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止谣需智者更需制度

2018年08月01日 13:39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66956.html

6月初,江苏苏州有网民发布在某蛋糕店购买的手撕蛋糕中发现“棉花”的视频;6月11日,山东聊城一名女子在其朋友圈发布“棉花肉松”视频;7月9日,一条“常德市金萝莎肉松蛋糕的肉松是由棉花做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传播。自2017年“棉花肉松”事件以来,旧谣又开始新传,引发广泛关注。

去年“棉花肉松”谣言出来之后,已经有专家辟谣,称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棉花造假肉松,不仅造假成本高,造假效果也难以达到,是根本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并不高也不具有太多迷惑性的谣言。事实上,类似“塑料袋紫菜”“塑料大米”“人造鸡蛋”等谣言,也属于这种很容易被识破的低技术含量的谣言。但问题是,如此不堪一驳的谣言竟有许多人相信,还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一惊一乍地传,原因何在?谣言的生命力为何如此之强?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谣言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性。为什么关于安全方面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最多(根据去年新华网的数据,食品安全谣言在整个网络谣言中的占比高达45%)?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没有什么是比安全更重要的事了。强关注度之下,人会启动趋利避害的选择机制。如果相关信息足够多也足够清晰,可以得出有利的结果,当然会作出积极的行动;而如果信息不充分且十分杂乱,人无法凭自己的知识明晰事件真相,那么他以感性做出的第一选择就是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非理性的心态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中从不缺市场,就是因为这是人的选择本能,尤其当相信谣言的成本比不信的(可能)后果小得多的时候,人总是倾向于选择前者。

新京报曾做过一项关于谣言的产生及传播问题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上述结论:有41.1%的受访者坦承自己不能分辨网络谣言。而对于网络谣言何以产生,受访者认为主要有3个原因:信息公开不充分(40.7%),传播谣言违法成本低(28.1%),造谣者能获得利益(21.5%)。显然,民众缺乏分辨能力,而且又无法便捷获得相关权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选择“信其有”。而这一点很容易被一些目的不纯的人所利用,他们抓住民众容易“轻信”的弱点,再借助便捷的网络传播工具,多用“紧急”“震惊”“有毒”等具有冲击力的词语,一条谣言就可以轻松出炉,还能一炒再炒、一传再传。

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谣言距离真相往往只有1米远。意思是说,谣言很可能与真相紧邻。然而,在这紧邻的短短“1米”之距内,却似乎总是矗立着一堵难以逾越的无形高墙。这堵高墙,就是因信息不畅而垒砌。古语谓“谣言止于智者”。智者之智,其实就在于其掌握了足够的可以辨别真伪的信息。如果信息缺失,则难有智者,谣言亦难止。我们看到,每当谣言出现,官方权威信息往往总是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发出来。这段滞后时间,正给了谣言迅猛传播的机会,让它们很快就能完成垒起高墙阻挡真相的工作。显然,要想人们不信谣不传谣,都成为智者,就必须让科学、准确、权威的信息跑在谣言前头,打通阻塞,铺开道路。

当然,权威信息由谁说、怎样说的问题也很重要。专家指出,公众在食品安全方面表现非理性,听谣言而恐慌,是有一定现实原因的:一是经历过太多食品安全事件形成受伤的记忆,神经变得敏感;二是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个别企业说假话、个别专家说偏话、个别部门不说话”,这种情况已透支了公众的信任。因此,食品企业、行业专家、监管部门均要汲取以往教训,遇事一定要尽快站出来,从自身责任出发把事情真相说清楚,给公众一个负责的交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止谣。

跑赢谣言只是胜利的第一步,而要从根本上消灭谣言,不能仅靠智者,还得靠更具长远意义的制度。一方面,科普要常态化、制度化,要通过各种可利用的媒介渠道传播科学权威的声音,减少公众误解,重建公众对市场安全的信心。特别是政府部门要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公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要从法律政策上健全机制,让造谣者受到惩戒,增加其违法成本。当然,基于谣言的危害具有社会性,治谣也要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要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共同织密识谣、破谣、治谣的免疫网。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