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可燃冰商业化开发仍需爬坡过坎

2018年01月26日 09:23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8-01/26/content_101350.htm?div=-1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可燃冰产业化进程。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表示,2018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可燃冰产业化进程,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大力推进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等天然气水合物先导试验区建设,同时将加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和环境调查,开展关键技术研发。

(《经济日报》1月24日)

可燃冰是指由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与水形成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多以固态等形式赋存于海底沉积物或陆上冻土区岩石的裂隙、孔隙中。可燃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在用途上与常规天然气一样,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燃料,化工和发电等。此前,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力度,为产业化提供资源基础;加大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研究力度,为产业化提供技术准备;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为产业化提供绿色开发基础;研究勘探开发管理规范性文件和产业政策,为产业化提供相关保障。

自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而根据测算,中国可燃冰的资源潜力约80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沙特目前可探明石油储量的1.25倍以上,陆域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

提起能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煤、油、气点燃的火炬而不会是冷冷的冰块,但中国科技工作者已经可以将蕴藏在海底的“冰块”点燃成熊熊燃烧的火焰,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这是我国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对资源量占比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储层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

中国试采可燃冰成功,也是全球首次实现泥质粉砂型可燃冰的安全可控开采。这种类型的可燃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此次试采成功,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这只是试采,而不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开采。它的主要意义在于重新唤起全球对可燃冰的关注和重视,吸引更多的国家对可燃冰开采技术的投入和攻关。尽管此次试采成功,甚至可能给世界能源接替研发格局带来改变,但中国要实现可燃冰的商业性开发,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可燃冰开发技术和装备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储备,单靠一个国家很难实现根本性突破。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可燃冰技术的研究当中,才有可能实现质变。可燃冰要真正实现商业开发,产生经济效益,仍尚待时日。一方面,开采难度很高。可燃冰和常规油气不一样,上面没有厚厚的盖层能把油气封住不外溢。之所以能把可燃冰中的甲烷封住,全靠超低的温度结冰使其冻住。在开采中,如果没有掌握好合适的温度,一旦温升冰化,大量的甲烷外泄,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从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此次可燃冰试采其实更多是一种技术上的储备。按有关部门的说法,可能在三五年内将安排第二次试采,之后再考虑商业化路径。尤其是从开采的成本来看,如要实现商业化开采,成本需要不断下降。

事实上,谁能够最先将这一能源商业化、产业化,并且制定相关开采技术标准,谁才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开采成本能做到最低,也就是技术最先进,才可以笑到了最后。因此不应过度解读开采可燃冰的意义,而应从全方位进行综合考量。一方面,开采可燃冰的技术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开采的成本究竟能降到多少,这些都未可知。在相对便宜的天然气没有用完之前,是否需要用到可燃冰? 短期之内,可燃冰的经济效益仍值得探讨,决策者也需要谨慎权衡,并不是有储量就需要开采;另一方面,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技术成熟度和规模经济性,新能源的价格缺乏竞争力。即使随着可燃冰进入商业化阶段后能够规模量产,成本可以持续下降,仍然会面临来自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可以预见,可燃冰的商业化过程,同样也会像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过程一样,依赖国家补贴政策,而要真正通过成本优势进入商用和民用市场,还需要很长时间。

未来20年,要实现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和空气质量改善,仍须回到能源需求控制和能源供给优化两个基本路径上来。一是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控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增长。二是推进能源供应革命,引领能源结构向绿色转型。党中央、国务院祝贺试采成功的贺电当中也说到,“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因此,有必要在系统总结本次试采经验、优化试采技术工艺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类型可燃冰试采,建立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同时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进一步提高可燃冰勘探开发和深海科技创新能力。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