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卡黑手盗刷10万机票 商户账户遭冻结
【导读】机票代购商接到神秘大单,客户10多万元订购机票。不料出票后票款无法到位,账户资金已被冻结。追查来源,发现购票钱款原是盗刷赃款,而此时犯罪嫌疑人已无影无踪。《天天315》聚焦:盗卡黑手抓住了谁的软肋?
以前我们关注过不少消费者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例,一般情况下,都是卡主账户信息被泄露,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钱很难再追回,至于钱最后的去向也是很难查明。
在消费的过程中,常常是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有时会碰到不良商家,上当受骗,有时会遭遇霸王条款,利益得不到保障。但是,商家同样也会有苦恼,也要时刻提防着隐藏在客户中的“黑手”,一不小心就会中招。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这个案例,就是一起商家受骗的例子,而且这次受骗与消费者的银行卡被盗刷又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骗子是如何得手的?
机票代购网站出票后资金被冻结与第三方支付平台
东莞市的肖先生是一家机票代购网站的负责人,购票人在他们店里买机票一般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然后出票。但从去年12月份以来,他的店里遭遇了两次购票款被冻结的事件,到最后是机票出了,但钱却收不到。
据肖先生介绍,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有人通过第三方支付环迅支付购买机票,出票以后,款项被银行冻结,称有盗刷信用卡的嫌疑。今年三月份,有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件,加起来有将近12万元的损失。
随后,肖先生联系了环迅支付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知银行方面一直在调查,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配合提供相关的流程、订单记录、QQ号记录等,现在也没有收到银行的答复。
现在回想起来,肖先生觉得,骗子的手段是“快、准、狠”,抓住了购票的要领才会得手。肖先生说:“骗子应该对机票购票行业非常了解,当时购买的机票全部是当天的航班,这边一出票,他马上就换了登机牌,即使发现了有问题,也没办法办理退票了,否则我们可以把票作废。
消费者信用卡被倒数啊 损失由商户承担?
在3月6日那天,肖先生店里接到购票大单后,也同时接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发来的风险提示预警。现在票已经出了,并且有的已经办理乘机了,但是这些购票款却都被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了,肖先生对此感到苦恼,他认为不能只关注持卡人的利益,而轻视商家的权益,应该让持卡人证明款项不是本人刷的,才能将款项退回。而现在,却要由商家来承担损失,肖先生非常不满。
肖先生说:“因为我没有跟银行签定协议,以为都由第三方负责,我们不会承担什么责任,没先到现在损失都由我们来承担。“
第三方支付平台到底应不应该冻结肖先生的票款呢?肖先生想起之前与支付公司签的协议,于是再次仔细的查看了上面的条款,发现上面的内容对自己非常不利。
在肖先生提供的协议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条款:“乙方(也就是肖先生的购票网站这方)应该配合甲方(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相关方(就是银行或公安部门)的盗窃信用卡调查工作,立即冻结利用盗用信用卡进行的交易,停止对涉案交易发货,向甲方提供加盖公章的盗窃银行卡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订单号、交易日期、交易金额、所购商品信息、送货地址等;对于还没有发货的盗卡交易,应对持卡人主动退款。”
第三方支付公司回应:依法配合银行调查
记者也拨打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环迅支付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支付平台已经被冻结了,剩下的几笔交易要经银行鉴定是否存在风险。其中有4笔交易共81000元是经中国银行信用卡刷,已经冻结在支付平台公司的账户里,剩下三笔银行还在确认。工作人员同事表示,他们已经提醒过商户“今晚订票明天就飞”的交易存在风险。
对于肖先生一方的不理解,这名环迅支付公司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是按规定办事,他们也没有办法。
随后,环迅支付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仲捷闻又给记者打来电话,对这个案例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仲捷闻表示,为什么当时我们会首先先给商户发调查单,因为公司有一个风控模型的,当时就是这个报警东莞的这家,它的交易量突然的放大,就是交易量突然增加了,因此我们就给这家企业发了一个交易风险的提示函,之后我们也和一部分的持卡人去取得了联系,以确认交易。在提供这样的的交易服务时,在支付进行中要进行身份检验,否则很容易发生盗卡或者不安全的行为。
现在,一部分款已经被核实退还给了卡主,一部分仍在被冻结中,银行还在调查。但对于肖先生来说,自己的机票代购网站已经蒙受了损失。现在反思起来,肖先生觉得很有必要提醒更多的同行注意这类问题,要堵住漏洞,让骗子没有可乘之机。
另外,肖先生还是认为,银行也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所以才导致了最后这样一个结果,这也应该引起银行的重视。
专家:银行及支付服务机构无权冻结资金
银行卡被盗刷一般都是卡主信息泄露造成的资金被盗,但今天的这个案例有些特殊,是在银行卡被盗刷后,不法分子用这些钱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到一家机票代购网站购买了大量的机票,而且经过查证,这些购票人又不是乘机人。事后再想找到购票人,已经联系不上了。现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已经联合采取了措施,就是冻结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这部分购票的资金。有部分钱已经退还给卡主了。但这并不是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处理结果,因为机票销售网站的负责人肖先生就说了:“我们正常买卖,出票然后收钱,凭什么要冻结我们的资金?”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专家委员赵占领认为,冻结资金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行业的监管法规如《银行卡收单管理办法》,以及第三方的管理办法,这些行业规章一般都是针对银行或者是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规定义务,一旦发现欺诈或犯罪行为,就可进行冻结资金等。另外,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和合作商户之间也有一个合同关系,一般也会约定,比如说在某些情况下,第三方服务机构可以对商户的资金进行暂时的冻结。在这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盗刷了持卡人的资金,现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接到举报和投诉之后,要对资金要暂时冻结,来保护持卡人的利益,这从这个法律规定和合同角度来讲,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唯一的问题在于商户的利益怎么保障,商户本身是不是有过错,有没有其他机制去保护商户的利益?
