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预付费会员卡问题频出 消费者维权遇难题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去健身房运动健身是城市居民很常见的生活方式,可是近两年频繁在各地出现运动场馆购买健身预付卡后,商家关门“跑路”的现象,让消费者们很“受伤”。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两个典型的案例。
宁波市的王女士像《天天315》爆料,说她此前在自家小区里的一家健身会所办理了会员卡,后来健身房突然关闭了,而自己卡中还剩有数量很高的余额,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女士:我们办卡是办了三年期的,也有五年期的,花一万多块钱,应该就是三年前吧。后来它在倒闭之前的一个月,又另外收了好像是两千块左右,说是老会员优惠价什么的,然后收了这些钱之后,过了一个月就宣布倒闭了,没有任何的通知什么的,法院那个封条就封上了。那个时候我们还向物业去问,后来物业说是找法院什么的,但是询问下来,其实这个房子是业委会出租给健身房的。
之前的健身房关闭之后,在原址上,另一家健身房又开张了,据王女士介绍,因为健身房是开在小区内,第二家健身房开业后,新健身房的工作人员给之前的健身房的会员打了电话,希望这部分会员再转入新的这家健身房,但是转入的条件让王女士感到不满。
王女士:这里宣布倒闭了之后,大概过了有大半年的时间,又引进了一家叫美丽健身的,这家美丽健身就是一会儿这个价,一会儿那个价,价格老是在变,给每个小区里面的业主或者是老的那些VIP会员都打电话,一直说让我们过去,再去做卡。去做卡还得再做五年,然后原先的那个他们不接手,他们一直是说他们是自己从法院拍卖来的,这是他们的说法。但是据这里的说法,还是业委会租给他们的,其中到底怎么样,我也不是非常的清楚。后来他们还是要求我们做这种五年期的卡,原先做的那个一万多块钱的那些卡是家庭卡,就是说一家有三四个人可以去,就做了一张年卡,而现在的这个年卡是一个人的,就是如果你一家人去,最起码要做三张卡,那等于这样接下来还得要可能将近两万块钱,而且它一人一户一个价,我们邻居之间都在比较。可能上次还开了一个什么协调会之类的,但是并没有什么结论,没有任何的结果。
王女士居住的小区名为东湖花园,记者查阅到《宁海新闻网》2015年8月11日有刊发一篇关于这个小区的健身房问题的相关报道,报道中提到:“美日健身东湖花园店按司法拍卖程序取得韦德健身东湖花园店器材,租赁原场地。但在接盘韦德健身东湖花园店会员时,提出了种种限制条件。对方要求,原会员私教课程按50%使用,购买1448元的一年会费,才能按原合同消费,引起韦德健身东湖花园店会员的不满。”
现在王女士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手头上原来办理的健身卡,因为不愿意再花钱转入新的健身房,又没办法找到原来的健身房退款,她认为健身房开在小区内,占用了小区的公共资源,业委会应该要出面协调此事。
王女士:说起来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其实就是这里的租金、水电费可能都是要交给业委会的,应该有一定比例来协调这个事情,就是说后面的这家没有解决前面这家的问题。因为它既然全部都接手了,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一些债务什么的也应该接手过来,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这样。没有人出面维护一下我们业主的权利。
再来看第二个案例:
也是发生在浙江,浙江海宁的张女士反映,她在当地一家名为海飞特的健身房花费4000元办理会员卡,之后健身房倒闭,卡中的钱没法找回,后来还打了官司,而且还胜诉了,但是钱依然难以要回,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女士:2013年的12月份去办了这个卡,办了之后我到2014年去玩,后来因为开春了也就不太去了,到下半年也稍微去玩了一下。到2015年的时候它突然就贴了个纸关掉了,这是在6月份。它自己是说跟租房的旭辉广场好像有点矛盾就关掉了,实际上它们下面贴了一张纸,是因为旭辉广场嫌它欠水电费一百多万没有给钱,所以给它停水停电了。其实它在嘉兴市开了总共有5家,这个关掉了之后,后面到6、7月份陆续全部关掉了。
张女士认为,对方存在欺诈消费者的性质。
