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准入

仗剑守国门 严拒洋垃圾

2018年06月26日 09:20 信息来源:http://cngm.cqn.com.cn/html/2018-06/26/content_105231.htm?div=-1

5月21日8时,一辆面包车从广州海关南办公区驶出,化矿技术专家钟志光带着2名技术人员直奔某外运码头,对一批来自赞比亚的铅矿开展抽样作业。

“干态的铅矿砂呈土灰色,湿的铅矿砂应像水泥一样呈黑灰色。”望着掺杂了红色、绿色和白色粒状物的铅矿,钟志光皱起眉头。这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专家,从事取制样和矿产品鉴别30多年。经验告诉他:这批铅矿有问题。

按照广州海关封堵“洋垃圾”进境三个100%查验要求,他们当即决定,对货主申报的16个集装箱实施全面“掏柜”。

这是一个敞开式的堆放地,暴晒后的集装箱内部温度达到50℃,并散发出难闻的异味。3人一边用放射性检测仪测量辐射计量,一边对照报关资料逐一登记货物品名、包装、标记以及外观情况,直到下午17时才完成抽样作业。他们立即把抽取的40个样本抬上车,送回化矿实验室鉴别。

对于他们来说,顶风雨、冒严寒、战酷暑,连续作战10小时以上查找风险点的工作再平常不过。

近几个月来,面对“洋垃圾”走私手段日益隐蔽的严峻趋势,广州海关技术检测部门以技术为“剑”,以忠诚为“盾”,铸牢国门“防线”,为科学鉴定固体废物,严防“洋垃圾”进境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今年1-5月,广州海关技术检测人员完成141批固体废物鉴定业务,鉴定出67批固体废物。其中,22批鉴定为禁止进口固体废物,45批鉴定为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

战斗力源自技术实力,而实力来自人才培养。看看广州海关技术检测人员的名单可窥一斑——

宋武元,X荧光光谱分析专家。善于运用X射线检测技术对疑似固废矿产样品进行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今年前5个月,完成矿渣类样品分析近500个。

刘莹峰,色谱分析专家。组织开展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法律法规研究,为实验室固体废物鉴别能力建设提供保障;3年时间牵头完成近300批固废样品属性鉴别业务。

萧达辉,无机矿产品分析专家。擅长鉴别不同种类的疑难固体废物。

王晶,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培养的年轻人才,擅长分析聚合物成分和高关注有害物质。今年前5个月,由他完成的再生料颗粒红外分析样品超过2000个,为40余批限制进口类可作原料的塑料类固体废物鉴别提供了依据。

此外,还有擅长化工产品分析的检验专家翟翠萍、铁矿石检测专家彭速标、废塑料检验鉴定专家林宏雄……

个人力量弱,团队力量强。

“固体废物检测领域涉及学科多,检测项目复杂,鉴定一个样品涉及多学科、多专业。”钟志光说,每场检验攻坚战背后,不仅需要智慧与信息共享,更需要团队协作的力量。按照科技兴关建设要求,广州海关培养了一支党性观念强、检测能力硬的技术尖兵队伍。

在检测鉴定行业,人才、标准、仪器三者相辅相成。

海关总署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8”专项行动打响后,广州海关对进境的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4类、共计24种固体废物加大鉴别技术研究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封堵“洋垃圾”。

——梳理涉及固体废物鉴别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更有序,依据更清晰;

——与固体废物鉴别机构加强交流,优化鉴别流程;

——以再生塑料、副产品氧化锌、金属冶炼渣等高风险进口货物为重点,完善判定方法;

——针对业务受理、现场抽样、样品检测、综合分析、属性判定、报告格式等环节,细化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操作规程,确保严谨客观;

——建立专家小组集体研判机制,整合内外部专家资源,力求鉴定结果客观公正。

在识别技术手段上,运用红外光谱、裂解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先进分析技术开展塑料、橡胶类商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固体废物及其浸出液中的多氯联苯等有害物质;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提高矿冶商品固废属性的识别能力。

“每一次技术攻关,交出的不仅仅是成果、亮点,更是承载着国内示范、国际标杆的技术,是‘走出去’的国家名片。我们要让每项检测结果与检测技能,在国际舞台上站得住脚,有话语权。”化矿技术专家郑建国说。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