肖先生他们的网站之前与第三方交易平台签有一个协议,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条款:“乙方(也就是肖先生的购票网站这方)应该配合甲方(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相关方(就是银行或公安部门)的盗窃信用卡调查工作,立即冻结利用盗用信用卡进行的交易,停止对涉案交易发货,向甲方提供加盖公章的盗窃银行卡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订单号、交易日期、交易金额、所购商品信息、送货地址等;对于还没有发货的盗卡交易,应对持卡人主动退款。”但肖先生认为,这样的条款属于霸王条款,自己当初并没有太在意,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事发生,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再查看这个条款,肖先生认为不合理。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郑传锴律师表示,查封、扣压、冻结资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只有刑事侦查机关以及司法机关有这个权利。
现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采取了措施,冻结资金,那机票代购网站也就是肖先生这方,现在该怎么办?郑传锴认为,商户的利益代表的是社会的交易安全,如果商户利益没有保障,就没有人愿意进行交易,市场经济无法保障。保护持卡人利益的主要方式还在于银行的资金辩护。有些银行是有现金赔付的,但是有些银行过分看重资金的利益,可能会侵害个别商户权利,来保证持卡人的权利,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是不正确的,而且是不合法的。
其实肖先生也提到了,自己也是有些大意了,因为按理说,接到这种大单,应该要求购票人发来相关身份证明,核实身份后再进行交易,但我们看到,他在3月5日交易过后,3月6日接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提醒才想起要去核实对方的身份,结果就已经找不到购票人了。郑传锴认为,商户应该先报案,再追求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责任。
【导读】机票代购商接到神秘大单,客户10多万元订购机票。不料出票后票款无法到位,账户资金已被冻结。追查来源,发现购票钱款原是盗刷赃款,而此时犯罪嫌疑人已无影无踪。《天天315》聚焦:盗卡黑手抓住了谁的软肋?
以前我们关注过不少消费者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例,一般情况下,都是卡主账户信息被泄露,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钱很难再追回,至于钱最后的去向也是很难查明。
在消费的过程中,常常是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有时会碰到不良商家,上当受骗,有时会遭遇霸王条款,利益得不到保障。但是,商家同样也会有苦恼,也要时刻提防着隐藏在客户中的“黑手”,一不小心就会中招。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这个案例,就是一起商家受骗的例子,而且这次受骗与消费者的银行卡被盗刷又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骗子是如何得手的?
机票代购网站出票后资金被冻结与第三方支付平台
东莞市的肖先生是一家机票代购网站的负责人,购票人在他们店里买机票一般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然后出票。但从去年12月份以来,他的店里遭遇了两次购票款被冻结的事件,到最后是机票出了,但钱却收不到。
据肖先生介绍,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有人通过第三方支付环迅支付购买机票,出票以后,款项被银行冻结,称有盗刷信用卡的嫌疑。今年三月份,有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件,加起来有将近12万元的损失。
随后,肖先生联系了环迅支付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知银行方面一直在调查,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配合提供相关的流程、订单记录、QQ号记录等,现在也没有收到银行的答复。
现在回想起来,肖先生觉得,骗子的手段是“快、准、狠”,抓住了购票的要领才会得手。肖先生说:“骗子应该对机票购票行业非常了解,当时购买的机票全部是当天的航班,这边一出票,他马上就换了登机牌,即使发现了有问题,也没办法办理退票了,否则我们可以把票作废。
消费者信用卡被倒数啊 损失由商户承担?
