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土地本来的色彩
在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提出集中解决一批威胁群众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重金属污染问题之后,日前,该部又发布《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两项标准(均于8月1日起实施),以期用更合理、更严格的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近期,环保部门连续的大动作,反映出国家对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也意味着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力度,基于我国当下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实,这一点必须清楚。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血铅中毒、粮食镉超标等健康安全事件,它们多是土壤污染所致。2014年,由当时的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而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点位超标率为19.4%。也就是说,我国有近1/5的耕地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光看这些数据恐怕感受不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的,也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已经发生的作为教训的案例则更容易触动人的神经。2016年4月发生的常州“毒地”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的近500名学生被检查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个别学生被查出已患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经调查,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潜藏于该学校北面的一片化工厂旧址——该地块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氯苯浓度分别超标94799倍和78899倍。
问题的严重性不只在于重金属污染会带来健康安全隐患,更在于这种隐患之“隐”深而久,常常难被发现,也引不起重视,而一旦发现了往往是“患”已成,再治就晚了。专家指出,不规范的采矿业及其下游冶炼产业是造成土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凶,而在农耕区,过度使用化肥则是其重要罪魁之一。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即便是有机肥料也难逃重金属污染。在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人们常常在猪、鸡等农畜的饲料中添加含砷制剂,因为这种重金属可以杀死猪体内的寄生虫,促进牲畜生长,甚至可能“让猪肉的颜色变得更红润”。这些牲畜的粪便又是农民乐于购买的有机肥料。当含砷的肥料被堆积入田时,肥料内的重金属就会悄无声息地潜入地下,并随着耕种传递到农作物中。
“悄无声息”并非是比喻层面的一个词语,而是对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强的客观描述。如果土壤仅仅重金属含量超标或遭受轻度污染,庄稼非但不会遭受影响,有时甚至会“长得更好”。另外,即使大多数时候将真凶捉拿归案,解药却无处可寻。我们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一旦形成即具有不可逆性,很难恢复,远比水污染、空气污染治理要困难。目前,科学家们只有两种方法来对付隐藏在土壤中的重金属:一是在土地中播撒化学调理剂;二是种植易吸收重金属的富集植物。然而让人无奈的是,调理剂有可能伤害土壤本来的养分,而种植富集植物的治疗速度极慢。有时,即便将富集植物种上10年,一片农田也恢复不到清洁土壤的水平。
当然,土地污染隐藏的危害有时也能通过显性特征反映出来。懂点历史和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关于土地的颜色,我国古代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五方五色之说。这绝非牵强,事实上正与我国各地的土壤特色相配。比如,“南红”是因为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下氧化铁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而氧化铁呈红色,红土由此形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凡被污染的土地大都色彩鲜艳,而且“特色相配”。事实上,这并不难解释,就如同前文讲五色土壤成色由其中的矿物质成分决定一样,被污染的土壤颜色也与污染物的颜色一致。
土壤重金属污染乱色以入,破坏了土地原有的美丽,更戕害了其滋养万物的天然属性和能力,实在令人痛心和担忧。怎么办?一句话,下决心治理。要治理土壤污染,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尽快出台土壤修复法等相关法律与土壤修复的国家技术标准,使土壤修复有法有据;同时,要尽快明确“谁污染谁治理”(或者“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此外,要立足预防,建立相关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基金,为生产中的污染及搬迁后土壤修复做好资金准备。
在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提出集中解决一批威胁群众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重金属污染问题之后,日前,该部又发布《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两项标准(均于8月1日起实施),以期用更合理、更严格的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近期,环保部门连续的大动作,反映出国家对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也意味着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力度,基于我国当下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实,这一点必须清楚。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血铅中毒、粮食镉超标等健康安全事件,它们多是土壤污染所致。2014年,由当时的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而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点位超标率为19.4%。也就是说,我国有近1/5的耕地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光看这些数据恐怕感受不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的,也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已经发生的作为教训的案例则更容易触动人的神经。2016年4月发生的常州“毒地”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的近500名学生被检查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个别学生被查出已患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经调查,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潜藏于该学校北面的一片化工厂旧址——该地块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氯苯浓度分别超标94799倍和78899倍。
问题的严重性不只在于重金属污染会带来健康安全隐患,更在于这种隐患之“隐”深而久,常常难被发现,也引不起重视,而一旦发现了往往是“患”已成,再治就晚了。专家指出,不规范的采矿业及其下游冶炼产业是造成土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凶,而在农耕区,过度使用化肥则是其重要罪魁之一。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即便是有机肥料也难逃重金属污染。在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人们常常在猪、鸡等农畜的饲料中添加含砷制剂,因为这种重金属可以杀死猪体内的寄生虫,促进牲畜生长,甚至可能“让猪肉的颜色变得更红润”。这些牲畜的粪便又是农民乐于购买的有机肥料。当含砷的肥料被堆积入田时,肥料内的重金属就会悄无声息地潜入地下,并随着耕种传递到农作物中。
“悄无声息”并非是比喻层面的一个词语,而是对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强的客观描述。如果土壤仅仅重金属含量超标或遭受轻度污染,庄稼非但不会遭受影响,有时甚至会“长得更好”。另外,即使大多数时候将真凶捉拿归案,解药却无处可寻。我们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一旦形成即具有不可逆性,很难恢复,远比水污染、空气污染治理要困难。目前,科学家们只有两种方法来对付隐藏在土壤中的重金属:一是在土地中播撒化学调理剂;二是种植易吸收重金属的富集植物。然而让人无奈的是,调理剂有可能伤害土壤本来的养分,而种植富集植物的治疗速度极慢。有时,即便将富集植物种上10年,一片农田也恢复不到清洁土壤的水平。
当然,土地污染隐藏的危害有时也能通过显性特征反映出来。懂点历史和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关于土地的颜色,我国古代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五方五色之说。这绝非牵强,事实上正与我国各地的土壤特色相配。比如,“南红”是因为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下氧化铁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而氧化铁呈红色,红土由此形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凡被污染的土地大都色彩鲜艳,而且“特色相配”。事实上,这并不难解释,就如同前文讲五色土壤成色由其中的矿物质成分决定一样,被污染的土壤颜色也与污染物的颜色一致。
土壤重金属污染乱色以入,破坏了土地原有的美丽,更戕害了其滋养万物的天然属性和能力,实在令人痛心和担忧。怎么办?一句话,下决心治理。要治理土壤污染,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尽快出台土壤修复法等相关法律与土壤修复的国家技术标准,使土壤修复有法有据;同时,要尽快明确“谁污染谁治理”(或者“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此外,要立足预防,建立相关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基金,为生产中的污染及搬迁后土壤修复做好资金准备。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