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准入

扩大对外贸易 优化外贸结构——南宁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改革开放40年广西外贸发展成绩

2019年01月03日 09:44 信息来源:http://cngm.cqn.com.cn/html/2019-01/03/content_109857.htm?div=-1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广西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结构明显优化,展现出旺盛的活力与生机。成为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领先省份。2013-2017年,广西外贸由328.4亿美元,增长到572.1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4.9%。”2018年12月27日,南宁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朱国伟副关长向媒体记者通报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四个阶段的梯式发展

据介绍,1978-1991年,是广西外贸起步发展阶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广西外贸曾一度停滞。1984年,广西北海被列为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为广西提供了更广阔的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机遇,当年外贸进出口值激增1.5倍。1990年,广西自治区政府进一步完善承包责任制、下放进出口经营权,广西外贸站上了10亿美元的台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生产,兴办“三资企业”,促进外贸发展。1980-1991年,广西对外贸易规模从600.2万美元快速上升至10.7亿美元,年均增速为60.3%。

1992-2001年,是广西外贸曲折前行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党中央做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的一系列决定。同年,广西发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意见》,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1992-1994年,广西外贸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1995年,广西外贸达到30.9亿美元,为这一阶段的最高点。受国家出口退税率调整、外贸企业资金短缺、银行贷款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1999年广西外贸总值跌至17.5亿美元。2000年,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广西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当年外贸总值重返20亿美元台阶。

1992-2001年,广西外贸从13.4亿美元起步,几经跌宕起伏,到2001年定格在18亿美元,年均增速3.3%。

2002-2012年,是广西外贸跨越提速阶段。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分步降低了进口关税,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改革进程,带动了广西外贸发展。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紧抓与东盟合作的战略机遇期,广西外贸2002-2008年开启了连续7年20%以上增速的高速发展期,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跨上了1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的台阶。

2002-2012年,广西外贸由24.3亿美元,增长至294.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8.3%。

2013-2017年,是广西外贸量质并举阶段。2013年以来,广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优化升级经济结构。2015年,党中央明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广西改革开放迈入新格局。2015年广西外贸站上500亿美元的台阶,比2014年增长26.4%,为近5年增速最高的年份。由于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2016年广西外贸出口下降17.8%,并且出现1995年以来首次贸易逆差。2017年,借助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北部湾城市群的机遇,在外部需求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条件下,广西外贸扭转了2016年较为低迷的局势,呈现快速的增长。

2013-2017年,广西外贸由328.4亿美元,增长至572.1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4.9%。

边境贸易和一般贸易主力支撑

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外贸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比最高超过80%,其他贸易方式起步较晚。随着对外合作交流深入推进,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调整,一般贸易在广西外贸中的比重逐渐缩小,2017年占比为36.8%。

1991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后,广西边境贸易快速发展。1992年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值占当年广西外贸总值0.9%,2014年占比提升至36.3%,成为当年第一大贸易方式。2014-2016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边民互市贸易的兴边、富民、睦邻作用也日益明显,2016年和2017年均保持约100亿美元的规模。2017年,边境贸易(含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占比38.1%,占据广西第一大贸易方式地位,进出口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位。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西加工贸易由进料加工贸易起步并迅速发展。2014年广西全面启动“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由2013年的51.2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18.8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建成了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南宁综合保税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以及多个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体系逐步完善,2017年广西保税物流进出口23.1亿美元。

进出口市场立足东盟致力多元

广西与东盟国家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巨大。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受益于此,广西与东盟贸易从2000年的4.4亿美元,占比21.8%,增长到2017年的280.8亿美元,占比49.1%,贸易规模扩大了62.8倍,年均增速达27.6%。

广西在稳定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传统进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贸易伙伴由1985年的90个拓展到2017年的217个,遍及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广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密切的贸易联系,2017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进出口311.4亿美元,占广西外贸总值的54.4%。

同时,外贸体制的改革有力地推动广西外贸进出口主体多元化,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崛起,并逐步超越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2017年,广西民营企业进出口244.5亿美元,占42.7%。

