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车展

2018年01月31日 10:07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8-01/31/content_101579.htm?div=-1

一位跑汽车口的媒体朋友说,他每天不是在车展上,就是在去车展的路上。这并不是夸张之语。有统计显示,国内各地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各种车展有100多个,展览内容从整车延伸到零部件、汽车后市场、二手车等多个领域。可以肯定,随着汽车市场发展,车展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韩信点兵讲究多多益善,但车展却并非越多越好。不可否认,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汽车市场,各类汽车展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展会出现过剩现象,不仅存在“小、散、乱”问题,“重招商、轻服务”已经成为许多车展的通病。另外,过于频繁的车展,与新车出现的频率也不相符。每次车展看到的都是缺乏新车的重复。对于观众而言,老是那几辆车换个地方展来展去,早就没了吸引力,就算请来再多的明星、美女,也提不起精神,这也算是审美疲劳吧。

尽管如此,但车企们却并不在意,它们依然对参展怀有热情、抱有希望。为什么?因为这地方可以卖车。每次车展,总能看到一些出手阔绰的神秘人物,对新款车型感兴趣,当场订购。或许正是考虑到看车人流中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土豪买主,一些车商才愿意参展。当然,只要可以成为买主,土豪之外,那些“贫下中农”的普通参观者也是车商们关注的对象。只要稍留意就会发现,在许多车展,陈列着擦拭锃亮的各式展车的展台上,在大部分时间里,一些品牌甚至都没有车模站台,而身着白色衬衫的销售顾问却是随处可见。不言而喻,许多车企(主力是自主品牌)参加车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新车,最好是拿下一些订单。车展成了“车市”,展位成了“摊位”,明星、车模们加入进来,自然就成了一种吸引眼球的“叫卖”——这种集市式的热闹,恰是国内车展最大的问题所在。

把车展等同于摆摊卖车,降低车展本身的档次倒还在其次,关键是车展所谓的“风向标”作用会丢失,这对整个汽车行业发展来说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看到,相比国外高水平车展,国内车展缺少3个重要因素:科技、文化、软实力。有学者指出,纵观国际知名车展,汽车产业的新技术、新车型、新理念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各国别具特色的汽车文化也是展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当中透露的更有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在汽车领域的软实力展出。而这些在目前我国车展中很少能够看到。难怪有人说中国缺乏汽车文化的土壤,这从车展已经蜕变为纯粹的商业活动、促销活动可以明显看出。

导致国内车展过剩而品质下降的原因并不难找。长期以来,包括车展在内的展览业一直未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筹协调的展览业管理体制,也没有明确展览业管理的牵头部门。这种情况造成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政策把握和审批标准也不尽一致。反观发达国家,它们的展览业一般都设立一个唯一的、独立的、权威性的展览管理机构,如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德国展览委员会、英国会展业联合会等。这些机构对商业展览会制定了各种管理措施,包括展览组织、展馆场地和配套服务公司等,都有统一的配套的行为规范,由各自行业协会组织制定,对会员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针对国内展会行业特别车展存在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提升品牌和服务品质是会展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车展等会展行业需要着重提升服务体系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活动策划、会展运作和现场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制定专业化服务标准。就政府而言,要加强对展会行业的监管管理,制定会展主体资质条件,并着力完善会展领域的市场机制;相应的行业协会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引导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企业要加强自律,减少只看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当然,车展好不好,不在规模大小。要创造各类车展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一方面鼓励所有车展共同发展,形成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另一方面,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依法监管等方面坚持所有主体一律平等。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有大的声势,小有小的特色,去哪个车展都有收获,这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