张女士:你想想看,它6月份关掉,5月份还在办卡,有好多人都是5月份办卡的。人家刚刚办好卡,有些人办了三年的、五年的,甚至无限卡都有,然后有的人卡都没有开,等于一次没玩过就关掉了。因为这事情突然发生了,然后人家就到市场监督的地方去报案,报了之后,市场监督就叫我们大家登记一下,说以后给你们回复,这个声音也没有。然后他们又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也没他们立案,也不管。然后我们把资料送到法院去,法院去年讲它要破产了,是10月份的时候,既然要破产,等它破产,也就没声音了。因为法院这么说了嘛,大家只有等了,然后上告也就不行了,一直放着。
事情后来出现转机,张女士到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
张女士:今年上半年我们去问问,它说因为它财务不清不好破产,然后我们有些人就去告了。现在法院给我们判了,但是对方还没有声音,反正出庭也不来,到现在连回应都没有,判的结果要退还我们一部分钱。
法院有了判决结果,但张女士认为,要拿到钱也不容易。
张女士:因为我们都是单个的案子,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办了一个无限的卡,当时是3999,法院判的时候,你等于使用过了,然后给我判了退款三千块钱。现在反正还没有对方的声音,也不联系,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怎么样。反正判决书下来了,因为判决书下来之后是说强制执行不是要过几天时间再执行嘛。
张女士介绍,当时有很多会员受损,自己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等待。
张女士:在他们那里办卡的大概有一万多人,当时去交资料的我们有三百多人,又要去上诉,又要去交资料,现在搞得大家都没有劲头了,觉得好像毫无指望一样。我觉得他们真的是太过分了,既然可以上诉,那么我们就去上诉,上诉的结果判我们赢了,但是现在对方还没有声音。
健身房倒闭,会员卡中的钱无法退还的情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8月12日下午,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一期消费警示,就提醒广大市民警惕健身房关门倒闭,提防预付式消费风险。
当地消委会认为,近一两年以来,预付式消费的投诉呈逐年增长趋势,并引发多起群体性投诉事件,例如美容美发、健身养生、教育培训等行业都曾发生类似事件。消费者如遇到经营者因经营不善关门倒闭,预付款无法追回的情况,最直接有效的维权方式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委会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对于预付式消费必须提高警惕,对于商家提出的预付式消费优惠须谨慎和理性,勿贪眼前的便宜。
第一,消费者要了解商家的证照情况、经营规模、市场口碑和社会信誉。对于街边小本经营的美容美发店、洗车店、餐饮店等,还有新开张的企业,消费者最好不要选择预付消费项目,提防因经营不善而转手、倒闭的风险。
第二,办卡前需要了解自己是否长期需要此类服务,要按自己的实质需要为主,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优惠,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第三,不要选择预付款金额过高、时间过长的服务项目,避免一次性投入过高,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第四,认真阅读商家订立的规则,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尽量与商家签订“一对一”的书面合同,合同中注明预付式消费的使用产品、期限范围、使用对象、提货日期等重要条款,以及中途变更、退约等的违约责任;尤其要提防限制性条款,不要被商家的小恩小惠“套牢”。
第五,办卡后,消费者应在期限内消费,不要轻信无期限消费卡。如果发现商家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关于健身房会员卡消费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郑传锴做出了分析点评。
经济之声:第一个案例中,消费者是在自家小区里的健身会所办的卡,这个案例还不是单纯的健身房关门的问题,在消费者看来,还牵扯到了小区物业管理以及业委会。在第一家健身房关门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有另外一家健身房在原址上开张,王女士认为,既然小区将这个场所租赁给了另一家健身房,后面这家健身房应该接纳所有原来的会员,实现无缝对接。但是从相关的报道来看,这家健身房在接纳原来的会员上有诸多条件限制,引起了这些会员的不满。后面这家新开的健身房的处理有不妥吗?
