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清澜检验检疫局多举措帮扶水产加工企业扩大出口
水产品是海南传统优势出口产品,水产养殖业是海南“带动一项产业、拉动一方经济、致富一地群众”的主要切入点。2017年,海南清澜检验检疫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质量提升年”中积极作为,以更大气力推动水产品出口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口水产品1141批、重2.4万吨、货值718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1%、20.3%和14.0%。传统产品罗非鱼出口量保持稳定,达1.6万吨。海捕鱼成为又一出口亮点,全年出口6419吨,货值251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1.6%和165.9%,呈现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
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 提升供给质量
文昌市拥有海南省最早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内备案水产养殖面积近12万亩,年供货量约23万吨,为海南省培育了18家出口水产加工企业。为维护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名牌效应,该局多措并举,以推动责任落实为抓手,全面提升供给质量。一是深入文昌市举办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培训班,推动政府发挥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作用;二是主动联合省商务厅,推动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协同共治机制,助推示范区持续通过年审;三是推动水产加工企业“同线同质同标”工程,实施“逐一帮扶”行动计划,助力企业发挥质量提升主体作用。文昌市自2012年首次荣获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来,辖区内水产加工企业无一起被国外预警通报现象发生,充分发挥了质量安全示范引领作用。
释放改革红利 增强企业质量获得感
2017年,清澜局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给予水产养殖基地快速备案,保障出口水产品便利通关。一是在“六检六放”工作机制下,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对符合要求的水产养殖基地给予快速备案,缩短办理时间至1天以内。全年辖区内新增备案水产养殖基地近1万亩,年增长率近10%;二是严格执行e-CIQ主干系统查验指令,根据风险可控程度,企业信用等级和合格保证,实施“即检即放”“快检快放”和“边检边放”等贸易便利化措施,使出口水产品抽检比例降至1.84%,检验检疫流程时长降至1天以内。更快的基地备案、更低的抽检比例和更短的流程时长使企业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大大增强企业贸易便利获得感。
强化源头监管 指导科学规范化养殖
水产养殖基地备案管理是从源头上确保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2017年,该局对水产养殖基地严格监管,既开“绿灯”,又亮“红牌”,严格落实准入退出机制。在给予水产养殖基地快速备案便利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运行。全年共抽取152个风险监测样品,获得634个监控结果,全面监测农药、兽药、污染物残留水平;现场监管300余人次,对24家无法持续符合备案要求的养殖基地亮起“退出”红牌。该局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罗非鱼养殖基地与养殖户探讨罗非鱼缺氧和应激过度应对方法,指导其规范管理和使用药物,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罗非鱼科学规范化养殖。
助力企业转型 打造水产出口新“明星”
罗非鱼是海南主要出口水产品,但近年来国际市场低迷,2017年清澜口岸出口罗非鱼及其制品平均单价已下降至每吨2296美元,水产品出口亟待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清澜局积极引导企业开拓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同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开发经济效益高、出口市场广的新品种。新市场、新品种虽然受到企业青睐,但也意味着企业需要应对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为此,清澜局组织辖区企业参加“进出口食品安全大讲堂”“国际视野大讲堂”,学习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派员深入企业介绍韩国进口水产品新规要求,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帮助企业科学评估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文昌福海食品有限公司在该局“一企一策”帮扶下,转型以出口海捕鱼为主,市场主要面向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韩国、美国等,2017年共出口水产品7758吨,货值近30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0%和67.1%,成为辖区出口水产加工企业中又一颗“明星”。
水产品是海南传统优势出口产品,水产养殖业是海南“带动一项产业、拉动一方经济、致富一地群众”的主要切入点。2017年,海南清澜检验检疫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质量提升年”中积极作为,以更大气力推动水产品出口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口水产品1141批、重2.4万吨、货值718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1%、20.3%和14.0%。传统产品罗非鱼出口量保持稳定,达1.6万吨。海捕鱼成为又一出口亮点,全年出口6419吨,货值251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1.6%和165.9%,呈现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
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 提升供给质量
文昌市拥有海南省最早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内备案水产养殖面积近12万亩,年供货量约23万吨,为海南省培育了18家出口水产加工企业。为维护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名牌效应,该局多措并举,以推动责任落实为抓手,全面提升供给质量。一是深入文昌市举办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培训班,推动政府发挥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作用;二是主动联合省商务厅,推动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协同共治机制,助推示范区持续通过年审;三是推动水产加工企业“同线同质同标”工程,实施“逐一帮扶”行动计划,助力企业发挥质量提升主体作用。文昌市自2012年首次荣获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来,辖区内水产加工企业无一起被国外预警通报现象发生,充分发挥了质量安全示范引领作用。
释放改革红利 增强企业质量获得感
2017年,清澜局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给予水产养殖基地快速备案,保障出口水产品便利通关。一是在“六检六放”工作机制下,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对符合要求的水产养殖基地给予快速备案,缩短办理时间至1天以内。全年辖区内新增备案水产养殖基地近1万亩,年增长率近10%;二是严格执行e-CIQ主干系统查验指令,根据风险可控程度,企业信用等级和合格保证,实施“即检即放”“快检快放”和“边检边放”等贸易便利化措施,使出口水产品抽检比例降至1.84%,检验检疫流程时长降至1天以内。更快的基地备案、更低的抽检比例和更短的流程时长使企业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大大增强企业贸易便利获得感。
强化源头监管 指导科学规范化养殖
水产养殖基地备案管理是从源头上确保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2017年,该局对水产养殖基地严格监管,既开“绿灯”,又亮“红牌”,严格落实准入退出机制。在给予水产养殖基地快速备案便利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运行。全年共抽取152个风险监测样品,获得634个监控结果,全面监测农药、兽药、污染物残留水平;现场监管300余人次,对24家无法持续符合备案要求的养殖基地亮起“退出”红牌。该局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罗非鱼养殖基地与养殖户探讨罗非鱼缺氧和应激过度应对方法,指导其规范管理和使用药物,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罗非鱼科学规范化养殖。
助力企业转型 打造水产出口新“明星”
罗非鱼是海南主要出口水产品,但近年来国际市场低迷,2017年清澜口岸出口罗非鱼及其制品平均单价已下降至每吨2296美元,水产品出口亟待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清澜局积极引导企业开拓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同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开发经济效益高、出口市场广的新品种。新市场、新品种虽然受到企业青睐,但也意味着企业需要应对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为此,清澜局组织辖区企业参加“进出口食品安全大讲堂”“国际视野大讲堂”,学习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派员深入企业介绍韩国进口水产品新规要求,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帮助企业科学评估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文昌福海食品有限公司在该局“一企一策”帮扶下,转型以出口海捕鱼为主,市场主要面向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韩国、美国等,2017年共出口水产品7758吨,货值近30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0%和67.1%,成为辖区出口水产加工企业中又一颗“明星”。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