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地铁热”不只需要申报标准这“一盆冷水”

2018年07月17日 09:44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66358.html

去年,有地方地铁项目被紧急叫停,市场上对于地铁申建门槛或将提高的猜测不断。如今,这一消息终于落定。7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提高了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其中,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

(据人民网)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各大城市纷纷掀起地铁建设的热潮,从近两年申报的情况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向二线三线城市蔓延。如国家已批复建设并被紧急叫停的43个城市中,包括徐州、南通、芜湖、绍兴、洛阳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

轨道交通利弊都很突出,最大优势在于运力大、速度快、效率高,有助于大幅度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而最大的弊端则在于投资强度大、运营成本高。毫无疑问,地铁等轨道交通并非天然性价比最高的交通方式,只有立足于城市交通的实际,在满足公共交通需求量、人口密度、道路密度等特定条件下,才具有“雪中送炭”的意义。此外,轨道项目也是烧钱的项目,建设与维管高成本,因此地铁很大程度也是城市实力的象征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反观一些二、三线城市,公共交通并不拥堵,人口也不密集,地面交通还有优化的空间,却急于修建轨道交通,很大程度来源于地铁被异化成为城市形象、品位的定位,交通功能却退而求其次,某种意义沦为“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其中,一些项目建成便面临空置的局面,还有一些项目由于客源不足,导致运营的严重亏损,给地方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非理性热潮,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新意见提高了申报标准,给予更严格的约束,如城市的财政收入、GDP、人口等基础标准比旧标准翻了3倍,若按此标准此前已批复的43城中将有相当部分被挡在立项的大门之外。无疑,这给“地铁热”浇了“一盆冷水”。

当然,即使城市有符合标准的人口、GDP、财政收入等硬实力,也并不等于轨道交通就是各自城市的优选,需求是否旺盛、时机是否成熟等等,都值得仔细论证,毕竟轨道交通建设不是买萝卜白菜,城市再有钱也要花得其所、花得其时、量力而行。事实上,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诸如管网改造、教育设施升级等矛盾更突出,在财力的投放上都应当是优先的选项。

给城市轨道交通的虚火降温,除了提高申报标准“一盆冷水”之外,更需要对城市地铁项目的行政决策以及投资花钱的“脑热”也准备“一盆冷水”。比如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决策程序,决策前征求意见论证,决策意见和投资计划提请所在城市人大审议决定,规避盲目决策,防止花钱随意性,形成多重制约。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