节省物流环节,提高工作时效。同时,协调海关、铁路、口岸、商务、粮食等部门在转关、报关、运载等方面,为首批进境粮食提供最大便利,为进境粮食提供最大化便利措施。
经专家组集中检验检疫查验,未发现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该批小麦被准许调往符合检疫防疫条件的粮食加工厂监管加工。2月25日,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首批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放行仪式。陕西局局长徐华良为企业颁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质检总局动植司副司长张朝华说,首次进口哈麦成功落地西安,见证了质检总局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也见证了陕西局和新疆局携手合作的成果,希望陕西省以这次哈麦进口为契机,充分发挥指定口岸优势,着力打造辐射西北和周边省份的粮食贸易和加工产业,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再创新辉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互通”成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共识。2013年11月28日,陕西首个至中亚货运列车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车站正式起航。随后,西安至阿拉木图中亚班列,西安至华沙、汉堡、莫斯科、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陆续开通,线路连接中亚、辐射欧洲。
今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为西安港对外开放发展又提供了新机遇。“目前,通过中欧班列已从哈萨克斯坦进口超过8000吨物资,包括油脂、小麦、面粉以及各种小食品。”西安爱菊粮油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说,今年底西安市民还将品尝到中亚的牛羊肉。
通过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中欧班列,西安成功构建了连接中亚乃至欧洲到中国内陆的国际粮食物流通道。西安港将利用陕西联东进西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国外优质粮食向西部聚集和流动,填补区域产业空白。优质的粮食资源聚集到西安港,直接销往西南、西北、华中等地区,大大降低企业进口粮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助力西安港向中国内陆粮食集散分拨和加工贸易基地迈进,进一步繁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陕西检验检疫人全力护航“舌尖上的安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构筑一道道坚实屏障。
自今年2月22日首趟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专列抵达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后,粮食专列再次陆续运抵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截至目前,共有5800吨哈萨克斯坦小麦通过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入中国市场。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利用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中欧班列“长安号”,成功构建了连接中亚乃至欧洲到中国内陆的国际粮食物流通道。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的加快运营,为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的粮食企业在探索粮油运输新通道、粮油贸易新方式、粮油分拨基地后移至内陆地区打开新的窗口,使陕西、西安的农产品市场与世界接轨,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增添了新动力。世界各地优质粮食资源聚集“西安港”,给群众带来“舌尖上的福利”。
陕西检验检疫局全力做好监管工作,让这个“福利”惠及更多人。
今年2月22日,凌晨5时30分,大雪过后的古城西安寒冷而寂静。一声汽笛长鸣,满载1795吨哈萨克斯坦小麦的首趟中亚班列(哈萨克斯坦-西安)粮食专列,经过7天6夜疾驰,缓缓驶入西安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标志着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正式运营。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内陆地区扩大开放,质检总局于2014年12月同意陕西建设进境粮食指定口岸。陕西局积极协助地方,多次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协调,开展口岸建设,并到一线指导完善口岸检验检疫基础设施。2015年12月,质检总局正式批复西安铁路开放口岸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成为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进境粮食指定口岸。2016年,质检总局专门与哈萨克斯坦检验检疫部门磋商,将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列入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的口岸名单。
大雪过后的寒风中,检验检疫人员个个精神满满,有序工作。陕西局副局长陈茂盛现场指挥,他表示:“对该批小麦进行全程监管,检验检疫合格后,将运抵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加工,让市民们吃上无污染、非转基因的优质进口面粉。”
为确保首批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安全顺利,陕西局邀请新疆检验检疫局与小麦进口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组成专门团队,模拟评估“哈萨克斯坦-阿拉山口-西安”全过程风险,落实列车集装箱密闭运输“中途不停靠、不挂载、不卸载”运输风险监管措施,制定实施进口粮食详细检验检疫监管方案,确保将检验检疫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安全可控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实施第一口岸验证、第二口岸(目的地)检验检疫监管一体化工作模式,采用边境口岸直放,目的地口岸报检的检验检疫放行流程,实现过境粮食入境、换装、出境的全过程安全监控,节省物流环节,提高工作时效。同时,协调海关、铁路、口岸、商务、粮食等部门在转关、报关、运载等方面,为首批进境粮食提供最大便利,为进境粮食提供最大化便利措施。
经专家组集中检验检疫查验,未发现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该批小麦被准许调往符合检疫防疫条件的粮食加工厂监管加工。2月25日,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首批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放行仪式。陕西局局长徐华良为企业颁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质检总局动植司副司长张朝华说,首次进口哈麦成功落地西安,见证了质检总局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也见证了陕西局和新疆局携手合作的成果,希望陕西省以这次哈麦进口为契机,充分发挥指定口岸优势,着力打造辐射西北和周边省份的粮食贸易和加工产业,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再创新辉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互通”成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共识。2013年11月28日,陕西首个至中亚货运列车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车站正式起航。随后,西安至阿拉木图中亚班列,西安至华沙、汉堡、莫斯科、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陆续开通,线路连接中亚、辐射欧洲。
今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为西安港对外开放发展又提供了新机遇。“目前,通过中欧班列已从哈萨克斯坦进口超过8000吨物资,包括油脂、小麦、面粉以及各种小食品。”西安爱菊粮油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说,今年底西安市民还将品尝到中亚的牛羊肉。
通过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中欧班列,西安成功构建了连接中亚乃至欧洲到中国内陆的国际粮食物流通道。西安港将利用陕西联东进西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国外优质粮食向西部聚集和流动,填补区域产业空白。优质的粮食资源聚集到西安港,直接销往西南、西北、华中等地区,大大降低企业进口粮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助力西安港向中国内陆粮食集散分拨和加工贸易基地迈进,进一步繁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陕西检验检疫人全力护航“舌尖上的安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构筑一道道坚实屏障。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