赵占领:像这个案例,它实际上是在小区内出租的,然后小区内这种民宅的出租按照物权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经过同一单元的所有业主的同意。但是这个小区用于出租的,也有可能不是民宅,可能属于是公共资源的部分。但是不管哪种情况,肯定是经过业主的同意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同意或者是物业的同意才可以去出租用于健身房这样的经营。今天的案例我们看到,第一家健身房关门之后,后面还有继续开张,但是之前这些会员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的问题到底怎么办?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说在法律上来讲,这些会员跟第一家健身房的经营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这个合同具有相对性。通常情况下,预付卡的问题和其他消费维权的问题,应该找第一家商家。但是第一个商家可能经营不善或者什么原因就关门了,导致这些会员的权益没有办法维护。那这种情况,如果后续再去出租的话,无论是谁代表业主或者是物业去跟这个新的经营者签订这个出租合同,它应当要求新的租赁方的经营者要解决以往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之前的这些会员的权益应当采取什么样一种方案,是自然的过渡还是给予一定的折扣来接入这些会员。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至少说明一点,后面这个经营者要想继续经营这个新的健身房,它需要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满足或者符合小区或者业委会出面所提出的相应的条件。我们看到在这个案例里面,无论是小区居委会还是业委会,都没有要求这个新的经营者来满足他们的条件,维护之前这些会员的权利。所以我认为,这方面可能跟之前的业主委员会或者居委会有一定的失责是有一定关系的。
经济之声:小区的物业或者业委会对此是否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郑传锴:我们要分开讲,赵占领老师谈的是我们惯常的做法,这个是现实当中存在的,而且换句话说是必须要做好的。但是按照法律上讲,我们合同是有严格的相对性的,作为物业,作为新的经营者,恐怕都没有义务来处理之前的相关的事宜,更多的还是从道义或者从突发事件处置的角度讲,需要有一个进一步的处理。所以在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的前提下,很难追究物业或者业委会法律上的责任。后来的这家健身房接纳不接纳老会员,完全是由它自己来决定的,而且按照法律规定,它没有义务去接纳老的会员。但是物业通常在接纳新的经营者的时候,会站在物业管理的角度或者说站在事件处理的角度,去做一个附加条件的合同,在租赁合同当中可能附有接纳老会员的条件。所以在我看来,不能说物业有失职或者说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形,可能是它在处理问题过程当中,去谈了,没有谈好,可能还是能力或者方法的问题。
经济之声:作为小区的业主,同时也是原来关门的那家健身房的会员的王女士认为,既然后面这家健身房不接纳原来的那些会员,那小区就不应该让这家健身房开张,这样的看法有合理性吗?据当地的媒体报道,后面新开的那家健身房是按司法拍卖程序取得原健身房的器材,租赁原场地的。
郑传锴:按照司法拍卖的程序取得相关的资产之后,它有权利选择在这里经营或者选择在其他地方经营,它有权利选择经营或者不经营,它有权利选择向什么样的对象来进行经营。至于之前的这些业主或者会员,经过司法拍卖之后,相应的这些财产可以按照相应的司法处置程序进行分配,这是可以的,但是你没有权利要求新的资产持有人来继续承担之前的义务。我个人认为,业主的逻辑从法律上讲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经济之声: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女士几万块钱的会员卡怎么办?
赵占领:王女士这个几万块钱,从法律上来讲是可以要的,这个是没问题的。这主要是因为,他跟之前的健身房经营者之间有合同关系。从法律角度来讲,他应该直接追究上一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如果说通过法律途径的话,它可以去起诉这个经营者,然后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回这笔会员费。
经济之声:在今天第二个案例当中,就谈到了用司法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消费者走了司法途径并且胜诉了,但是执行非常难,他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拿到自己应该拿到的钱款,对此怎么看?
