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新经济模式需适配新监管理念

2019年11月11日 11:11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9-11/11/content_7750796.htm

“双11”购物节自2009年天猫首次创办,到现在已经走过11个年头。虽然如今网民的参与热情没有前些年那么高,但这个节日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成为平台经济繁荣的一个象征。不过,随着各网购平台促销方式不断升级,一些潜藏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除虚构原价等老套路,“全民瞄铺”“拉人红包”等沉浸式新玩法也让网民觉得猫腻太多、诚意不足,这给“双11”染上了许多负面色彩。不少人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有人甚至提议取消“双11”购物节。

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但取消这个节日,却是因噎废食之举。

关于如何对待“双11”这样的电商促销形式,政府监管部门已经亮明了态度。在今年“双11”到来之前,市场监管总局在官网发文强调,“双11”等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已成为消费者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了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对促进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留足发展空间。

事实上,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文的表述,是对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的重申。该意见指出,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避免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对一时看不准的,设置一定的“观察期”,防止一上来就管死。这种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在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强调。该条例提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确定监管方式和标准规范,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

包容审慎,这是我国政府对待市场新生事物一以贯之的态度。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包容审慎监管方式的重要性。他以快递、微信的发展举例:这两种新业态刚出现时,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很大,我们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没有今天的快递和微信了。去年9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市场监管总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我国近年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方兴未艾,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更大大方便了群众生活,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得益”,人们有目共睹。过去10年,“双11”购物节作为一个窗口,反映出我国零售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以电商交易为代表的新的数字经济创造了大量的新消费,拉动了中国的内需。数字经济不仅打破了地域的约束和限制,实现了全中国消费者无差别的在线购物体验,而且促进形成新供给,更好地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升级需求。新消费同时带动了平台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平台经济参与者依托平台操作系统不断加快数字化进程,使得平台汇聚了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而销售、营销、物流、供应链、金融、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也借助并围绕平台形成社会化大共振,整个市场的数字化增长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然,新的经济模式在发展初期必然会伴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文首提到的促销套路、营销猫腻等新模式自身的问题,也包括来自旧模式的外在阻力(比如有不少人认为电商发展是以抢夺实体经济份额及其从业者饭碗为代价的),但这些问题均属成长性问题,其存在并不影响新经济模式的市场性质和未来发展走向。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却是对政府部门管理智慧的考验。互联网平台经济作为代表性的新经济模式,还用旧的管理思路对待显然是不行的,必然需要与之相适配的新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这时候,确立包容审慎的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包容审慎,即强调“法无禁止皆可为”,只要不触碰法律底线,任何市场创新活动都允许进行。这一原则与加强监管并不矛盾,只要有违反法律法规、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行为,监管部门决不会姑息手软,一定依法严厉打击。

据阿里巴巴预测,今年“双11”访问手机淘宝和手机天猫的用户或将达到创纪录的5亿人规模。这意味着阿里巴巴今年“双11”交易额将创造新纪录,同时也显示出国内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于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新经济模式适配新监管理念,一定能够获得更强劲的前进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