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失信行为划清法律红线
由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征求意见稿,共有36种情形拟被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针对食品药品等领域增加列入情形,加大惩戒力度。
从扩充纳入失信名单对象范围、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等修订内容看,征求意见稿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一方面也反映出诚信建设更加注重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的方向。强化失信规制,与当前国内市场失信问题严重的现实直接相关。这从企业坏账率可以明显看出。所谓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反映诚信,坏账率越高,市场诚信状况越差。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坏账率近些年都保持在2%~10%,在某些行业领域还会更高,而成熟市场经济体企业坏账率通常只有不足1%。除此之外,市场存在假冒伪劣现象及公共服务、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存在的弄虚作假问题,其本质都是失信问题。
失信不仅使企业、个人蒙受损失,还会给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据银行部门统计,2018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756亿元,与2014年的357亿元相比翻了一倍。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年签订合同40多亿份,而履约率仅一半左右,每年因失信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专家估计,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达10%~20%。诚信缺失问题已经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从根源上讲,失信问题之所以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就是因为诚信制度建设没能跟上,特别是失信规制缺失。正是看到失信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我国政府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这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要想收到“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社会效果,加强失信规制非常关键。事实上,自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我国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就非常重视失信约束机制(即惩戒机制)的构建。其中做法简单而效果明显的黑名单制,得到广泛认同,在各行业领域推广开来。比如,有些失信者被列入出行黑名单,其出行受到严格限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0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504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87万人次,422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不过,就现行关于失信规制的法规制度看,还存在一些短板,亟需补齐。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进一步扩充列入主体类型、列入情形等,对于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的所有监管对象和事项,原则上都尽量覆盖,形成市场监管领域统一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事实上就是对诚信机制的一种完善和补足。
我们相信,随着诚信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为失信行为划出清晰的法律红线,让市场主体及其他社会成员都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就能逐渐建立起来。
由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征求意见稿,共有36种情形拟被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针对食品药品等领域增加列入情形,加大惩戒力度。
从扩充纳入失信名单对象范围、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等修订内容看,征求意见稿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一方面也反映出诚信建设更加注重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的方向。强化失信规制,与当前国内市场失信问题严重的现实直接相关。这从企业坏账率可以明显看出。所谓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反映诚信,坏账率越高,市场诚信状况越差。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坏账率近些年都保持在2%~10%,在某些行业领域还会更高,而成熟市场经济体企业坏账率通常只有不足1%。除此之外,市场存在假冒伪劣现象及公共服务、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存在的弄虚作假问题,其本质都是失信问题。
失信不仅使企业、个人蒙受损失,还会给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据银行部门统计,2018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756亿元,与2014年的357亿元相比翻了一倍。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年签订合同40多亿份,而履约率仅一半左右,每年因失信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专家估计,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达10%~20%。诚信缺失问题已经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从根源上讲,失信问题之所以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就是因为诚信制度建设没能跟上,特别是失信规制缺失。正是看到失信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我国政府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这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要想收到“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社会效果,加强失信规制非常关键。事实上,自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我国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就非常重视失信约束机制(即惩戒机制)的构建。其中做法简单而效果明显的黑名单制,得到广泛认同,在各行业领域推广开来。比如,有些失信者被列入出行黑名单,其出行受到严格限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0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504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87万人次,422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不过,就现行关于失信规制的法规制度看,还存在一些短板,亟需补齐。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进一步扩充列入主体类型、列入情形等,对于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的所有监管对象和事项,原则上都尽量覆盖,形成市场监管领域统一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事实上就是对诚信机制的一种完善和补足。
我们相信,随着诚信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为失信行为划出清晰的法律红线,让市场主体及其他社会成员都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就能逐渐建立起来。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
- 福建开展现制现售咖啡比较试验:“单行线”“本来不该有•鲜果咖啡”含糖量名不副实(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