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天315

月子中心野蛮生长 高消费换不来专业化服务

2017年12月04日 10:23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nr.cn/315/gz/20171202/t20171202_524047427.shtml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随着“80后”“90后”进入生育高峰,二孩政策实施,为母婴提供产后护理的月子中心受到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消费者青睐。然而,花费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住进月子中心,真像宣传的那么“美好”吗?近日,新华社记者在多地进行了调查。

产后15天的张女士正在长春市一家月子中心“坐月子”,奔着“更专业、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理念,她早在半年前就定下了38800元25天的月子套餐,平均每天1552元。

然而,高消费却没换来优服务,张女士说:“我觉得自己快被这里气成产后抑郁了。”她告诉记者,第一次生气是在入住月子中心的第二天,她发现护士给她刚出生的宝宝重复多次喂奶粉。经过一番理论,护士承认这样做是为了让宝宝吃饱多睡。她还发现,只要孩子稍有哭闹,护士就立刻给孩子喂水。另外,张女士发现在月子中心每天负责给婴儿查体的大夫也并没有想象中专业。

关于这一话题,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新华社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的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鱼龙混杂,有的是人社部门发的,有的是妇联发的,还有一些培训机构违规开设资格认证,花钱就能买证,3天就能上岗,让消费者真伪难辨。月子中心从业者的准入门槛是什么?国家是怎么规定的?

李斌:“如果这不是一个明确的行政许可,那就没有准入的设置要求,它很显然属于一种保健性的服务,不属于医疗行为。它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没有明确的表述,这也就意味着它被归到了家庭服务当中,这属于居民服务的一个分支,成立这样的机构本身是不需要经过相关的前置审批的,对于从业人员也没有非常严格的资质授予的程序。但是国家现在有一个推荐性标准,应该叫运营保健服务场所通则,这种通用要求是推荐性标准,这就意味着它不是强制实施的,没有强制的法律效力。刚刚出生的孩子是最脆弱的,他们最需要全方位的呵护和关怀,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在人员准入方面提供一个基本的标准。国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我建议把推荐性标准变成强制性国家标准,如果企业违反了这个标准,直接罚款、取缔或者吊销执照,让它退出市场,这样才能够确保老百姓的安全。”

据一位在月子中心供职的刘女士说,许多月子中心为了弥补专业和资质不足,就用“花样”来凑数,将重点放在产后塑形、美容、产后肌体检测等简单易操作的美容保健项目上。“一定要多搞点最新潮的花样,让人觉得你这里很前沿、很高级,客户才愿意掏那么多钱住进来。”

经济之声:价格和服务应该是匹配的,但是又很难量化,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胡钢:“第一,因为现在中国处于快速老龄化阶的段,所以现在生孩子,特别是生二孩的家庭真的为我们祖国做了大贡献,所以产妇和新生儿应该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爱和资源。正规的医疗保健系统的机构可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工作也做的更加细致,更加扎实一些。”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