赵占领:这主要是看经营者现在是否还在实体经营,是否还有相应的资产,如果说有相应的资产,那么这种情况下,法院的生效判决已经作出,判决让这个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情况下,作为原告的消费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前提是这个经营者他还有资产,如果没有资产的话,那这个判决可能也没法执行。
郑传锴:通常像这种法律关系权责比较明晰的案件,我们在初步审查的时候,第一考虑的就不是胜诉,而是执行的风险。我们要提示大家的是执行的风险至少是等于败诉的风险。我们打官司有可能败诉,同时也有可能不能得以执行,这都是我们要面临的风险。那么在面临这种风险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搜集相应的执行线索,在诉讼的过程当中,甚至起诉前对相应的资产予以保全。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消费者或者说持有胜诉判决的债权人,还可以通过加大执行力度或者说提供更多财产线索变通执行方式等一系列的方法促成执行,或者说争取最大的执行的可能性。
经济之声:从以前的美容院到现在的健身房,倒闭后会员卡中的钱无法退还的情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8月12日,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过一期消费警示,就提醒广大市民警惕健身房关门倒闭,提防预付式消费风险。对于进行预付费卡消费的方式,消费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赵占领:关于预付卡的问题,应该说一直以来比较突出,相关部门对预付卡也专门做了规定。像今天这种预付卡,它属于是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那么对它的监管应该说是比较严格的,有很多的要求。一个是要求发卡企业去当地的监管部门备案。另外,这个资金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存管,有相应的比例要求等等。这些方面如果不符合的话,或者说没有做到遵守法律规定的话,监管部门可以去进行处罚,消费者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去进行举报、投诉,要求对这种企业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从事前来说,我建议广大的消费者对于这种预付费的方式采取谨慎的态度,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风险,比如这些预付费的企业是否履行了法定的义务,是否进行了备案,是否有存管等等。在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这种预付卡的消费风险才是相对比较低的。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的采取预付费方式消费的企业,作为消费者应当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要了解这个企业或者这个机构的经营实力怎么样。另外,如果一定要采取这种预付费的方式,请尽量选择金额比较少,然后在短时间内能够消费完的项目,而不要采取那种金额比较高的。即使它给再多的优惠,也不要被这种所谓的优惠所迷惑,因为这里面的风险确实非常大。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去健身房运动健身是城市居民很常见的生活方式,可是近两年频繁在各地出现运动场馆购买健身预付卡后,商家关门“跑路”的现象,让消费者们很“受伤”。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两个典型的案例。
宁波市的王女士像《天天315》爆料,说她此前在自家小区里的一家健身会所办理了会员卡,后来健身房突然关闭了,而自己卡中还剩有数量很高的余额,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女士:我们办卡是办了三年期的,也有五年期的,花一万多块钱,应该就是三年前吧。后来它在倒闭之前的一个月,又另外收了好像是两千块左右,说是老会员优惠价什么的,然后收了这些钱之后,过了一个月就宣布倒闭了,没有任何的通知什么的,法院那个封条就封上了。那个时候我们还向物业去问,后来物业说是找法院什么的,但是询问下来,其实这个房子是业委会出租给健身房的。
之前的健身房关闭之后,在原址上,另一家健身房又开张了,据王女士介绍,因为健身房是开在小区内,第二家健身房开业后,新健身房的工作人员给之前的健身房的会员打了电话,希望这部分会员再转入新的这家健身房,但是转入的条件让王女士感到不满。
王女士:这里宣布倒闭了之后,大概过了有大半年的时间,又引进了一家叫美丽健身的,这家美丽健身就是一会儿这个价,一会儿那个价,价格老是在变,给每个小区里面的业主或者是老的那些VIP会员都打电话,一直说让我们过去,再去做卡。去做卡还得再做五年,然后原先的那个他们不接手,他们一直是说他们是自己从法院拍卖来的,这是他们的说法。但是据这里的说法,还是业委会租给他们的,其中到底怎么样,我也不是非常的清楚。后来他们还是要求我们做这种五年期的卡,原先做的那个一万多块钱的那些卡是家庭卡,就是说一家有三四个人可以去,就做了一张年卡,而现在的这个年卡是一个人的,就是如果你一家人去,最起码要做三张卡,那等于这样接下来还得要可能将近两万块钱,而且它一人一户一个价,我们邻居之间都在比较。可能上次还开了一个什么协调会之类的,但是并没有什么结论,没有任何的结果。
