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对“舌尖上的谣言”要科学共治

2018年06月25日 09:14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65527.html

翠绿的西瓜、粉嫩的桃子、娇艳欲滴的荔枝、晶莹剔透的葡萄……五颜六色的新鲜水果为夏天增添了别样色彩,也为人们扫除几分暑热。但是,在享用水果的同时,“喷盐酸”“蘸避孕药”等传言不时在人们耳畔响起,让人心中不安。

(6月21日《中国医药报》)

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各种谣言恣肆蔓延,像“葡萄为无核吃了避孕药、维生素A伤害宝宝大脑、美国人又不吃转基因了、西瓜就桃要人命、樱桃感染禽流感H7N9病毒”等食品安全谣言,在网络上俯拾皆是。层出不穷的各类食品安全谣言,不仅给相关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干扰了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工作,同时也打击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给社会稳定埋下风险隐患。

食品安全谣言之所以泛滥成灾,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风险,而消费者对此又缺乏基本的科学判断。面对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消费者基于“舌尖上的安全”考虑,在自身不能判断、食品安全领域又存在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常常抱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从而不假思索地将纯属子虚乌有的谣言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上进行转发传播,以致食品安全谣言最终成了“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的范本。同时,“谣言已跑遍天下,真相还在穿鞋”,有关部门、经营主体和科学家的反应速度没能跟上信息社会的步伐,也是食品安全谣言不能被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重要原因。

食品安全谣言被称为“舌尖上的谣言”,治理“舌尖上的谣言”是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走过了百年历程,渐次经历食物匮乏、盲目造假、过失风险、食品安全谣言等问题。我国食品安全发展处于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类似阶段。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持续稳中向好,问题总体可控。但是,食品安全事件即使是个案,在信息发达的环境下,给公众的感受也可能是“这不能吃、那也不安全”。

归根结底,“舌尖上的谣言”恣肆蔓延,缘于多种因素的相互叠加交织。因此,对“舌尖上的谣言”要科学共治,共同发力,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应坚持统筹思维,综合施策,只有政府部门履职尽责,行业科普及时发声,新闻媒体客观报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善治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形成尚德、守法的社会共治格局,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逐步根除滋生谣言的土壤。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