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生活中逃不过的“误差”

2017年12月21日 09:51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7-12/21/content_99180.htm?div=-1

世界上没有100%准确的事。话虽如此,但这不能成为一些“误差”的借口。误差值必须限定在一个可以接受或者被允许的范围,否则就会出问题。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家用甲醛检测仪/盒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市面上受消费者欢迎的7款甲醛检测仪器不靠谱,最高误差达228%。

如此高的误差就不能叫误差,而是完全测不准了。使用这种测不准的检测仪,会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种情况是家中实际甲醛浓度不超标,而测出来却超标,消费者为了治理甲醛污染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另一种情况是家里甲醛深度实际已经超标,但测出的结果不超标,使消费者没有对甲醛污染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而导致健康问题。所以,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选择专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门检测,从而避免购买不可靠的检测仪器并受其误导,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当然,对于这些不靠谱的仪器,监管部门还是要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标准的规定,将其清理出市场。不过,如果没有标准,就不好办了。

家具定制近些年发展较快,但问题也出了不少。该领域最容易引起纠纷的情况就是货不对板。由于定制产品并非流水线批量生产,规格尺寸制作全靠人工把握,加上消费者对定制的要求表达也有不准确或不完善的地方,这就导致最终成品可能与消费者预想不一致,达不到消费者要求。纠纷因此而起。在处理此类纠纷的时候,仲裁机构会依据现场勘验结果、检测或鉴定结论等权威机构出具的意见作为认定产品是否与约定相符的依据,若认定为不相符,商家应承担违约责任。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确定“合理误差值”范围上,尚无统一标准。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关标准,商家就有了虚假宣传甚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机会和空间。发生那么多货不对板的纠纷,里面的“误差”想必有一些是带有主观故意成分的吧。

正是考虑到这一现实,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发布了新修订的《北京市家具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该示范文本调整了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普通家具,也适用价值较高的红木家具,并针对近年来家具消费纠纷相对集中的环节,重点设定了相关条款。随着该示范文本的推行,家具材质货不对板的侵权现象有望得到遏制。

现实生活中,客观误差好防,主观“误差”难缠。媒体报道,乘客张先生搭乘东方航空从西安飞榆林的航班,在机场取行李时发现自己价值5980元的行李箱被压变形,他怀疑是暴力装卸所致。于是向东方航空地勤投诉,而后者只愿赔偿200元。由于两家的心理预期“误差”太大,难达成协议。张先生打算走法律程序。对此,一位律师表示,旅客购买机票办理托运和航空公司之间构成服务合同关系或者运输合同关系。航空公司作为承运人收取费用后应当全面适当履行合同义务,保障旅客人身安全及托运行李完整无损,但是因承运人航空公司原因致使行李箱出现毁损,承运人存在过错,应该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双方若无法就赔偿问题达成共识,可以请求第三方鉴定机构对修复价格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若仍协商不成,旅客可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裁判。

世上没有100%准确的事,但这些事每个人100%会碰到。在生活中遭遇给你带来权益损害的误差事件怎么办?当然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了。不过,这可不是消费者自己的事,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之外,政府部门行动起来加强监管,这才是第一要务。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