在3月6日那天,肖先生店里接到购票大单后,也同时接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发来的风险提示预警。现在票已经出了,并且有的已经办理乘机了,但是这些购票款却都被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了,肖先生对此感到苦恼,他认为不能只关注持卡人的利益,而轻视商家的权益,应该让持卡人证明款项不是本人刷的,才能将款项退回。而现在,却要由商家来承担损失,肖先生非常不满。
肖先生说:“因为我没有跟银行签定协议,以为都由第三方负责,我们不会承担什么责任,没先到现在损失都由我们来承担。“
第三方支付平台到底应不应该冻结肖先生的票款呢?肖先生想起之前与支付公司签的协议,于是再次仔细的查看了上面的条款,发现上面的内容对自己非常不利。
在肖先生提供的协议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条款:“乙方(也就是肖先生的购票网站这方)应该配合甲方(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相关方(就是银行或公安部门)的盗窃信用卡调查工作,立即冻结利用盗用信用卡进行的交易,停止对涉案交易发货,向甲方提供加盖公章的盗窃银行卡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订单号、交易日期、交易金额、所购商品信息、送货地址等;对于还没有发货的盗卡交易,应对持卡人主动退款。”
第三方支付公司回应:依法配合银行调查
记者也拨打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环迅支付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支付平台已经被冻结了,剩下的几笔交易要经银行鉴定是否存在风险。其中有4笔交易共81000元是经中国银行信用卡刷,已经冻结在支付平台公司的账户里,剩下三笔银行还在确认。工作人员同事表示,他们已经提醒过商户“今晚订票明天就飞”的交易存在风险。
对于肖先生一方的不理解,这名环迅支付公司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是按规定办事,他们也没有办法。
随后,环迅支付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仲捷闻又给记者打来电话,对这个案例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仲捷闻表示,为什么当时我们会首先先给商户发调查单,因为公司有一个风控模型的,当时就是这个报警东莞的这家,它的交易量突然的放大,就是交易量突然增加了,因此我们就给这家企业发了一个交易风险的提示函,之后我们也和一部分的持卡人去取得了联系,以确认交易。在提供这样的的交易服务时,在支付进行中要进行身份检验,否则很容易发生盗卡或者不安全的行为。
现在,一部分款已经被核实退还给了卡主,一部分仍在被冻结中,银行还在调查。但对于肖先生来说,自己的机票代购网站已经蒙受了损失。现在反思起来,肖先生觉得很有必要提醒更多的同行注意这类问题,要堵住漏洞,让骗子没有可乘之机。
另外,肖先生还是认为,银行也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所以才导致了最后这样一个结果,这也应该引起银行的重视。
专家:银行及支付服务机构无权冻结资金
银行卡被盗刷一般都是卡主信息泄露造成的资金被盗,但今天的这个案例有些特殊,是在银行卡被盗刷后,不法分子用这些钱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到一家机票代购网站购买了大量的机票,而且经过查证,这些购票人又不是乘机人。事后再想找到购票人,已经联系不上了。现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已经联合采取了措施,就是冻结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这部分购票的资金。有部分钱已经退还给卡主了。但这并不是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处理结果,因为机票销售网站的负责人肖先生就说了:“我们正常买卖,出票然后收钱,凭什么要冻结我们的资金?”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专家委员赵占领认为,冻结资金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行业的监管法规如《银行卡收单管理办法》,以及第三方的管理办法,这些行业规章一般都是针对银行或者是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规定义务,一旦发现欺诈或犯罪行为,就可进行冻结资金等。另外,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和合作商户之间也有一个合同关系,一般也会约定,比如说在某些情况下,第三方服务机构可以对商户的资金进行暂时的冻结。在这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盗刷了持卡人的资金,现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接到举报和投诉之后,要对资金要暂时冻结,来保护持卡人的利益,这从这个法律规定和合同角度来讲,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唯一的问题在于商户的利益怎么保障,商户本身是不是有过错,有没有其他机制去保护商户的利益?
肖先生他们的网站之前与第三方交易平台签有一个协议,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条款:“乙方(也就是肖先生的购票网站这方)应该配合甲方(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相关方(就是银行或公安部门)的盗窃信用卡调查工作,立即冻结利用盗用信用卡进行的交易,停止对涉案交易发货,向甲方提供加盖公章的盗窃银行卡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订单号、交易日期、交易金额、所购商品信息、送货地址等;对于还没有发货的盗卡交易,应对持卡人主动退款。”但肖先生认为,这样的条款属于霸王条款,自己当初并没有太在意,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事发生,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再查看这个条款,肖先生认为不合理。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郑传锴律师表示,查封、扣压、冻结资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只有刑事侦查机关以及司法机关有这个权利。
现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采取了措施,冻结资金,那机票代购网站也就是肖先生这方,现在该怎么办?郑传锴认为,商户的利益代表的是社会的交易安全,如果商户利益没有保障,就没有人愿意进行交易,市场经济无法保障。保护持卡人利益的主要方式还在于银行的资金辩护。有些银行是有现金赔付的,但是有些银行过分看重资金的利益,可能会侵害个别商户权利,来保证持卡人的权利,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是不正确的,而且是不合法的。
其实肖先生也提到了,自己也是有些大意了,因为按理说,接到这种大单,应该要求购票人发来相关身份证明,核实身份后再进行交易,但我们看到,他在3月5日交易过后,3月6日接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提醒才想起要去核实对方的身份,结果就已经找不到购票人了。郑传锴认为,商户应该先报案,再追求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责任。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公益诉讼+集体诉讼”胜诉 权益受损消费者获三倍赔偿(2024-09-05)
- 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将于9月10日举办(2024-09-04)
-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2024-08-15)
- 合力遏制“照搬式”盗图盗视频侵权(2024-08-15)
- 赠品免费不免责任经营者义务推不脱(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