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防护用品市场投机之乱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口罩、额温计、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成为热销品,市场一度供不应求。这种局面让嗅觉灵敏的资本看到了机会,它们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其结果,一方面使防护用品产能急剧扩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因其中很多资本带有投机性质,也制造了一些乱象。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我国口罩和呼吸机相关企业达到3.8万多家,仅2月以来就新增6000多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近1600%;额温计相关企业目前也达到近1000家,2月以来新增200多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近5000%。针对防护用品市场高速增长这一现状,业内专家提醒,疫情防控的确需要企业复工复产并增加产能,但应警惕产能过剩。疫情初期投入建设生产线的企业,由于原材料、设备等价格低,尚能赚到钱,但此后加入的企业,尤其纯投机性企业,想赚快钱已经不太可能。
投机者想赚快钱,主要手段就是在产品价格上作文章。据悉,一只额温计背后是100家左右供应企业的协同。红外传感器(探头)是额温计的重要元器件之一,疫情发生后,价格飞涨,涨幅远超过额温计本身。媒体报道,原先几元一只的传感器,到3月初价格已涨到数十元甚至上百元一只。额温计及其元器件价格上涨过快,使得一些投机者大量囤货炒货,加剧了供求矛盾和市场焦虑情绪。
与产能过剩、价格上涨乱象相伴,市场投机还制造了另外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额温计为例,这种产品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有严密的机械结构,要进行电路和软件算法设计,并经过实验室、临床数据确认。一批额温计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再到检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说,即便转产企业有了“准入证”,但若缺乏过硬的技术,生产出来的额温计产品质量可能良莠不齐,实际测温效果难以保证。曾有媒体报道,一家没有医疗产品生产经验的新入行企业,仅用10天就完成了产品从出样到过检的过程。这样的产品很难说有质量保障。事实上,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市场抽查情况看,额温计产品的确存在不合格现象。
一些投机者钻了当下疫情特殊时期的市场空子,而目前的备案制也让一些企业轻松迈过门槛。但投机者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难以解决市场实际需求,反而抢占了一些资源,无形中也抬高了原材料的价格。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随着防疫物资最紧缺阶段的过去,当前应收紧注册门槛,严格审批,只有为市场提供合格产品,才能真正缓解供需矛盾。
当然,面对防护用品市场各种乱象,市场监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丝毫没有松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对属地相关产品全链条价格行为密切关注,开展产品销售领域大排查,对发现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依法严查。相信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口罩、额温计、消毒液等战“疫”必需品的供应链会更加顺畅,产品也会回归价格平稳。
需要提醒相关企业的是,投机造不出好产品,也干不成大业绩。企业太浮躁,只想赚快钱的心态,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短视心态,早晚会出问题。市场发展历史早就揭示出这样一条简单真理:无论哪个行业,最终的竞争点还是在于产品本身。去浮躁才能站稳脚跟,静下心来做产品才是正途。只有那些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让产品真正有特色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最终获胜。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一哄而上抢食,这种机会主义的行为不可能“抢”到一个健康的未来。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口罩、额温计、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成为热销品,市场一度供不应求。这种局面让嗅觉灵敏的资本看到了机会,它们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其结果,一方面使防护用品产能急剧扩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因其中很多资本带有投机性质,也制造了一些乱象。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我国口罩和呼吸机相关企业达到3.8万多家,仅2月以来就新增6000多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近1600%;额温计相关企业目前也达到近1000家,2月以来新增200多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近5000%。针对防护用品市场高速增长这一现状,业内专家提醒,疫情防控的确需要企业复工复产并增加产能,但应警惕产能过剩。疫情初期投入建设生产线的企业,由于原材料、设备等价格低,尚能赚到钱,但此后加入的企业,尤其纯投机性企业,想赚快钱已经不太可能。
投机者想赚快钱,主要手段就是在产品价格上作文章。据悉,一只额温计背后是100家左右供应企业的协同。红外传感器(探头)是额温计的重要元器件之一,疫情发生后,价格飞涨,涨幅远超过额温计本身。媒体报道,原先几元一只的传感器,到3月初价格已涨到数十元甚至上百元一只。额温计及其元器件价格上涨过快,使得一些投机者大量囤货炒货,加剧了供求矛盾和市场焦虑情绪。
与产能过剩、价格上涨乱象相伴,市场投机还制造了另外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额温计为例,这种产品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有严密的机械结构,要进行电路和软件算法设计,并经过实验室、临床数据确认。一批额温计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再到检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说,即便转产企业有了“准入证”,但若缺乏过硬的技术,生产出来的额温计产品质量可能良莠不齐,实际测温效果难以保证。曾有媒体报道,一家没有医疗产品生产经验的新入行企业,仅用10天就完成了产品从出样到过检的过程。这样的产品很难说有质量保障。事实上,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市场抽查情况看,额温计产品的确存在不合格现象。
一些投机者钻了当下疫情特殊时期的市场空子,而目前的备案制也让一些企业轻松迈过门槛。但投机者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难以解决市场实际需求,反而抢占了一些资源,无形中也抬高了原材料的价格。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随着防疫物资最紧缺阶段的过去,当前应收紧注册门槛,严格审批,只有为市场提供合格产品,才能真正缓解供需矛盾。
当然,面对防护用品市场各种乱象,市场监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丝毫没有松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对属地相关产品全链条价格行为密切关注,开展产品销售领域大排查,对发现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依法严查。相信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口罩、额温计、消毒液等战“疫”必需品的供应链会更加顺畅,产品也会回归价格平稳。
需要提醒相关企业的是,投机造不出好产品,也干不成大业绩。企业太浮躁,只想赚快钱的心态,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短视心态,早晚会出问题。市场发展历史早就揭示出这样一条简单真理:无论哪个行业,最终的竞争点还是在于产品本身。去浮躁才能站稳脚跟,静下心来做产品才是正途。只有那些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让产品真正有特色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最终获胜。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一哄而上抢食,这种机会主义的行为不可能“抢”到一个健康的未来。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
- 福建开展现制现售咖啡比较试验:“单行线”“本来不该有•鲜果咖啡”含糖量名不副实(2023-12-12)