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坑老”的保健品陷阱
“等早上‘京香华寿’开门,再去拿药吃就会好起来。”日前,一则新闻让人心痛:四川一名73岁的老人拒绝就医,寄希望于家门口的保健品商家,去世后留下一屋子保健品。
病危了不相信医院,而是相信保健品,难道保健品比医院管用?像“京香华寿”这样所谓的保健品公司,有自己的“套路”:以“健康讲座”为名,借机向老人夸大保健品功效,一步步使其陷入保健品营销陷阱中。针对多起老人陷入保健品“泥沼”的情况,越来越多人呼吁:应加大对保健品及器械夸大功效、涉嫌欺诈等行为的执法力度,建立权威的健康信息发布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导老年人远离“假科学”“假药械”。
在类似事件中,值得深思的还有,为何医院不是老人的首选?实际情况可能比较复杂。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其中80%—90%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高发人群,又总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各类小病小痛,他们通常依赖各种药片控制病情。去医院看看,做个检查,吃点药,似乎有点用,但过段时间仍复发。跟儿女说多了,儿女会嫌太啰嗦,医生大夫也大多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保健品、器械的推销员正是钻了这个“耐性的空子”,让老人们信任保健品商家胜过信任其他人。
就全国而言,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去年一年就接诊了79.3亿人次。巨大的数字意味着,分摊到每位患者身上的诊疗时间寥寥无几,实际情形往往是“医生不抬头的3分钟问诊”“排队俩小时,看病半分钟”。同样是去年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口超过2.3亿,其中健康老年人仅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余2/3属于带病生存,虽然人均预期寿命较长,但需要医学照顾、护理的老龄阶段也较长。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青年人的3—5倍,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供给侧跟不上老龄化步伐,医疗服务体系没有针对老年人特点给予合理照护,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关乎每个人幸福感的民生大事。当务之急,是补短板、强供给,改变医疗服务供给侧与健康养老不相匹配的现状,满足好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老年人生病主要原因是身体机能退化,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医疗环节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而应该多方面、多学科、全方位协同来关注老年人整体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这意味着,改革应综合部署、多点开花、全面发力,包括优化配置老年医疗服务资源,建立权威的健康信息渠道;包括建立多学科协作的专业、连续、长期的全病程照护体系,完善配套人才支撑、保险制度等措施;包括发展全科医生队伍,建立让老年人信任的家庭医生队伍,等等。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一个走向重度老龄化的社会,为“银发浪潮”做好准备,不仅是个人的小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家庭、子女、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关爱老人、聚力改革,安放好每个人的老年。
“等早上‘京香华寿’开门,再去拿药吃就会好起来。”日前,一则新闻让人心痛:四川一名73岁的老人拒绝就医,寄希望于家门口的保健品商家,去世后留下一屋子保健品。
病危了不相信医院,而是相信保健品,难道保健品比医院管用?像“京香华寿”这样所谓的保健品公司,有自己的“套路”:以“健康讲座”为名,借机向老人夸大保健品功效,一步步使其陷入保健品营销陷阱中。针对多起老人陷入保健品“泥沼”的情况,越来越多人呼吁:应加大对保健品及器械夸大功效、涉嫌欺诈等行为的执法力度,建立权威的健康信息发布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导老年人远离“假科学”“假药械”。
在类似事件中,值得深思的还有,为何医院不是老人的首选?实际情况可能比较复杂。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其中80%—90%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高发人群,又总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各类小病小痛,他们通常依赖各种药片控制病情。去医院看看,做个检查,吃点药,似乎有点用,但过段时间仍复发。跟儿女说多了,儿女会嫌太啰嗦,医生大夫也大多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保健品、器械的推销员正是钻了这个“耐性的空子”,让老人们信任保健品商家胜过信任其他人。
就全国而言,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去年一年就接诊了79.3亿人次。巨大的数字意味着,分摊到每位患者身上的诊疗时间寥寥无几,实际情形往往是“医生不抬头的3分钟问诊”“排队俩小时,看病半分钟”。同样是去年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口超过2.3亿,其中健康老年人仅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余2/3属于带病生存,虽然人均预期寿命较长,但需要医学照顾、护理的老龄阶段也较长。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青年人的3—5倍,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供给侧跟不上老龄化步伐,医疗服务体系没有针对老年人特点给予合理照护,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关乎每个人幸福感的民生大事。当务之急,是补短板、强供给,改变医疗服务供给侧与健康养老不相匹配的现状,满足好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老年人生病主要原因是身体机能退化,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医疗环节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而应该多方面、多学科、全方位协同来关注老年人整体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这意味着,改革应综合部署、多点开花、全面发力,包括优化配置老年医疗服务资源,建立权威的健康信息渠道;包括建立多学科协作的专业、连续、长期的全病程照护体系,完善配套人才支撑、保险制度等措施;包括发展全科医生队伍,建立让老年人信任的家庭医生队伍,等等。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一个走向重度老龄化的社会,为“银发浪潮”做好准备,不仅是个人的小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家庭、子女、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关爱老人、聚力改革,安放好每个人的老年。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