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网络消费投诉多发 专家:增强甄别与防范意识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根据受理投诉情况的分析来看,上半年网络消费投诉多发,微商交易维权困难;食品投诉质量为主,维权取证难度大;医药及保健用品误导宣传问题突出,老年消费者易上当。
微商交易维权困难一直是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微商”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一旦出现纠纷,商家逃避责任就会更容易。那么,消费者如果找不到人,该如何维权?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副主任王炜勇表示,目前,微商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销商品和服务,这类朋友圈推销的共同特点就是利用熟人关系,或间接的熟人关系进行交易。由于销售或代购采取私下交易,且无法提供相应的票据,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商家关机或把消费者拉黑,让消费者无法找到,合法权益就难以保护。
对此,王炜勇提醒消费者以下三点:第一,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内超低价的销售和代购,对于显著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要注意信息的甄别,慎重的购买。对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涉及人身健康的商品不要轻易购买。第二,不要过分的依赖朋友圈内晒单评价信息。第三,注意保存好交易过程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的投诉举报,特别是发现在朋友圈推销中涉嫌网络传销,非法集资和诈骗的,要及时地向公安部门举报。
同时,食品投诉大多也是涉及到了质量问题,维权取证难度大。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食品类投诉9065件,其中,食品质量问题占食品类投诉的38.8%。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不清,销售的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含异物等。
那么,消费者在食品投诉的维权过程当中存在哪些实际上的困难?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部陈昂指出:一是部分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二是食品投诉情况复杂,多存在举证难,责任认定难的情况。
陈昂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进行选购、购买。购买时要看清食物的外包装或者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尽量不购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购买之后要按照声明进行食物储存,保留好购物的凭证,如果发现食物存在变质等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同时,经营者要严把事物品质关,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的食物。
另外,保健品消费纠纷也很多,特别是老年消费者非常容易上当。近年来大量的保健品违法违规占领了市场,侵犯很多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健品消费主要存在哪几方面的问题?王炜勇说:“一是不法商家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特殊的销售,如通过有奖、听课、免费旅游、回收药品、免费体验、家访送礼等活动,跟老年消费者建立起联系。同时利用老人比较孤独或者渴望治病、保健的心理进行产品销售。
二是通过炒作各种高科技概念,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消费者无法从外观、口感等判断保健品质量和功能的优劣,通常只能根据广告来选择,因而上当受骗。
三是售后服务形同虚设,消费者退货无门,消费者购买药品、保健品通常是以邮寄的方式送达,没有销售凭证,没有发货地址和联系电话。消费者发现问题要求退货的时候,售后服务人员会以主治医师的身份劝说消费者继续服用或者以各种理由推托责任,甚至以技术手段屏蔽消费者电话,使消费者根本无法与相关责任人取得联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王炜勇建议,作为儿女,平时应该关注父母,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常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多给他们宣传一些保健品的消费知识,让父母切误相信商家将保健品宣传成灵丹妙药的广告。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根据受理投诉情况的分析来看,上半年网络消费投诉多发,微商交易维权困难;食品投诉质量为主,维权取证难度大;医药及保健用品误导宣传问题突出,老年消费者易上当。
微商交易维权困难一直是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微商”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一旦出现纠纷,商家逃避责任就会更容易。那么,消费者如果找不到人,该如何维权?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副主任王炜勇表示,目前,微商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销商品和服务,这类朋友圈推销的共同特点就是利用熟人关系,或间接的熟人关系进行交易。由于销售或代购采取私下交易,且无法提供相应的票据,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商家关机或把消费者拉黑,让消费者无法找到,合法权益就难以保护。
对此,王炜勇提醒消费者以下三点:第一,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内超低价的销售和代购,对于显著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要注意信息的甄别,慎重的购买。对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涉及人身健康的商品不要轻易购买。第二,不要过分的依赖朋友圈内晒单评价信息。第三,注意保存好交易过程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的投诉举报,特别是发现在朋友圈推销中涉嫌网络传销,非法集资和诈骗的,要及时地向公安部门举报。
同时,食品投诉大多也是涉及到了质量问题,维权取证难度大。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食品类投诉9065件,其中,食品质量问题占食品类投诉的38.8%。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不清,销售的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含异物等。
那么,消费者在食品投诉的维权过程当中存在哪些实际上的困难?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部陈昂指出:一是部分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二是食品投诉情况复杂,多存在举证难,责任认定难的情况。
陈昂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进行选购、购买。购买时要看清食物的外包装或者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尽量不购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购买之后要按照声明进行食物储存,保留好购物的凭证,如果发现食物存在变质等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同时,经营者要严把事物品质关,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的食物。
另外,保健品消费纠纷也很多,特别是老年消费者非常容易上当。近年来大量的保健品违法违规占领了市场,侵犯很多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健品消费主要存在哪几方面的问题?王炜勇说:“一是不法商家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特殊的销售,如通过有奖、听课、免费旅游、回收药品、免费体验、家访送礼等活动,跟老年消费者建立起联系。同时利用老人比较孤独或者渴望治病、保健的心理进行产品销售。
二是通过炒作各种高科技概念,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消费者无法从外观、口感等判断保健品质量和功能的优劣,通常只能根据广告来选择,因而上当受骗。
三是售后服务形同虚设,消费者退货无门,消费者购买药品、保健品通常是以邮寄的方式送达,没有销售凭证,没有发货地址和联系电话。消费者发现问题要求退货的时候,售后服务人员会以主治医师的身份劝说消费者继续服用或者以各种理由推托责任,甚至以技术手段屏蔽消费者电话,使消费者根本无法与相关责任人取得联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王炜勇建议,作为儿女,平时应该关注父母,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常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多给他们宣传一些保健品的消费知识,让父母切误相信商家将保健品宣传成灵丹妙药的广告。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公益诉讼+集体诉讼”胜诉 权益受损消费者获三倍赔偿(2024-09-05)
- 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将于9月10日举办(2024-09-04)
-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2024-08-15)
- 合力遏制“照搬式”盗图盗视频侵权(2024-08-15)
- 赠品免费不免责任经营者义务推不脱(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