王女士居住的小区名为东湖花园,记者查阅到《宁海新闻网》2015年8月11日有刊发一篇关于这个小区的健身房问题的相关报道,报道中提到:“美日健身东湖花园店按司法拍卖程序取得韦德健身东湖花园店器材,租赁原场地。但在接盘韦德健身东湖花园店会员时,提出了种种限制条件。对方要求,原会员私教课程按50%使用,购买1448元的一年会费,才能按原合同消费,引起韦德健身东湖花园店会员的不满。”
现在王女士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手头上原来办理的健身卡,因为不愿意再花钱转入新的健身房,又没办法找到原来的健身房退款,她认为健身房开在小区内,占用了小区的公共资源,业委会应该要出面协调此事。
王女士:说起来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其实就是这里的租金、水电费可能都是要交给业委会的,应该有一定比例来协调这个事情,就是说后面的这家没有解决前面这家的问题。因为它既然全部都接手了,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一些债务什么的也应该接手过来,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这样。没有人出面维护一下我们业主的权利。
再来看第二个案例:
也是发生在浙江,浙江海宁的张女士反映,她在当地一家名为海飞特的健身房花费4000元办理会员卡,之后健身房倒闭,卡中的钱没法找回,后来还打了官司,而且还胜诉了,但是钱依然难以要回,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女士:2013年的12月份去办了这个卡,办了之后我到2014年去玩,后来因为开春了也就不太去了,到下半年也稍微去玩了一下。到2015年的时候它突然就贴了个纸关掉了,这是在6月份。它自己是说跟租房的旭辉广场好像有点矛盾就关掉了,实际上它们下面贴了一张纸,是因为旭辉广场嫌它欠水电费一百多万没有给钱,所以给它停水停电了。其实它在嘉兴市开了总共有5家,这个关掉了之后,后面到6、7月份陆续全部关掉了。
张女士认为,对方存在欺诈消费者的性质。
张女士:你想想看,它6月份关掉,5月份还在办卡,有好多人都是5月份办卡的。人家刚刚办好卡,有些人办了三年的、五年的,甚至无限卡都有,然后有的人卡都没有开,等于一次没玩过就关掉了。因为这事情突然发生了,然后人家就到市场监督的地方去报案,报了之后,市场监督就叫我们大家登记一下,说以后给你们回复,这个声音也没有。然后他们又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也没他们立案,也不管。然后我们把资料送到法院去,法院去年讲它要破产了,是10月份的时候,既然要破产,等它破产,也就没声音了。因为法院这么说了嘛,大家只有等了,然后上告也就不行了,一直放着。
事情后来出现转机,张女士到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
张女士:今年上半年我们去问问,它说因为它财务不清不好破产,然后我们有些人就去告了。现在法院给我们判了,但是对方还没有声音,反正出庭也不来,到现在连回应都没有,判的结果要退还我们一部分钱。
法院有了判决结果,但张女士认为,要拿到钱也不容易。
张女士:因为我们都是单个的案子,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办了一个无限的卡,当时是3999,法院判的时候,你等于使用过了,然后给我判了退款三千块钱。现在反正还没有对方的声音,也不联系,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怎么样。反正判决书下来了,因为判决书下来之后是说强制执行不是要过几天时间再执行嘛。
张女士介绍,当时有很多会员受损,自己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等待。
张女士:在他们那里办卡的大概有一万多人,当时去交资料的我们有三百多人,又要去上诉,又要去交资料,现在搞得大家都没有劲头了,觉得好像毫无指望一样。我觉得他们真的是太过分了,既然可以上诉,那么我们就去上诉,上诉的结果判我们赢了,但是现在对方还没有声音。
健身房倒闭,会员卡中的钱无法退还的情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8月12日下午,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一期消费警示,就提醒广大市民警惕健身房关门倒闭,提防预付式消费风险。
当地消委会认为,近一两年以来,预付式消费的投诉呈逐年增长趋势,并引发多起群体性投诉事件,例如美容美发、健身养生、教育培训等行业都曾发生类似事件。消费者如遇到经营者因经营不善关门倒闭,预付款无法追回的情况,最直接有效的维权方式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委会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对于预付式消费必须提高警惕,对于商家提出的预付式消费优惠须谨慎和理性,勿贪眼前的便宜。
第一,消费者要了解商家的证照情况、经营规模、市场口碑和社会信誉。对于街边小本经营的美容美发店、洗车店、餐饮店等,还有新开张的企业,消费者最好不要选择预付消费项目,提防因经营不善而转手、倒闭的风险。
