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从保护知识产权开始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5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新部署、新安排,高屋建瓴地诠释了创新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应该说,党和国家一直都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将创新驱动视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比如国人津津乐道的航天科技、高铁、核电、量子力学等等,不仅大幅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有效地助推了我国质量水平的提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自主创新一直被视为推动产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动力与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主创新的“源头”就是要确保广大创新者,尤其是科技创新者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有创新,厚植创新的沃土,从而开出美丽的创新之花。构建适合创新、人人创新的良好环境,应当从保护知识产权开始。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就专门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知识产权是关于工业、科技、文学和艺术领域内及其它来自智力活动所取得的一种财产属性的权利,是法律确认的产权。自主创新是与模仿、引进相对应的概念,是指自己创造出来的能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取代了土地、资源、资本,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和现代社会财富的主要体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目标,关键是要通过自主创新,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
前段时间因“中兴事件”而引发广泛热议的“中国芯”问题,一方面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尤其是核心技术这样的“国之重器”更是必须依靠创新,因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过往“中国芯”的创新经历也在说明,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西方发达国家正是依靠着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了强大的“WIntel”生态阵营,使得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很难突破其构建的技术壁垒与保护。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西方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当前,我国正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雷筱云在中国(北京)打击侵权假冒交流大会上介绍,2017年全国办案总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2017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76.69分,比上一年提升4.31分。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更是任重道远,特别是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也遭遇到了新课题、新情况,需要新手段、新方法。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知识产权保护,都需要“久久之功”方能有所成效,期待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之下,结出更多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5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新部署、新安排,高屋建瓴地诠释了创新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应该说,党和国家一直都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将创新驱动视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比如国人津津乐道的航天科技、高铁、核电、量子力学等等,不仅大幅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有效地助推了我国质量水平的提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自主创新一直被视为推动产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动力与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主创新的“源头”就是要确保广大创新者,尤其是科技创新者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有创新,厚植创新的沃土,从而开出美丽的创新之花。构建适合创新、人人创新的良好环境,应当从保护知识产权开始。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就专门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知识产权是关于工业、科技、文学和艺术领域内及其它来自智力活动所取得的一种财产属性的权利,是法律确认的产权。自主创新是与模仿、引进相对应的概念,是指自己创造出来的能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取代了土地、资源、资本,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和现代社会财富的主要体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目标,关键是要通过自主创新,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
前段时间因“中兴事件”而引发广泛热议的“中国芯”问题,一方面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尤其是核心技术这样的“国之重器”更是必须依靠创新,因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过往“中国芯”的创新经历也在说明,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西方发达国家正是依靠着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了强大的“WIntel”生态阵营,使得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很难突破其构建的技术壁垒与保护。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西方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当前,我国正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雷筱云在中国(北京)打击侵权假冒交流大会上介绍,2017年全国办案总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2017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76.69分,比上一年提升4.31分。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更是任重道远,特别是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也遭遇到了新课题、新情况,需要新手段、新方法。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知识产权保护,都需要“久久之功”方能有所成效,期待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之下,结出更多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