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会怎样
在信息的海洋里,个人的那点知识完全不够用,“信息不对称”就必然成为一种常态。那么信息不对称对一个人的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被骗变成高概率事件。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花13万元通过二手车交易平台入手一辆二手车,可开了一段时间检测发现这是一辆曾出过重大事故的问题车。但交易平台掩盖了这一情况。事实上,二手车市场经营者隐瞒车辆事故、改动里程数等不诚信现象广泛存在,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其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所谓“不对称”,简单讲就是卖家懂而买家不懂,这就为忽悠欺骗预留了空间。如果两者之间有一个权威公正的“中间人”来协调,为“不对称”的弱势方说话,一般也不会出现问题。然而现实是,目前很多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标准,而检测机构也缺少权威性,甚至与强势者一方利益串通,导致“不对称”的情况加剧。
如果信息强势者拥有市场垄断地位,那么信息弱势者更免不了被宰了。一家媒体近日对移动通讯运营商普遍推行的套餐服务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诸多乱象,其中不知情收费项目最为消费者诟病。显然“不知情收费”项目就是建立“信息不对称”基础之上的。比如被称为“影子服务”的收费,源于运营商的电话外呼营销。有的外呼客服向客户推销某种业务,语速飞快,且故意忽略某些重要项目内容,让客户出现理解偏差,再使用诱导性的语言从客户嘴里套出“是”“好的”“可以”之类词语,录音以作为客户“同意”开通业务的凭证。而外呼营销最大的猫腻在于,这块业务多被运营商外包出去了,而那些唯利是图的外包商往往不按规定操作,有的甚至专业研究行骗套路。
“信息不对称”形势下的弱势者不光要面临被骗的局面,其自身信息也常会被利用,成为强势者赚钱的手段。在街边或商场的促销活动上,促销员随地招揽顾客扫码免费领取奖品的场景很常见。然而,这些顾客自以为“免费”领到一瓶矿泉水甚至更廉价的“礼品”是占到了便宜,却不知这正是以牺牲自己的“隐私信息”为代价的。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网站注册、扫码骑行、网络导航、健康咨询等诸多“免费”的生活场景中,而消费者的每一次参与,其实都是对自己“隐私信息”的廉价甚至无偿出卖。
为什么有人要收集个人信息数据?通过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企业能发现客户的地域、类别、喜好、社交需求等信息,从而综合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等以精准“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企业有好处,用户则有风险。在不久前召开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有专家指出,大数据安全事件危害巨大,不仅涉及大量公民隐私,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而且能左右舆论导向。
一旦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事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进而使“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后果就非常严重了。最近网上围绕“国产虹鳟是不是三文鱼”的激辩成为热点话题。不少网友感表示,让一个普通吃货辨识一条鱼的生物学真假是一道“超纲的题”。这种“超纲”之叹其实就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无奈。然而,中国渔业协会作为有能力摆平问题的专业机构,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并没有得到吃货们的认可。正如有学者质疑,市井坊间之所以关注虹鳟,并不是为了弄清楚生物学分类,只是想搞明白,其是否能以三文鱼的名义上市销售?公众关注的是商品名称,中国渔业协会辨析的则是生物学分类,各说各话的隔空论战注定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国产三文鱼”目前面临这种扑朔迷离的局面,到底是资本的力量在试图带节奏,还是别有用心者在“搅混水”?如此一问颇具代表性,完全可以放大范畴,对“信息不对称”这一社会现象提出。而回答这一问题,则需从社会诚信角度探寻。
在信息的海洋里,个人的那点知识完全不够用,“信息不对称”就必然成为一种常态。那么信息不对称对一个人的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被骗变成高概率事件。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花13万元通过二手车交易平台入手一辆二手车,可开了一段时间检测发现这是一辆曾出过重大事故的问题车。但交易平台掩盖了这一情况。事实上,二手车市场经营者隐瞒车辆事故、改动里程数等不诚信现象广泛存在,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其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所谓“不对称”,简单讲就是卖家懂而买家不懂,这就为忽悠欺骗预留了空间。如果两者之间有一个权威公正的“中间人”来协调,为“不对称”的弱势方说话,一般也不会出现问题。然而现实是,目前很多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标准,而检测机构也缺少权威性,甚至与强势者一方利益串通,导致“不对称”的情况加剧。
如果信息强势者拥有市场垄断地位,那么信息弱势者更免不了被宰了。一家媒体近日对移动通讯运营商普遍推行的套餐服务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诸多乱象,其中不知情收费项目最为消费者诟病。显然“不知情收费”项目就是建立“信息不对称”基础之上的。比如被称为“影子服务”的收费,源于运营商的电话外呼营销。有的外呼客服向客户推销某种业务,语速飞快,且故意忽略某些重要项目内容,让客户出现理解偏差,再使用诱导性的语言从客户嘴里套出“是”“好的”“可以”之类词语,录音以作为客户“同意”开通业务的凭证。而外呼营销最大的猫腻在于,这块业务多被运营商外包出去了,而那些唯利是图的外包商往往不按规定操作,有的甚至专业研究行骗套路。
“信息不对称”形势下的弱势者不光要面临被骗的局面,其自身信息也常会被利用,成为强势者赚钱的手段。在街边或商场的促销活动上,促销员随地招揽顾客扫码免费领取奖品的场景很常见。然而,这些顾客自以为“免费”领到一瓶矿泉水甚至更廉价的“礼品”是占到了便宜,却不知这正是以牺牲自己的“隐私信息”为代价的。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网站注册、扫码骑行、网络导航、健康咨询等诸多“免费”的生活场景中,而消费者的每一次参与,其实都是对自己“隐私信息”的廉价甚至无偿出卖。
为什么有人要收集个人信息数据?通过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企业能发现客户的地域、类别、喜好、社交需求等信息,从而综合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等以精准“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企业有好处,用户则有风险。在不久前召开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有专家指出,大数据安全事件危害巨大,不仅涉及大量公民隐私,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而且能左右舆论导向。
一旦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事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进而使“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后果就非常严重了。最近网上围绕“国产虹鳟是不是三文鱼”的激辩成为热点话题。不少网友感表示,让一个普通吃货辨识一条鱼的生物学真假是一道“超纲的题”。这种“超纲”之叹其实就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无奈。然而,中国渔业协会作为有能力摆平问题的专业机构,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并没有得到吃货们的认可。正如有学者质疑,市井坊间之所以关注虹鳟,并不是为了弄清楚生物学分类,只是想搞明白,其是否能以三文鱼的名义上市销售?公众关注的是商品名称,中国渔业协会辨析的则是生物学分类,各说各话的隔空论战注定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国产三文鱼”目前面临这种扑朔迷离的局面,到底是资本的力量在试图带节奏,还是别有用心者在“搅混水”?如此一问颇具代表性,完全可以放大范畴,对“信息不对称”这一社会现象提出。而回答这一问题,则需从社会诚信角度探寻。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
- 福建开展现制现售咖啡比较试验:“单行线”“本来不该有•鲜果咖啡”含糖量名不副实(2023-12-12)
- 网购真实惠才能打动消费者(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