第二,办卡前需要了解自己是否长期需要此类服务,要按自己的实质需要为主,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优惠,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第三,不要选择预付款金额过高、时间过长的服务项目,避免一次性投入过高,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第四,认真阅读商家订立的规则,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尽量与商家签订“一对一”的书面合同,合同中注明预付式消费的使用产品、期限范围、使用对象、提货日期等重要条款,以及中途变更、退约等的违约责任;尤其要提防限制性条款,不要被商家的小恩小惠“套牢”。
第五,办卡后,消费者应在期限内消费,不要轻信无期限消费卡。如果发现商家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关于健身房会员卡消费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郑传锴做出了分析点评。
经济之声:第一个案例中,消费者是在自家小区里的健身会所办的卡,这个案例还不是单纯的健身房关门的问题,在消费者看来,还牵扯到了小区物业管理以及业委会。在第一家健身房关门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有另外一家健身房在原址上开张,王女士认为,既然小区将这个场所租赁给了另一家健身房,后面这家健身房应该接纳所有原来的会员,实现无缝对接。但是从相关的报道来看,这家健身房在接纳原来的会员上有诸多条件限制,引起了这些会员的不满。后面这家新开的健身房的处理有不妥吗?
赵占领:像这个案例,它实际上是在小区内出租的,然后小区内这种民宅的出租按照物权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经过同一单元的所有业主的同意。但是这个小区用于出租的,也有可能不是民宅,可能属于是公共资源的部分。但是不管哪种情况,肯定是经过业主的同意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同意或者是物业的同意才可以去出租用于健身房这样的经营。今天的案例我们看到,第一家健身房关门之后,后面还有继续开张,但是之前这些会员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的问题到底怎么办?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说在法律上来讲,这些会员跟第一家健身房的经营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这个合同具有相对性。通常情况下,预付卡的问题和其他消费维权的问题,应该找第一家商家。但是第一个商家可能经营不善或者什么原因就关门了,导致这些会员的权益没有办法维护。那这种情况,如果后续再去出租的话,无论是谁代表业主或者是物业去跟这个新的经营者签订这个出租合同,它应当要求新的租赁方的经营者要解决以往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之前的这些会员的权益应当采取什么样一种方案,是自然的过渡还是给予一定的折扣来接入这些会员。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至少说明一点,后面这个经营者要想继续经营这个新的健身房,它需要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满足或者符合小区或者业委会出面所提出的相应的条件。我们看到在这个案例里面,无论是小区居委会还是业委会,都没有要求这个新的经营者来满足他们的条件,维护之前这些会员的权利。所以我认为,这方面可能跟之前的业主委员会或者居委会有一定的失责是有一定关系的。
经济之声:小区的物业或者业委会对此是否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郑传锴:我们要分开讲,赵占领老师谈的是我们惯常的做法,这个是现实当中存在的,而且换句话说是必须要做好的。但是按照法律上讲,我们合同是有严格的相对性的,作为物业,作为新的经营者,恐怕都没有义务来处理之前的相关的事宜,更多的还是从道义或者从突发事件处置的角度讲,需要有一个进一步的处理。所以在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的前提下,很难追究物业或者业委会法律上的责任。后来的这家健身房接纳不接纳老会员,完全是由它自己来决定的,而且按照法律规定,它没有义务去接纳老的会员。但是物业通常在接纳新的经营者的时候,会站在物业管理的角度或者说站在事件处理的角度,去做一个附加条件的合同,在租赁合同当中可能附有接纳老会员的条件。所以在我看来,不能说物业有失职或者说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形,可能是它在处理问题过程当中,去谈了,没有谈好,可能还是能力或者方法的问题。
经济之声:作为小区的业主,同时也是原来关门的那家健身房的会员的王女士认为,既然后面这家健身房不接纳原来的那些会员,那小区就不应该让这家健身房开张,这样的看法有合理性吗?据当地的媒体报道,后面新开的那家健身房是按司法拍卖程序取得原健身房的器材,租赁原场地的。
郑传锴:按照司法拍卖的程序取得相关的资产之后,它有权利选择在这里经营或者选择在其他地方经营,它有权利选择经营或者不经营,它有权利选择向什么样的对象来进行经营。至于之前的这些业主或者会员,经过司法拍卖之后,相应的这些财产可以按照相应的司法处置程序进行分配,这是可以的,但是你没有权利要求新的资产持有人来继续承担之前的义务。我个人认为,业主的逻辑从法律上讲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经济之声: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女士几万块钱的会员卡怎么办?