此外,广西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逐年发展壮大,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和外贸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广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1.4亿美元,占24.7%。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对外贸易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土特产、矿产品以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广西外贸出口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植物编结品、松香、烟花、水泥曾经位居广西出口产品前列。随着广西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加大压缩、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2017年,广西出口初级产品占11.7%、工业制成品占88.3%,与1985年初级产品占50.8%、工业制成品占49.2%的结构有了明显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广西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的外贸发展优势正在显现。2000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一直位居广西出口商品首位。2017年,广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9.1%和37.7%,均高于同期广西外贸出口整体增速。

原材料进口依存度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进口用以提升研发、制造、加工能力的机械设备和产品,这一时期广西进口以机电产品为主,1985年机电产品进口占当年广西进口总值六成。随着国内产业基础的逐渐夯实,原先需要进口的机械设备被国内产品取代,2017年广西机电产品进口比重已降低到17.6%。

与此同时,广西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支撑,大力发展粮油加工、石化及金属冶炼等重点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对资源、能源产品进口的依赖进一步增强。2017年,广西进口初级产品146.3亿美元,较1985年增长826.9倍。

“双核驱动”引领开放发展新局面

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对外贸易高度集中于港澳以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梧州市因其地理位置优势,以珠江内河航运为纽带,在广西外贸发展中一度占据重要地位。随着1984年北海市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南宁市获批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广西对外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1992年国务院将凭祥、东兴列为边境开放城市,为广西沿边地区的开放发展奠定了基础。崇左市自2003年建市以来,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外贸迅速发展,2009-2017年的年度进出口值连续稳居广西各市第一。2017年,广西崇左、柳州、南宁、防城港和钦州5市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分列第28位、69位、88位、93位和95位。

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国务院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正式迈入“双核时代”。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进出口498亿美元,增长20.7%,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的85.9%;西江经济带7市进出口362亿美元,增长22%。

沐浴着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春风,广西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坚定改革信心、保持改革韧劲,全面提升开放发展能力,推动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闻链接

南宁海关多措施促进通关改革

改革开放40年,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外贸数据的增长,与南宁海关采取的一系列通关改革举措密不可分,该关监通处处长黄伶俐介绍了通关改革的做法和成效。

黄伶俐说,海关通关改革是为推动通关流程“去繁就简”、优化营商环境而不断开展的自我革命,并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海关通关尚处于全手工作业时代,但海关一直在不断谋划、探索通关改革之路。1996年,海关在全国政府部门首开先河,第一个应用信息化系统(H883)开展电子数据申报,意味着海关通关作业开启了“有纸”到“无纸”的新征程。随后,海关分别于2000年、2007年、2008年和2012年开展了集中审单作业改革、分类通关作业改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通关作业无纸化等改革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通关便利化进入加速度。2015年7月,广西、广东、海南、福建4省区在全国率先试行区域通关一体化,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5年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4省区试行的通关一体化扩展到了全国,向“关通天下”迈开了关键一步。

2016年中,全国通关一体化在上海率先启动改革试点后随即在全国推开,确定了“两中心三制度”的改革架构,进出口货物在全国任何一个省区,企业都可自由选择在任一口岸实现报关。

2018年4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原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职责和人员划入海关,南宁关区全力做好关检业务优化整合,在全区进出口货物监管实现“查检合一”,口岸监管证件由86种减少为46种,进境运输工具检查由3个环节缩减为2个环节,旅客通关过程由8个环节精减为5个环节,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办理、反馈报关报检业务,各领域关检“三个一”全覆盖,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速。

目前,全国标准版“单一窗口”的主要申报项目应用已超额完成70%的既定目标,海关“新一代电子支付系统”正式上线,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缴税,最少几分钟即可完成。2018年1-11月,南宁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34小时,全国排名第四,较2017年压缩39.92%,较全国平均水平快40.3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2.31小时,全国排名第七,较2017年压缩83.6%,较全国平均水平快5.02小时。

桂林海关关员对准备出口的水果进行现场抽样,检验是否符合出口要求。

2018年12月6日,梧州出口板材采取“查检合一”联合作业。梧州海关关员正在开拆货物,检查规格型号是否与申报相符。

柳州海关关员仔细核对保税仓库账册、进出仓记录、报表等。

防城港海关关员对入境铜精矿实施现场查验和取样

2018年11月21日,北海铁山港,北海海关关员登轮进行表层大豆过筛检查,抽取进口大豆样品,送实验室作进一步检验。

2018年11月22日,钦州海关关员对企业申报的残次品和边角料进行详细比对。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