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准入

监管与服务并重 资源与红利共享 浙江检验检疫局推行出口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

2017年08月21日 09:33 信息来源:http://cngm.cqn.com.cn/html/2017-08/21/content_92737.htm?div=-1

2013年探索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2015年在全省推广,2016年底在全省2500余家企业推行监管模式改革,涵盖5大类16种农产品,覆盖90%以上。拥有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连续4年出口竹木草制品实现零通报,连续4年实现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这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展示了浙江检验检疫局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成果,体现了该局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创新监管激发市场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是农产品出口大省,拥有近3000家出口农产品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为民营小微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农产品需求不振,低成本优势不再,传统农产品出口举步维艰。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浙江局通过2大类出口农产品、200多家企业试点,总结建立了一套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和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为基础的监管模式。

“模式改革后,我们享受一类企业申报放行,出口即报即放,节约了通关时间,降低了物流仓储成本,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浙江峰晖竹木草制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雅琴说,今年1-6月,该公司出口增幅超过10%。

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让企业获得了物流自主权,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充分激发。此外,加之浙江省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在办理检验检疫相关注册登记及检疫审批等事项时,至少节省办理时间3-4天,节约交通成本70%。

数据显示,浙江局探索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5年间,农产品出口实现四连增。2016年,辖区共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40.62万批、货值85.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07%和11.96%。今年上半年,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20.08万批、货值38.8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18%和6.10%。

优化服务促进业务发展

“以前我们对于出口国家的风险知之甚少,一旦遇到问题也不知道症结在哪儿,只能怪运气不好。”对于改革前的状况,峰晖公司董事长梁峰晖感慨。

浙江局对症下药,指导和帮扶企业分析识别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对照进口国或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建立了“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让企业做质量安全的“明白人”。

在面临国外官方审核或接受外商验厂审核时,“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破解了外贸难题。2016年5月,辖区两家实验室获得印度尼西亚认证,有效破除了印尼针对我国柑橘的技贸壁垒,衢州等地产的柑橘重新对印尼出口。

浙江局挖掘辖区农业特点和特色资源优势,推进柑橘、宠物食品、竹木草制品等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目前,辖区有5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其中湖州安吉、衢州江山、台州仙居3个县2016年成为国家级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4年至2017年,出口竹木草制品实现零通报。

优化服务、落实“放管服”改革,浙江局副局长游忠明说:“‘放’在企业贸易自主权,‘管’在安全监控、日常风险管理,‘服’在手把手帮助企业建立日常风险管理体系。”

管得到位,放得踏实。这是浙江局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的最佳诠释,并最终实现了检企监管能力双提升。

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改革只是手段,造福地方经济才是最终目的。

7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厅一声钟响,温州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宠物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登陆主板的企业。从家庭作坊式企业到上市公司,“佩蒂”的成长是浙江局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的典型写照。

“实施模式改革后,该企业99%以上批次的产品享受申报放行便利措施,平均每批货物节约通检时间2—3天。”浙江温州检验检疫局动植处副处长陈胜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惠及百姓的政策才是好政策。浙江局推进出口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致富。以湖州竹木草制品为例,已经发展到竹串、竹餐盒、竹窗帘、竹地毯等数千款产品,其工艺精美,契合生态环保理念,受到国内外客户喜爱。2016年,峰晖公司联合竹农2000余户,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700余人,给浙江乃至安徽等周边地区大量再生性竹资源找到了出路。

农产品出口在整个外贸行业里数额不算大,但它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切实关系着“三农”问题。帮扶农产品出口企业,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意义重大,浙江局农产品监管模式改革久久为功。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