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的关键在哪儿

2019年06月27日 11:29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9-06/27/content_7254989.htm

近些年,食品安全谣言时有出现,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很多困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从公布的案例看,这些谣言大多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它们仍能迷惑许多人,并在人群中大量传播,造成不小的负面社会影响。原因何在?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谣言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性。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基于食品入口的属性,对于民众而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高关注度之下,人会启动趋利避害的选择机制。如果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足够多也足够清晰,可以得出有利的结果,人当然会做出积极的行动;而如果信息不充分且十分杂乱,人无法凭已有知识明晰事件真相,那么以感性做出的第一选择就是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非理性的心态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中从不缺市场,就是因为这是人的选择本能,尤其当相信谣言的成本比不信的(可能)后果小得多的时候,人总是倾向于选择前者。

知名研究机构尼尔森网联发布的关于食品安全知识认识、行为与需求的专项研究报告显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达到了93.83%,但他们对食品安全科学信息的了解却只有47.73%。强烈的信息需求和缺失的科学认知之间形成矛盾,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民众缺乏分辨能力,而且又无法便捷获得相关权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选择“信其有”。而这一点很容易被一些目的不纯的人所利用,他们抓住民众容易“轻信”的弱点,随便弄些材料就可以轻松炮制一条谣言。

专家分析认为,食品安全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具备3个特征:一是标签化。谣言普遍带有“致癌”“有毒”“有害”这样的标签,用危言耸听的词语制造强刺激,吸引网民的眼球。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十大案例中“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炝锅致癌”“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有毒”,便是典例;二是视觉化。谣言更倾向于用一些图像化、视觉化的表现手段,追求“有图有真相”的现实效果。十大案例中的谣言多是以小视频的形式出现;三是社交化。微信、微博等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为目前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封闭性较强的微信朋友圈,更是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文首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食品谣言中69%通过微信传播,15%经微博传播。

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谣言距离真相往往只有1米远。意思是说,谣言很可能与真相紧邻。在这短短“1米”之距内,却似乎总是矗立着一堵难以逾越的无形高墙。这堵高墙,就是因信息不畅而垒砌。我们看到,每当谣言出现,官方权威信息往往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发出来。这段滞后时间,正给了谣言迅猛传播的机会,让它们很快就能完成垒起高墙阻挡真相的工作。显然,要从根本上治理谣言,让人们不信谣不传谣,最为关键的是要拆除阻隔信息的高墙,让科学、准确、权威的信息能够清晰传播。

流言止于智者。“止”的工作,其实就是畅通信息渠道、发布权威信息。那么谁可以担当“智者”之任呢?第一个就是政府相关部门。这就要求加强监管,及时发布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增强民众信心。除此之外,还需要专家学者站到科普一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正确的知识,消除科学盲区;需要媒体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报道食品安全的事实和真相,不哗众取宠,不做谣言的放大器;需要企业更加严守食品安全底线,诚信经营,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担负起食品安全科普的社会责任。只有这几方面形成合力,才能从源头根治食品安全谣言。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