赵占领:王女士这个几万块钱,从法律上来讲是可以要的,这个是没问题的。这主要是因为,他跟之前的健身房经营者之间有合同关系。从法律角度来讲,他应该直接追究上一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如果说通过法律途径的话,它可以去起诉这个经营者,然后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回这笔会员费。
经济之声:在今天第二个案例当中,就谈到了用司法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消费者走了司法途径并且胜诉了,但是执行非常难,他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拿到自己应该拿到的钱款,对此怎么看?
赵占领:这主要是看经营者现在是否还在实体经营,是否还有相应的资产,如果说有相应的资产,那么这种情况下,法院的生效判决已经作出,判决让这个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情况下,作为原告的消费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前提是这个经营者他还有资产,如果没有资产的话,那这个判决可能也没法执行。
郑传锴:通常像这种法律关系权责比较明晰的案件,我们在初步审查的时候,第一考虑的就不是胜诉,而是执行的风险。我们要提示大家的是执行的风险至少是等于败诉的风险。我们打官司有可能败诉,同时也有可能不能得以执行,这都是我们要面临的风险。那么在面临这种风险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搜集相应的执行线索,在诉讼的过程当中,甚至起诉前对相应的资产予以保全。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消费者或者说持有胜诉判决的债权人,还可以通过加大执行力度或者说提供更多财产线索变通执行方式等一系列的方法促成执行,或者说争取最大的执行的可能性。
经济之声:从以前的美容院到现在的健身房,倒闭后会员卡中的钱无法退还的情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8月12日,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过一期消费警示,就提醒广大市民警惕健身房关门倒闭,提防预付式消费风险。对于进行预付费卡消费的方式,消费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赵占领:关于预付卡的问题,应该说一直以来比较突出,相关部门对预付卡也专门做了规定。像今天这种预付卡,它属于是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那么对它的监管应该说是比较严格的,有很多的要求。一个是要求发卡企业去当地的监管部门备案。另外,这个资金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存管,有相应的比例要求等等。这些方面如果不符合的话,或者说没有做到遵守法律规定的话,监管部门可以去进行处罚,消费者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去进行举报、投诉,要求对这种企业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从事前来说,我建议广大的消费者对于这种预付费的方式采取谨慎的态度,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风险,比如这些预付费的企业是否履行了法定的义务,是否进行了备案,是否有存管等等。在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这种预付卡的消费风险才是相对比较低的。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的采取预付费方式消费的企业,作为消费者应当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要了解这个企业或者这个机构的经营实力怎么样。另外,如果一定要采取这种预付费的方式,请尽量选择金额比较少,然后在短时间内能够消费完的项目,而不要采取那种金额比较高的。即使它给再多的优惠,也不要被这种所谓的优惠所迷惑,因为这里面的风险确实非常大。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公益诉讼+集体诉讼”胜诉 权益受损消费者获三倍赔偿(2024-09-05)
- 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将于9月10日举办(2024-09-04)
-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2024-08-15)
- 合力遏制“照搬式”盗图盗视频侵权(2024-08-15)
- 赠品免费不免责任经营者义务推不脱(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